古典美與現代性的交相輝映,已成為今日蘇州獨特的城市特徵。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建良告訴記者,與這座城市一樣,作為我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藝術院校,蘇州工藝美院將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相結合,描摹出古典與現代交融、人文與科技輝映的瑰麗畫卷。
借“資源優勢”搶救“古老工藝”
與天津楊柳青年畫並稱為“南桃北楊”的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有著350多年的歷史,被蘇州市政府確立為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需要保護的特殊傳統工藝與技藝”。蘇州工藝美院充分利用工藝美術教育的資源優勢,為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進行傳人培養、學術研究、産品開發。
本著對“活態”民間文化藝術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原則,學院把傳承與保護桃花塢木版年畫列為首要任務。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劃歸工藝美院至今,共複製、創作刻印四百多種年畫。從2002年9月起,學院利用工藝美術教育的優勢資源,通過自願報名、擇優錄取的方式,遴選優秀學生進入“桃花塢木刻年畫研修班”。研修班採取“學院式”教育和“老師傅”言傳身教相結合、理論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方式。與此同時,桃花塢木刻年畫工藝也正式進入學院“民間藝術與現代運用”專業課程設置中。學院現有“現代藝術設計”和“傳統工藝美術”兩大專業系列,在近幾年的課程實踐中,桃花塢年畫的造型、歷史資源得到了深入挖掘。學院服裝工程系和江蘇中法時裝培訓中心聯合策劃,以“絲綢與桃花塢”為主題,將桃花塢木刻年畫溶入到以絲綢為載體的服裝設計中,設計並製作了一系列絲綢款式的服裝,在蘇州絲綢旅遊節上推出。
拓展理論研究,成立了桃花塢木刻年畫研究所和研究會。2005年6月,學院整理編纂了《典籍中的桃花塢木刻年畫》,全面反映了文獻中的桃花塢年畫;2007年,學院著手編纂《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集成》一書,該書強調文化學、人類學、民俗學、美術學等各學科的交叉融合,採用文字、錄音、攝影和攝像同步的全記錄,將是一部立體、動態、綜合的對年畫文化的全方位記錄。
學院還通過舉行高校巡展、建立對外窗口等方式,加強對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宣傳,使傳統藝術煥發新的生命活力。2005年12月,“蘇州桃花木刻年畫”藝術院校巡迴展在南京藝術學院揭幕。展覽反響強烈,觸發了藝術院校師生對傳統民間工藝的普遍關注以及對中國本土文化的重視。桃花塢木刻年畫社進駐修復改造後的蘇州山塘街玉涵堂,專門有桃花塢藝人在現場作刻版、印刷表演,全方位立體展示桃花塢的歷史、藝術特點、製作工藝流程等,通過這個窗口讓世人了解桃花塢木刻年畫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
“校地合作”繪出人才“雙面繡”
除了桃花塢木刻年畫,蘇州工藝美院在傳承與發展民間傳統工藝的道路上還繪就了一幅精美的校地合作“雙面繡”。2006年,蘇州工藝美院與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合作辦學,開設了蘇繡設計與製作專業,招收當地對蘇繡藝術感興趣的或出身蘇繡家庭的孩子入學,專門為鎮湖地區定向培養具有藝術原創能力的高端人才。
鎮湖素有“中國刺繡之鄉”的美譽。2005年,蘇繡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07年鎮湖又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蘇繡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産業。但鎮湖雖有“八千繡娘”,卻遺憾無原創精品。細究原因,繡娘們絕大多數是在家庭作坊中學習刺繡技術的,沒有經過專業院校的系統教育,普遍缺乏基礎的美術功底和相關的理論,其整體水平尚停留在照搬照抄階段。所以,蘇繡藝術要突破原創能力的桎梏,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進行重大創新和變革。
工藝美院為“蘇繡班”專門制定了教學計劃,單獨編班組織教學。學生孫美雲告訴記者,“在工藝美院,我們不僅學習刺繡知識,還要學習基礎文化課,以及素描、中國畫、工筆畫等多門藝術課程,培養對色彩的把握能力、造型能力等綜合審美能力,並激發創意思維跳出傳統模式的框框,不再局限于模倣。”學院不但把一批著名的鎮湖繡娘請進課堂,舉辦講座,言傳身教,還在學院建立了蘇繡工作室,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到蘇繡工作室觀摩繡娘們的工作,可以直接伏繃走線進行刺繡創作。學院裝飾藝術系主任方向軍告訴記者,通過5年的專業培養,期待學生能成為具有原創能力的刺繡業高端人才。
有專家評價,工藝美院的教學恰恰彌補了蘇繡傳統家庭“作坊式”教學的缺陷。學院為第一屆“蘇繡班”學生專門辦展,並邀請學生家長來校看展。這些刺繡行業的“業內人士”看過展覽後,十分欣喜。學生曹思斯的母親逢人便説,女兒現在成了自己的“師傅”,已經可以指導她進行構圖、佈局和用色了。鎮湖繡品廠廠長鄒建龍説,經過系統專業學習的學生,將成為提升鎮湖刺繡水準的“智囊團”。
築巢引鳳,煥發生機。通過引企入校、傳人培養、技藝研究、産品開發、校地合作辦學等舉措,古老的民間藝術生機無限。繼2004年被確定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項目之後,2005年,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成功躋身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推薦項目”。2007年,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獲文化部“非物質文化保護先進集體”稱號。(記者蘇雁 特約通訊員顧斌)
責編:戴昕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