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人文探索子網 > 旅遊 > 正文

紅色旅遊帶來了什麼?

CCTV.com  2007年12月14日 11: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國家旅遊局在貴州遵義召開了全國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座談會,來自貴州、河北、上海、江西、湖南、重慶、四川、陜西等10個省市的紅色旅遊負責人對《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頒布3年來的情況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對今後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3年來,紅色旅遊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為中國邁向旅遊強國助力

  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王志發表示,《綱要》第一階段目標基本實現,即2004至2007年,以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為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革命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紅色旅遊框架初步建立。

  目前,分佈在全國17個省區市的241個老區縣(市),幾乎都開展了紅色旅遊。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統計顯示,去年僅江西、湖南、陜西等11個省區市以及井岡山、延安等7個紅色旅遊重點城市,接待總人數就達到1.3億人次。教育部門統計,去年參觀紅色旅遊景點的青少年學生超過1000萬人次。在中國由旅遊大國邁向旅遊強國的過程中,獨具特色的紅色旅遊正迅速興起。

  據全國紅辦從50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收集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50家景區共接待旅遊人數為926.78萬人次,同比增長14.7%;旅遊綜合收入1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

  目前,紅色旅遊遊客的特點為:散客超過團隊,成為紅色旅遊的主體。據全國紅辦今年7月份調查,自費的遊客佔56.9%,尤其是瀋陽、上海的遊客,比例高達75%和62.7%,説明紅色旅遊的巨大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光明前景。

  遊客來源地越來越廣泛,國外遊客出現了穩步增長的趨勢。紅色旅遊從根本上説是歷史文化産品。儘管各國價值觀存在巨大的差異,但人類對歷史文化産品的感知卻有許多共性。毛澤東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他的影響是世界性的;延安曾是中國共産黨中央的所在地,也是領導全民族抗戰的中心,這些具有重大歷史影響的人物和地方會受到越來越多外國朋友的關注。

  遊客對紅色旅遊景區的美譽度、認同感越來越高。據調查,遊客總體上認為紅色旅遊區“很好”和“好”的佔90.7%,選擇“還會繼續參加紅色旅遊”的佔 90.6%,表明紅色旅遊已受到旅遊市場的認可。

  紅色旅遊作為一種把傳播革命歷史文化與促進旅遊産業發展相結合的新型主題旅遊産品,已成為中國旅遊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三年來,全國參與紅色旅遊的人數年均增長超過15%,超過了旅遊行業年均10%的增幅,紅色旅遊收入的增幅也同樣超過了全國旅遊業的平均增長水平。紅色旅遊不僅是中國旅遊業的最大亮點之一,也將在中國由旅遊大國邁向旅遊強國的進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發展紅色旅遊,使革命歷史文化得到了有力開發和保護,有效地實現了革命傳統教育的大眾化和常態化。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全國紅色旅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紅色旅遊的社會效益正不斷增強。各紅色旅遊景區通過對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實行減免門票政策、創新展覽活動內容等方式,使紅色旅遊受教育人數大幅度增加。

  據調查,絕大多數旅遊者反映,參觀以後“深受教育”,“增強了對黨的感情和革命先烈的崇敬”,“心靈受到了震撼”,“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

  紅色旅遊不同於一般的旅遊,紅色旅遊的目的在於通過對革命聖地、偉人故居等這些具有特定意義的旅遊地的遊覽,增加遊客對歷史的了解,使遊客獲得教益。因此,這就決定了紅色旅遊必須高度重視社會效益。

  正如邵琪偉所説,發展紅色旅遊,必須注重同弘揚革命傳統、培育民族精神有機結合,同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有機結合,同有效保護和利用革命文物有機結合,同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結合,同推動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機結合。

  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也是發展紅色旅遊的初衷之一。紅色旅遊的持續發展,為當地農民帶來實惠,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助推器。隨著中國紅色旅遊快速發展,紅色旅遊相關産業越來越成為帶動革命老區發展的優勢産業。

  陜西延安市棗園村的農家樂,2006年接待遊客18萬人次以上,總收入達到600萬元,戶均純收入4.4萬元。旅遊收入佔全村總收入的80%以上,旅遊從業人員佔全村勞動力的50%以上。長沙市注重把建設好革命先輩家鄉“3鎮12村”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一年來,“3鎮12村”發展“農家樂”46家,接待遊客餐飲26.7萬人次,收入1378萬元。

  據國家旅遊局統計,去年江西、湖南等11個省及井岡山、延安、廣安等7個紅色旅遊重點城市旅遊綜合收入525.28億元,同比增長25.54%。近年來,中國紅色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穩步增長,紅色旅遊正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亮點。預計到2010年,紅色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000億元,直接就業人數達到200萬人,間接就業人數達到1000萬人。

  走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各地遵照旅遊業自身的發展規律,把紅色旅遊産品與其它優勢旅遊産品完美地結合,達到“用紅色吸引人,用綠色古色留住人”的目的,使紅色旅遊和其它旅遊産品互為補充,互相促進,滿足遊客的多層次需求,形成綜合型、複合型旅遊産品。這已成為各地發展紅色旅遊的共識。

  區域合作發展紅色旅遊漸成趨勢。經過多年實踐,各地充分認識到,發展紅色旅遊只靠單打獨鬥是不行的,必須加強區域合作,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線路互通、利益共享。一批生機勃勃的紅色旅遊區域聯合體已開始形成。

  廣安、重慶、遵義、貴陽“三省四市”聯合推出了“小平故里─紅岩連線─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息峰集中營”紅色旅遊熱點線路;湖南推出“韶山毛澤東故居─寧鄉劉少奇故居─湘潭彭德懷故居”聯合打造紅三角品牌;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共同打造大別山“千里躍進、將軍故鄉”紅色旅遊區;今年8月正式建立了“鄂豫皖三省六市36縣大別山紅色旅遊區域聯合體”。

  王志發表示,下一階段紅色旅遊的發展,要增強紅色旅遊的內在魅力,旅遊産品只有符合進入市場的條件,才可能持續發展。紅色旅遊産品也要符合一般旅遊産品的屬性,要積極適應旅遊市場規律,提高紅色旅遊市場競爭力,促進紅色旅遊産品的升級換代,推動紅色旅遊産品向集約化轉變,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向提供高質量服務轉變,向更好發揮綜合功能轉變,實現紅色旅遊又好又快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責編:李紅立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