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平面示意圖。良渚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 |
向前延伸的碎石塊組成的是古城墻的寬,寬度在40-60米之間,可以想象當初的古城墻非常雄偉。 |
大量出現在良渚時期玉琮、玉鉞上的“神徽”圖像──“神人獸面紋”。它被認為是連接當時社會的紐帶。 |
上月底宣佈發現的良渚古城,揭開了一個5000年前古文明的神秘面紗。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堪稱“中華第一城”,據稱其意義不亞於殷墟的發現。而它的發現之路,經歷了幾十年的鋪墊,在今天終於和地底那些光潤的古玉一起熠熠生輝。
從貴族墓穴到王陵,從王宮到城墻,考古學者通過他們的田野調查,證實了長江下游一個比埃及金字塔還更早一些的東亞“土築金字塔”的存在。
現在有證可考的是,良渚文明,已經發展到有犁耕稻田、專業分工、階級差異的階段。而這個龐大古城的存在,給這個文明找到了一個嚴密的組織形式。它的發現令我們相信,5000年前,影響環太湖流域乃至半個中國的良渚文化已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而不是原本以為的曙光初露。
冬天來了,蘆花飄蕩的秋季已經過去,稻田裏的收割已經結束,苕溪在冬天變成一條安靜的河流,沿著天目山脈,這條小河經過一個又一個村落,流過這座城。
這是現在,是過去,還是將來?如果時光倒轉5000年前,你或許能在同一個地方,看到相似的場景。苕溪兩岸自古有蘆葦,金黃的稻田也曾存在於一個遙遠的城邦。
2007年12月5日,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長命鄉,陽光很溫暖,田坎上堆放著灰黃色的秸稈。秋收之後的停頓讓人有理由歇息下來,曬曬太陽,放放鴨子,期待下一年的收成。
但人群不斷擁入,打破了田間的平靜。一週之前(11月29日),浙江考古研究所宣佈,在這裡發現了一座5000年前的古城,經權威認可,這是不亞於河南安陽殷墟的重大考古發現,等於正式把中國文明的歷史提前到了5000年前。
五千年前的古城
向東試探性的一小步,18個月後挖出了一個面積相當於四個紫禁城的古王城
這個重大發現,來源於一次考古的意外。
2006年6月,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鳳山村葡萄坎,一座村民安置房要建在良渚文物保護區。依照慣例,需要先進場考古。
在綠油油的田地裏,良渚考古工作站站長劉斌和同事們挖出了一條長40米的南北向小河溝。再仔細看,溝裏還有一些破碎的陶片。
是良渚晚期的陶片!試探性的,考古人員往東面挖了個小坑,就是這往東面的一小步,挖出了一個五千年前的古城。
在這條小河溝的東面,有一座寬60米、全部用圓滑石塊鋪成、往南北方向延伸的地基。石塊大小基本均勻,是經過人工挑選,不是隨便堆砌,它們被墊放在沼澤地上,隔開了潮濕的地氣。地基之上,是一層層不斷加高加厚的夯土,夯土裏有5000年前紅燒土的痕跡。
根據C14鑒定,這些都是5000年前的遺物。究竟是什麼建築,需要如此寬闊的地基?考古工作者滿腹疑問,花了18個月時間,循著地基的路線,他們居然找到了一座古城。
這是一條兩車道寬的城墻遺址,它像一條遊走的巨龍,潛伏在瓶窯鎮長命鄉的稻田下,沿西面穿行近兩千米,到西南角鳳山,再往東方潛行1.5公里,經過正東山後轉彎,往北奔跑1.7公里,經過長命村金家弄,到東北角雉山後,它還是停不下來,轉西,在地底再前行1.5公里,才在西北角首尾相交。
鳳山和雉山,是兩個自然形成的小山坡,它們的高度被利用,固定成這個長方形城墻的對角線。考古工作站站長劉斌推測,古人就是在這兩個江南小土丘上定睛遠眺,在這方圓290萬平方米的區域,確定了都城的位置。它的面積相當於四個紫禁城,南北面都是天目山支脈,西接毛園嶺丘陵,相當於三面環山,面朝大海,像一個半封閉的簸箕。
城墻外,有人工護城河環繞,發源於天目山的苕溪緊靠城門,從西南往東北擦過固若金湯的城池。
利用天然地形,良渚人隔離出一個世外桃源。但他們還不滿足,在城墻西北面約1公里,考古工作者曾發現了6.5公里長的“塘山”,這是5000年前一個大型防護工程的遺跡,它的走向沿天目山北面支脈,在部分堤段和山脈相互重疊。
這個巨型堆積物保護了良渚古城,避開了天目山洪水的襲擊。
據鑒定,防護堤和古城墻的年代,和埃及金字塔的年代相當。在5000年前,必定耗費了大量人力。這些不惜代價的人力工程,守護的究竟是什麼?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