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贛鄂交界處的江西修水縣全豐鎮,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2.8萬,是個四面群山環繞、中間地勢低緩的山區。在幾千年繁衍生息過程中,這個贛西北邊陲重鎮的山民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地域文化,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花燈就是這裡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讓人嘖嘖稱奇。
全豐花燈源於修水縣全豐鎮龍泉段村,距今約200年的歷史。相傳清嘉慶年間,一個名叫曹定哲的人認為龍泉段是藏龍之地,便在此掘井創業,繁衍後代。據《義寧州志》載:“西鄉大學生,軍功六品曹定哲,年86,子3,孫10,曾孫12,玄孫4,五世同堂。”其孫曹西平的12個兒子個個唱花燈,有9把胡琴伴奏,足見當時氣勢。當地人稱全豐花燈為“下半本戲”,不僅與修水流行的“上半本戲”,即寧河戲迥然不同,獨立存在,而且與外地民歌小曲也不一樣,一些唱花燈的手藝人到毗鄰的湖北和本縣附近村落打聽,皆無此曲目,就連《賣雜貨》小曲也與全國流行的不同,可謂別具一格。
全豐花燈的説唱均用地道的西鄉全豐土話,每次開場白內容多為即興打諢。如:“要我講白就講白,講得白來聽不得”。以下接著唱:“七十歲討個妻,八十歲走桃花運”。其器樂多以打擊樂為主:雲鑼、鑼、小鼓、鈸。有時也以胡琴、笛子、嗩吶伴奏。開場鑼鼓、前奏、間奏都是:得匡 匡|得匡 匡|得匡 匡匡|得匡 匡|
全豐花燈的唱詞特點是襯詞多,除“嘞”、“喲”、“色”等外,如《下南京》、《十帶》中,還有“荷呀荷花屯”或“荷花哩喲”等,更顯花燈特色;花燈手化裝生、旦、醜三行,均穿小打扮服裝。生角雙手推車(用布圍、畫的車轱轆),旦角一手捏手帕,一手扶車把表演,均由男人裝扮;丑角戴禮帽、眼鏡,臉畫豆腐塊,騎馬(竹扎紙糊)揚鞭,時與旦角逗趣。三人方步圓場,邊唱邊演,演出時,由四盞六角長形、貼有花卉圖案的綵燈四角拉場,並以紙扎白鶴立上首之間,象徵祥和。
每逢春節、端午等農曆節日來臨,花燈上門演出,首先要送燈帖(也叫拜帖)通知對方主家,出發時,書有“慶祝XX娛樂花燈”的牌燈開道,夜色初降,一路綵燈高照,逶迤而來,鑼鼓喧天,爭奇鬥艷,蔚為壯觀,直到深夜方休。多少年來,全豐花燈活躍在偏鄉僻壤,山高林密之處,不要舞臺、幕布,田間、草地、廳堂、庭院,隨時隨地可演,為山區群眾所津津樂道,每到一處,山民們都鞭炮迎送,有的給以茶點招待,有的送上紅包,聲聲道賀、句句祝福就在鄉風中瀰漫開來,成為當地群眾文化的一道獨有風景。2001年,修水縣文化館對全豐花燈進行發掘、整理,創作排練的《花燈慶豐年》節目參加全省農民藝術節榮獲優秀節目獎。
全豐花燈是全豐特産。當地人稱為“下半本戲”的花燈,不僅與當地流行的“上半本戲”(寧河戲)迥然不同,獨立存在,而且與外地民歌小曲也有別。
全豐鎮位於修水西北邊陲。全豐花燈發源於全豐鎮,輻射全縣各鄉村。
全豐花燈一般是節日、喜慶活動,特別是春節,鄉村各路花燈雲集,從初一發燈一直唱到元宵,跑東家竄西家,通宵達旦,除春節外,民間節日、做壽、上課、結婚和嫁女都請來花燈熱鬧一番。
全豐鎮有20余支花燈隊,鎮所在地附近就有5支,均有鑼鼓、服裝、道具等設備。龍泉段1200多人70%會唱花燈,現健在的曹澤民,祖宗三代都唱花燈。
節日花燈上的演出,首先要選燈貼通知對方,出發時,書有“慶祝 娛樂花燈”的牌頭開道,一路綵燈高照、鑼鼓喧天。他們活躍在偏鄉僻壤,隨時隨地可演,為山區群眾所喜聞樂見。今年元宵九江龍獅大賽,全豐花燈就大展風采,令人耳目一新。
全豐風花燈的曲調,唱的是"燈歌",大多為單曲體結構。一曲一目,曲調名即曲目名,專曲專用。調式以徵、羽居多,商、角次之。特別強調主音上方五級,與全豐方言緊密結合。表演時,以打擊樂器為主,雲鑼、鑼、小鼓、鈸齊奏;唱腔中合以胡琴、笛子、嗩吶托腔。唱詞多襯詞、襯字、襯語,幾乎每一句都出現啦、啊、吧、嘞、喲、喔、喂等襯字。其襯句,如"荷花哩","溜子妹","牡丹花"等在曲調中起著句間連接,句中擴展,句尾補充的作用。襯詞、襯句為燈調潤腔著色渲染曲情,增強了濃郁的藝術感染力。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