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人文探索子網 > 旅遊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昭化:原真的三國古城

CCTV.com  2007年11月08日 16:0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內容速覽]四川廣元市元壩區昭化古城的居民,似乎是一覺醒來覺得身邊一切都變了。

    街道不再破破爛爛、灰頭土臉、雜亂無章。清一色的灰瓦下,是清清爽爽的青石板大街和乾乾淨淨的店面門鋪。古鎮不再殘缺不全、斷臂少腿。東西南北幾大城門、城墻、牌坊、古井、書院、大宅,又恢復了往日的模樣。居民們在新開的書畫店、石頭店、小吃店、百貨店、茶館、飯館裏,熱情滿懷地再次操起老祖宗的各色生意,臉上泛著激動和希望的紅光。他們目睹著一個被遺忘和埋沒了1800年的三國古城,如何重新走上了歷史舞臺。

  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

  站在昭化古城旁的牛頭山上,可以看到從西南成都通向東北西安的金牛古道穿城而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昭化處在從蜀漢天府之國穿越秦嶺到達中原腹地的樞紐中心,北枕秦嶺,懸崖絕壁上有中國第一條“古棧道”;西憑劍閣,有一夫當道萬夫莫入的“劍門關”;南通閬巴,為“全蜀咽喉,川北鎖鑰”,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三國爭雄的戰略要地。

  正是由於地理位置重要,三國時期蜀漢王劉備在此駐兵,操練兵馬,栽桑養蠶,籌備糧草,擴充軍隊,為建立蜀國奠定了基礎。公元221年,蜀漢政權建立,劉備親自改“葭萌”為“漢壽”,因而有了“蜀漢興,昭化起”之説。

  《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張飛挑燈夜戰馬超,老將黃忠、嚴顏勇退曹兵,姜維兵困牛頭山等故事都發生在此。昭化完整地保存了古驛道、古關隘、古廟宇、古城墻、古墓葬、石板街、古店舖、古民居等文物建築,尤其是擁有眾多三國遺址,為研究蜀漢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提供了重要例證。

  此外,昭化從公元前316年的東周至今的2300多年曆史長河中,從先秦諸侯國,到宋元明清川北驛道上的知名驛所,完整地展示了中國地方政權不斷建置的歷史。為此,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副主任羅哲文給這座古城題寫了“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十個大字。

  修舊如舊保護原真

  時下,古村、古鎮、古城的旅遊價值已被各級政府逐漸認識,然而,古鎮如何修復?鉅額的修復資金哪籌措?這同樣也是昭化古城修復時遇到的最大難題。

  昭化大街上,可見一塊“昭化古城原真修復指揮部”的招牌。何謂原真修復?把這4字寫在指揮部的招牌上,還前所未聞。據負責古城修復的元壩區區委常委羅仕發介紹, “原真”成了昭化修復的最高原則。只要是歷史上留下的東西,哪怕一塊磚、一根木頭,都要保存下來。上海同濟大學為他們做的修復方案,不僅細緻到每一間房屋,甚至細緻到每一塊樓板、每一根梁柱。這樣的修復比造新房都難。

  在昭化大街上走一走,隨處可見昭化人創造的既省錢又恢復原真的聰明做法:

  “砍頭斬尾,拆新補舊”。近年居民新造的水泥或馬賽克樓房,政府給予補貼,幫其砍去頂上的一二層,給方盒子水泥樓房戴上斜頂灰瓦帽子,穿上木板外衣、雕花窗欞和木欄樓臺,一幢古色古香的川北民居立時現身。

  “偷梁換柱,堅固骨架”。明清時期留下的老宅老屋,大多破爛不堪,甚至東倒西歪,但彌足珍貴。這樣的房子得動大手術,保留外殼、外形,加固棟樑。

  “修補加固,保留遺存”。南門一垛土墻,考察下來是明代的,土墻裏還夾著漢代的磚頭。專家説,這樣的土墻很珍貴,他們保留了下來。南街的一幢土房,房子已塌,只留下半截川北民居的石基,他們就在老石基上恢復原建築。古城的老廟很多年前被焚燒,只留下幾棵參天大樹和一垛山墻。他們計劃在遺址上,保留山墻恢復古廟。

  古城裏最彌足珍貴的是沿江繞城的一段明代古城墻。墻體外的磚頭已被村民挖去造了房子,只留下城墻裏夯土夾石頭的心子,泥城墻上長滿雜草,充滿歷史滄桑,現在都被保護了下來。

  修復後的昭化古城,歷史是可讀的。人們可以在每一幢修復的建築上讀出歷史的真跡,也可以讀懂今人對歷史懷著的敬畏之意以及如何小心翼翼地加以保護與珍愛

  居民的喜悅與夢想

  60歲的王汝興站在自家門店外,毫不掩飾滿心的歡喜。他家三間門面的樓房,就是用穿衣戴帽的方法,按照政府規劃圖和提供的材料,改造成了川北民居。“現在街道乾淨了,家裏有了自來水,搞了衛生間淋浴房,生活改善了。鎮上搞起旅遊,人氣也變旺了。”他説。

  一個開放式的棋牌茶室裏坐滿了老人,喝茶的、打牌的非常熱鬧。49歲的何全珍穿著古裝裏裏外外地忙著。她説他們夫婦倆趁著古城修復,自己投入70%,政府補了30%,把原有的小店改成茶座棋牌室,鎮上老人都喜歡來,每人半天收費1元。“我賺了錢,大家也高興。”

  鎮上的廖顯志更是有先見之明,聽説古城要修復,花1萬元買了老街上一個門面,再按政府規劃圖,投入兩萬元改造。現在小店開張,他請名家寫了一副門聯,左聯是:顯揚唐風采,右聯是:志咏秦光輝。把自己的名字寫了進去,同時也道出了自己的希望。“我賣的是從嘉陵江裏收集來的奇石和鎮上歷朝歷代留下碑文的墨拓等。我喜歡書法和收藏,修復三國古城,發展旅遊,實現了我們的夢想。”

  在古城街上走一走,我所見到的居民都掩飾不住滿心的喜悅,人人都願意告訴你,他們家在修復三國古城中付出了什麼,獲得了什麼,期待著什麼。在這座新生的古城裏,人們不但看到了三國古城的歷史與軀殼,更看到了古城裏流淌著先祖熱血的後人們活生生的真實生活,他們才是三國古城復活的核心。

責編:李紅立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