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人文探索子網 > 旅遊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吃遍天下絕對"危險"榜

CCTV.com  2007年09月21日 10:48  來源:國際在線  

  美味是一種挑戰──挑戰人類的勇氣也挑戰人類的理智。我們常常以嘗遍天下美味為自豪,但我們為了口腹之欲所付出的代價卻仍然沒有讓我們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對於美味,我們同樣應該有所敬畏。如果你仍然打算吃遍天下無敵手,請勿閱讀本文。

  河豚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喪命,但“無毒不美味”。河豚肉之鮮美已成中國美食界之“貂禪”,越是危險,越是垂涎。宋人梅堯臣《河豚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河豚食客由此更添“風瀟瀟易水寒”之氣概,只是他們在動筷之前,總會先讓服務員試吃,沒倒下,才大快朵頤。東瀛食客亦有此種氣概,他們已經研究出吃河豚的安全做法。中國人的土法是河豚肉+蘿蔔,每年春天,總倒下N個,但在中國永遠會有後繼者。

  美國牛肉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至今全球已有100多人因進食染有瘋牛病的牛肉而死亡,更估計已有200多萬人感染上克雅氏病(由瘋牛病引發的人類症狀),這種病的潛伏期是10-30年,危險仍然潛伏在體內。“人如果吃了得瘋牛病的牛的肉、腦髓、血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雅氏症,人腦也會像牛腦那樣,變成海綿狀,最終神經錯亂、死亡。”這樣的描述顯然令人膽戰心驚。幸運的是,儘管西餐越發風行,但中國人仍然不是熱愛牛肉的民族。於是,我們更擔心哪天會發生“瘋雞症”。

  三文魚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它那種可愛的粉紅色原來源自飼料中的染色素,它的肥美厚實源自人工飼養中使用的抗生素添加,它體內殘留的化學毒素如今已經足以摧毀人體的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當然,細嫩鮮美的它仍然是最為受寵的魚生,它富含歐米茄-3脂肪酸,更是腦部、視網膜和神經系統所不可或缺的物質,能增強腦功能、防中風、防心臟病和預防視力減退。它實在是“水中珍品”,以目前的污染狀況,還不足以令大家因噎廢食。

  果子狸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作為野味派的代表菜,果子狸的鮮味正在國人的味蕾中淡出,儘管它仍然是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允許進入百姓餐桌。但“蹊蹺地”,果子狸的身上發現的SARS樣病毒與人類感染的SARS病毒驚人地吻合。更傳聞,在國內第一批被感染SARS的人中,就有一名野味餐館的廚師。SARS的恐慌籠罩了一年多時間,果子狸只能暫時退出江湖。可中國人對野味的興趣仍然未改,沒有果子狸,便找“果子狐”唄。

  白斬雞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雞真正的麻煩不是瘋了,而是感冒了:“禽流感”。作為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與磷脂重要來源的雞肉,更被創制出五花八門的烹飪炮製方法。其中最為流傳的正是白斬雞,在見血中帶出雞肉的鮮味,再佐以更為考究的各類油、醬和輔料,鮮嫩之間更隱約襯托國人的“處女”情結。猴年年初那股“禽流感”恐慌,則令國人色變,不但“白斬雞”在餐桌上絕跡,可笑的是,有人問:請問我踢的毽子上面的羽毛上有H5N1嗎?

  狗肉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人是跑不過狗的──除非下毒。作為人類身邊最為聰明的動物,狗萬萬沒有料到的是,中國人竟然不信守費厄潑賴的法則,竟然用氰化物下毒的方法來進行捕殺屠宰。韓國人曾在主辦2002年世界盃時,因為吃狗肉的作風問題,被洋人抵制。“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並非神仙的中國人,自己躲在自家門裏,冒愛狗人士之大不韙,冒流鼻血之險,冒有毒氰化物之幾率,其實抱著的是狗肉壯陽的內心渴求。

  生蠔(牡蠣)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催情聖品生蠔(牡蠣)亦是大情聖卡薩諾瓦的畢生之至愛,這傢伙能一天週游在十數美女身邊的秘訣也許歸功於其每日生吞40隻生蠔。牡蠣之美在其鮮,所以那些“食用前最好要烹煮5分鐘以上”基本屬於不懂美味、不切實際的“安全謬論”。世界上最好的牡蠣産自歐洲、北美與日本,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這些可靠衛生的産地吃的話,你只能忍受産生下瀉、嘔吐與反胃等現象之苦了,無他,我們的養殖環境和海洋正在遭受工業污染,而牡蠣正如其身體般,是個垃圾回收站。

  蟹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已作古。金秋時節,持蟹鬥酒,此乃國人人生之一大飲食樂事。但這種食腐動物,同樣也是傷人腸胃的腹瀉利物。尤其是不可與柿子同食,兩者相配立即食物中毒,其他同樣有類似反應的還包括:梨、花生仁、茄子、香瓜甚至冰和茶。吃一隻蟹,你就得避諱這麼多,但真的能一一避開麼?你總會中招。再加上,蟹飼養的激素傳聞、“赤潮”的猛烈、福建人在蟹産卵時喂避孕藥的招數,作為全國眾多海鮮食肆的招牌菜的蟹,無可避免地成為高危險菜種。

  甲魚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甲魚吃甲魚──六親不認”這句諺語説的也許是甲魚的荒誕,但它的確味道不錯。不過其問題在於:如果是野生的甲魚,它是多年生動物,體內大量的寄生蟲不得不防;如果是人工飼養的,則被披露是用性激素催長的,7年的生長期竟然被超濃縮到7個月,它的肉是浮的還是發物?令人膽戰。醫生更告誡:“肝炎病人禁食甲魚。其豐富蛋白質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會使病情迅速惡化,誘發肝昏迷,甚至死亡。”

  薯條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這已是兩年前的轟動發現,瑞典人發現“一些富含澱粉的食品,經過煎炸烤等高溫加工處理後會産生含量不等的丙烯酰胺”,其中土豆製成的薯條或薯片含的丙烯酰胺最多。而丙烯酰胺是致癌殺手,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標準,每個成年人每天從飲水中吸收的丙烯酰胺量不應超過1微克,而每公斤薯條中平均含丙烯酰胺1000微克。可現在薯條、薯片還是很多人的零食摯愛,它香脆、熱量高、食用方便。

  蘑菇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每年都有人因自己的選擇而死,每年都會發生的事情,其中包括自殺、游泳和採蘑菇。到山野採集蘑菇野餐煮食似乎成了很多饕客的情趣,於是每年都會發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也許世間100余種毒蘑菇的毒都敵不過300余種抗病毒、口感好、滋補、鮮美獨具的食用蘑菇的魅力。民不畏死啊!日本年輕人更瘋狂,一款名為“迷幻蘑菇”,由數種含麻醉成分的蘑菇加工而成的“不上癮,但有幻覺的”迷幻藥,近年迅速走紅成為他們的精神迷幻藥。

  臘味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當年物流不暢,老百姓不得不杞人憂天,於是採用各種方法把肉類風乾做成臘肉、臘腸、灌腸等臘味。但在物流通暢的今時今日,進食臘味已經成了一種口味習慣。它們有種把五香滋味濃縮的味覺刺激,有種體會風端氣息的懷舊回憶。於是,我們會冒其中加入發色劑、穩定防腐劑和其他可能的癌變元素的危險而進食,硬要冒患食道癌、胃癌、甚至腸癌的“莫須有”幾率,至於是不是在臭水溝旁用死母豬肉做成的,就更不管不顧了。要怪,就怪為何“秋風起”吧。

  鯊魚翅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鯊魚現在全球範圍內被人獵殺,關鍵是不知道哪個壞蛋科學家研究發現説:“世界上所有動物中,鯊魚是唯一不會生癌的。”在我們每日為身體哪哪會不會已經癌變當心的當下,鯊魚成為危險餐桌上的救命稻草。鯊魚油在挪威被製成昂貴的保健品;餐宴上魚翅,則在中國代表了一種炫耀。每年都有上百起鯊魚吃人事件,成為報章炒作之頭條新聞,但人吃鯊魚事件每天都在發生,人類每年會吃掉80萬噸的鯊魚。又有研究説,不能大劑量或長期服用魚肝油,否則會引起中毒。

  鵝肝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它是高貴珍饈,口感芬香醇厚,搭配1870年紅酒便是一席浮動的豪宴。殊不知,這樣肥美的它只是得了肝病的鵝的肝啊。我們源遠流長的傳統美食中沒有鵝肝這一環,但法國人卻想出了用混合了小麥、玉米、脂肪、鹽的飼料來進行4個星期的強化喂養的方法,使鵝“肝病變”。體形夠大、重量夠重、顏色夠純才是上等。除了讓人發狂的柔嫩與濃香外,其中蘊含的卵磷脂更是鵝肝受歡迎的一大理由。這個“餐桌黃金”的危險在於其膽固醇和脂肪的含量實在不符合現在的瘦身守則。

  重慶火鍋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

  重慶火鍋的底料比可口可樂的配方更具神秘感。紅紅燙燙、麻麻辣辣之間湯底深不可測,傳統毛肚火鍋的紅湯鹵中除了表面可見的“高湯(或雞湯、牛肉湯)、牛油、辣椒末、姜末、花椒、郫縣豆瓣、永川豆豉、川鹽、紹酒、醪糟汁”外,究竟還有什麼是外門道的人不知道的?加工成品“火鍋底料”的加工廠露了一個餡,這些“不法者”把食品包裝石蠟添加進去,減少了牛油的用量更增加了手感。更有人傳出罌粟也是火鍋配料之一種,讓大家吃了上癮,難怪麻辣火鍋會風行大江南北。

責編:李紅立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