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老百姓就會吃臘八粥等傳統的食品來慶祝,人們會到比較有名的廟宇拜神,以驅邪避鬼,求家人一年的平安。俗話説,過了臘八就是年。中國的春節年味兒,就是從“臘八”開始越來越濃了……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仍有留存。後演化成紀唸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戍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説文》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是全國各地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都有喝臘八粥的習慣。其實,除了臘八粥,各地還有很多其他的傳統美食,帶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下面就為你介紹一下。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
古代人們普遍迷信,害怕鬼神,認為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説法。
佛教傳入我國後,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誦經,並效倣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説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
©iPanda熊貓頻道 京ICP備100033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