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太陽到達黃經105度迎來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小暑到來,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小暑期間,空氣濕度加大,天氣由幹熱轉為悶熱,同時也多陰天多下雨,民諺説“小暑雨漣漣,防汛最當先。”
“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説“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人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説。
小暑節氣暑熱難當,汗多口渴,解暑生津是關鍵。輕微中暑如何緩解?生了痱子又有何妙招?小暑節氣養生操教大家在小暑時如何保護自己的筋骨。
小暑節氣,氣溫走高,降水也增多,隨著空氣濕度的增加,人們往往會感到四肢睏倦、萎靡不振、食欲減退。但隨著夏天排汗的增多,人體能量的消耗依然不減。炎炎夏日如何增加食欲?跟隨《舌尖上的二十四節氣》尋找當季美食。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
炎炎夏季,最好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運動選在早上和晚上,但要避免影響睡眠。
小暑時節溫度較高,雨水增多,濕熱重是其特點,此時也是皮膚病的高發期。
天氣炎熱,人易心情煩躁,心臟負荷增大。所以保持心情的平靜、愉快顯得極其重要。
©iPanda熊貓頻道 京ICP備100033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