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今年的大寒恰好也是小年。
大寒這一天恰好是我國的民俗節日“祭灶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指的就是我們熟悉的“小年”。祭灶的傳統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俗稱為“送神”,琉球語稱為“禦願解”。在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這天晚上要放鞭炮。據説每年年底,灶君、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尤其灶君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惡是非,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故人們大多在此時奉拜家中諸神與灶君。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在每年1月20日前後。大寒時,太陽到達黃經3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本次我們將美味佳肴與大寒節氣相結合,教您做道菜,道出“美食與節氣”那些不得不説的事兒。
“大寒”當天的天氣曾經是農業的重要指標。只要這一天吹起北風,並且讓天氣變得寒冷,就表示來年會豐收,相反,如果這一天是吹南風而且天氣暖和,則代表來年作物會歉收……所以大寒節氣和農業有著緊密的聯絡,有時農民通過節氣當天的天氣情況可以準確地預見作物的豐收情況。那麼關於“大寒”有哪些農諺呢?
怎樣吃出暖意來?這是很多人都在討論的飲食話題。大部分人的答案無非兩個類型:吃高熱量的食物就能暖身!或者是,吃溫性食物就能暖身!這兩個説法,哪個更正確呢?
大寒時,氣溫如同坐過山車般上上下下,大多數上班族又迎來了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關頭,在這冷熱不定、顛簸無著的大寒時節,該如何養護身心。
小寒之後便是大寒了,大寒天冷出行要多穿衣,畢竟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可越發猖獗了。大寒節氣穿衣要防風寒入體,捂好頭部、腰部、足部,多吃些禦寒食物。
大寒時進補的量應逐漸減少,以逐漸適應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如在吃溫補的肉類時,不宜再多吃生薑、大蔥等辛散的食物,也不適合大量飲酒。
©iPanda熊貓頻道 京ICP備100033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