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過賀敬之的《回延安》,聽過《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延安,卻是第一次的相見。
窯洞、黃土、白頭巾,是我對這個城市最初的設想,然而即使到了延安的一個村子,這種感受並沒有遇見,説實話,當看到農家樂一家家地建起來,村民們住上水泥建成的房子,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想尋覓的陜北風情。
前幾天去了幾處革命遺址,面對那些或重建或修繕的遺跡,情境中歷史回溯的遊移,心有微瀾。
我看到了--
棗園裏,張思德忙碌的身影。他一次次從山上背來石頭,將院子裏的路砌成結實的石臺階;他主動請纓,奔赴安塞開赴荒地;他犧牲後,後溝西山腳下操場上千人追悼,《為人民服務》講演中的深切懷念。
我看到了--
楊家嶺中央大禮堂裏激動人心的中共七大,先輩們指點江山、運籌帷幄,《論聯合政府》中勾畫出革命之路的未來;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激辯中明晰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根本方向;窯洞外的小石桌上,美國記者斯特朗與毛主席親切交談,"一起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也從窯洞傳向了世界。
我看到了--
清涼山上,老一輩新聞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打成一片的求真務實;不顧環境惡劣,行軍緊張,第一時間向外界發佈消息的艱苦卓絕;在麻油燈下秉筆夜書、自力更生的戰天鬥地。
這,是歷史的迴響,穿越時空,綿延至今。
我聽到了--
棗園中偶遇的北川中學學生的堅強--"努力地生活下去",雖然我並不確定這份鎮靜與堅定對這些孩子來説,來得是不是太早?
我聽到了--
清涼山上的錚錚誓言: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努力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新聞工作者。
我聽到了--
來侯溝門村調研的長安大學志願者們的暢想--讓大家的生活更平等、更幸福。
楊家嶺的紅旗呵高高的飄,革命萬里起高潮!
寶塔山下留腳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門!
棗園的燈光照人心,延河滾滾喊‘前進‘!
延安,已然在心。
聽,
那信天遊又起了。
看,
那安塞的腰鼓多麼豪放。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