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去”,這曾經是一代進步青年的心靈渴望與人生追求。
“到延安去”,這也是當代青年尋根溯源、感知傳統的內心召喚。
7月14日至7月21日,由中宣部、中央外宣辦、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記協組織的“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活動舉行。來自中央主要新聞單位的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前往延安,參觀革命舊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並到安塞農家與老鄉同吃、同住、同勞動。一週的時間,一路的感觸,滿懷的收穫。
感受科學發展的力量
延安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在7月14日晚從北京開往延安的列車上,多數未踏足延安的青年編輯記者們開始了討論:窯洞還會那麼低矮、狹小嗎?黃沙還漫天飛舞嗎……
15日正午時分,當延安呈現在眼前時,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眼光。具有現代風格而不失陜北窯洞特色的延安火車站,讓青年編輯記者們紛紛舉起了相機,驚訝地拍個不停。隨後,陜北姑娘熱情的笑容、滿眼的綠色、寬敞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交通環境、五光十色的廣告櫥窗……無不散發出勃勃生機。
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李希説,延安的面貌大變樣,得益於延安探索出了“能源化工強市、綠色産業富民、紅色旅遊興業”的發展思路,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新路子。
推進退耕還林工程,是延安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安塞縣建華鎮橋坪村石家岸村組,法制日報記者張亮在村民卜海榮家了解到,以往的陜北農村,完全陷進了“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怪圈,靠天吃飯、廣種薄收的觀念根深蒂固,結果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延河北開荒、延河南遭殃”的局面。自從實行退耕還林以來,“樹上山、糧下山”,使得陜北農村山變綠了、水變清了、天變藍了、人也變富了。
卜海榮告訴張亮,他家一共退耕還林23畝,每畝補貼160元,每年元旦時都按時發到手裏。以往,每畝地一年收入不到100元,所以一退耕還林,自己還賺了,“這真是好政策”!
在安塞縣農業科技示範園,一直跟蹤關注延安發展歷程的延安日報記者祈小軍感慨地説,如今的延安山清水秀,科學發展的理念讓這片熱土日新月異。退耕還林讓這裡披上了綠色,山間沒有野生放養的羊群,機械化、科技化的現代農業生産讓這裡的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安塞縣沿河鎮侯溝門村,村民樊明亮因種植的黃瓜得了根節線蟲病,就來到村裏的農業信息服務中心進行諮詢。村支書楊豐岐介紹説,這套服務系統是壽光—安塞科學發展農業産業化“五大合作示範工程”之一,村民只要把果蔬的病蟲害樣本拿到攝像頭前,遠在千里之外的壽光專家就可以即刻作出診斷。
經濟日報編輯張雙對此印象深刻:“信息技術在革命老區得到普及,實現科學發展就有了支撐,有了方向。”
一路上,人民日報記者李鶴特別留意部分村委會實行的“黨員承諾制”的具體內容:“我今年免費培養一名焊工”、“我要給困難戶家資助200元”、“村裏誰家婚喪嫁娶擺席,我免費掌勺”、“我保證文明行醫隨叫隨到”……
“這裡沒有什麼豪言狀語,有的只是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履行為人民服務的樸素諾言。但這正是推進科學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李鶴説。
中宣部副秘書長、“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魏地春表示:“伴隨著新中國60年的奮進歷程,今天的延安各項事業突飛猛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今日的延安同樣讓我們看到一種希望、一種信心,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看到了科學發展觀煥發出的巨大力量。”
感慨延安精神的魅力
如今的延安,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無論走到哪兒,都仿佛漫步在革命歷史的隧道裏,棗園的燈光仿佛還在等著主人歸來、楊家嶺的紅旗在把親人盼。
“延安從當年的黃土漫天到如今的氣象萬千,走的是科學發展的陽關大道,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從當年的南泥灣,到如今的新延安,214萬延安人民在並不富饒的黃土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延安幹部學院教授趙耀宏向青年編輯記者們授課時説。
在棗園,在楊家嶺,在王家坪,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在寶塔山……青年編輯記者們認真學習著延安的革命傳統。還有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朋友和他們一道,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認真學習延安精神——
空軍工程大學的1500多名“90後”學生背著重達20公斤的行囊,以日均40公里的步行速度,用了七天時間從西安走到了延安;
財政部的幾十名監察員在認真聆聽延安幹部學院教授的現場講學;
來自地震災區北川的孩子們在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的組織下來到這裡,踏訪革命先烈的足跡……
在這群北川的孩子中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楊鈞天遇到了老朋友,自己的採訪對象鄧柯鍵。今年5月,紀念汶川特大地震一週年之際,楊鈞天在北川採訪時,看見小柯鍵正在有板有眼地打著乒乓球,就對他進行了簡短採訪,發現這個孩子內心充滿了堅毅。“我和他一道在災區被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所感染,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延安精神,它們都屬於我們的民族精神範疇,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永遠煥發青春。”楊鈞天説。
“中華民族五千年,寫在延安山水間;延安好,好延安,延安處處換新顏。”在寶塔山上,新華社編輯施雨岑遇到的娃娃講解員張子桐,説起快板來有模有樣。馬上要讀小學5年級的張子桐和同學都是學校組織來給遊客們義務解説的。談及當娃娃講解員前後的變化時,她告訴施雨岑,以前她覺得延安和北京相比起來很渺小,但是通過做講解員,了解到延安革命時期的歷史,她忽然發現延安很偉大。
“我們百名青年編輯記者來延安,任務之一是通過我們的紙筆和行動,讓延安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看到這些孩子們,我更加感覺到延安精神是常青的精神,肯定能代代相傳。”施雨岑説。
一位遊客在孩子們的留言本上寫道:“我感到驚訝,在延安遇到了如此純樸優秀的你們,感受到你們那麼了解和熱愛自己的家鄉,你們將是延安的未來。”
“延安精神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更是未來的。延安精神是我們的傳家寶,是永放光芒的燈塔。”中國日報圖片編輯杜漣猗道出了此行所有編輯記者共同的心聲。
感知職業精神的靈魂
“把新聞寫在大地上,把稿子寫進群眾心間。”
在延安,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在撞擊著青年編輯記者的心,他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認真地體會到了“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積極意義,深刻地體會到了“三貼近”的精神內涵。
在楊家嶺參觀當年中共中央召開文藝工作者座談會會場舊址時,講解員崔燕告訴大家,當年很多文藝工作者剛來陜北時創作的作品大多是陽春白雪,而當地百姓大多是一字不識,毛澤東曾風趣地説,文藝工作者不要做“山頂上的人”和“亭子間的人”,應深入群眾,深入生活,要為人民大眾服務。一時間,《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簡單易懂並融合了陜北民歌元素的作品,以陜北秧歌的形式在千家萬戶傳唱開來,極大地激發了當地老百姓生産學習的積極性,增進了幹群關係。
中央電視臺新影製作中心攝影部記者張洋對此深有感觸:“把鏡頭對準農村、對準農民,我感覺和他們更親近了。他們的神態和笑容,讓我感覺到一股力量。”
在建華鎮橋坪村石家岸村組,農民日報記者王曉晶受到特別的禮遇。在聯歡會時,村民們點名要她表演節目,“他們知道我是農民日報的記者,覺得我和他們更親一些。我今後要更多地走近他們,跟他們拉家常,分享他們的喜悅,分擔他們的苦痛。他們需要我們,我們更需要他們!”
青年編輯記者們紛紛表示,黃色的土地,紅色的精神,延安是新聞工作者的靈魂家園。在這裡大家找到了這個職業存在的終極價值。記者雖然是以文字為生,但不能把自己當成一個碼字工人,記者筆下的每一個字都應該來自生活,源於真實,經得起歷史考驗。
7月16日,在清涼山上的延安新聞紀念館裏,77歲的延安日報前總編輯蘇若望老先生席地而坐,向青年編輯記者們介紹延安時期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嚴格的黨性原則、以客觀事實作為宣傳報道的基礎、密切聯絡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艱苦奮鬥、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在他的見證下,百名青年編輯記者舉手莊嚴承諾:“我宣誓,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努力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新聞工作者!”
“今天百名青年編輯記者走進延安,明天延安將走進他們心裏。他們帶著思念、牽掛和收穫離開延安,心永遠和延安、和安塞的鄉親在一起。”魏地春表示。
7月16日,在延安新聞紀念館裏,延安日報前總編輯蘇若望向青年編輯記者們介紹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王國平攝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