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記者感言]郝方甲:讓鄉親明白我們的努力和追求

 

CCTV.com  2009年07月21日 17: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記協網  

  出發,到延安去!

  這是那個時代無數進步青年心底的呼喊。站出來,挽起志同道合者的手,拯救民族于危難之中。這是熱情,更是信仰,讓那時候青年每每提到延安,血是沸騰的。

  一個這樣的年輕人,抱負滿懷踏上了去往聖地延安的漫漫長路,然而途中身染重病,就在撒手人寰前,他最後拼盡全力向延安的方向爬行了28米,永遠地倒在了一個人的長征路上。

  也許在他離開人世前的那一瞬間,聽到了從延安傳出的歌聲,聽到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聽到了《南泥灣》,聽到了《東方紅》。

  那他就是幸福的。

  出發,到延安去!

  也許大批新聞工作者定向移動給人的固定印象,總都是為了些突發事件或重大報道。而這次我們以"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的方式浩浩蕩蕩地奔赴革命老區,除了集中採訪,還有受教育。回到新中國媒體的搖籃和發祥地,踏上那片深沉的土地,就在前輩面前把自己的心浮氣躁都收收去吧!

  此行前我沒有來過陜北。想象中的延安,該是艷陽高照黃沙漫天,人們吼起信天游來有沖天的豪氣從胸腔中迸發出來,嘹亮滄桑的歌聲讓人聽了想掉淚。一切都有熱烈粗糙的紋理,就像是摸上去會有輕輕的"沙沙"聲響。

  而這次見到的延安,涼爽濕潤,綠樹成蔭,有基本成型的城市架構,延河水幾乎枯幹,寶塔山也不那麼雄偉高大,就那麼大大咧咧地站在路邊,親切得很。

  而其實來延安,真正是帶著尋根的情結來的。

  重回新華社延安期間在清涼山上的破窯洞,參觀棗園、王家坪等革命舊址,在新聞紀念館聽老延安新聞人的追溯和期盼……初到延安的三天裏,我們每天都被鮮活的歷史包圍著,曾經的戰鬥生活片段一節一節鮮活起來,勾畫出一幅根據地軍民戰天鬥地苦中作樂的歷史畫面。

  人在畫外難免曾經有許多的不理解和想當然,身處畫中就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和牽掛。

  所以在結束了延安市內的參觀行程,即將深入老區與農戶同吃同睡同勞動前,也産生了很多"近鄉情更怯"的擔心。不擔心生活條件差,不擔心勞動辛苦,只是打心眼裏擔心現在的老區會帶給我物非人亦非的情感悲涼和心理距離。幾十年過去了,時代發展的車輪一刻不停,其代價就是許多我們不想失去的東西最終只有記憶這麼唯一的容身之所,走過一些類似地方都讓人心裏空蕩蕩的。那麼現在的延安呢?

  我所在的十人小組被分在了安塞縣沿河灣鎮侯溝門村,這是胡錦濤總書記曾連續兩次視察過的示範村,據説通過發展大棚蔬菜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推廣"黨員承諾制"發揮黨員&&作用等都是特色,慕名而來參觀訪問的團體每天絡繹不絕。

  臨行前,我代表同行的青年編輯記者在活動啟動儀式上發言時説,我們此次探訪革命老區共擔任著三個角色,分別是采寫報道的記者、接受教育的學員和延安精神的傳承者。那麼深入老區農戶,究竟要感受什麼?帶著這個當時沒有想到答案的問題,我們進了落腳的老鄉家。

  明亮整潔的窯洞、現代化的生活設施並沒有讓我驚訝,因為來前就猜到這個全國著名的村子一定在脫貧致富上有一套,一定早擺脫了老區貧困落後的面貌。而我沒有想到的是,這村子在發展中不自覺地以一種現代化的新形式重新詮釋了延安精神,用最樸實的釋義表達,反而更加鏗鏘有力。

  在村子裏的幾天裏,楊安大爺一家還有很多其他村民為我們提供了無數幫助,不僅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照顧和寬容,更對我們的採訪給予了巨大的支持。他們都是地道的陜北農民,沒上過太多學,以莊稼為天的他們縱容我們以"幫農"為名在地裏造成那麼多損失,在最寶貴的搶收趕集時間容忍我們採訪帶來的各種干擾,以及我們一切一切的突發奇想,這都讓我們感激不盡,更充滿了內疚。

  在這全部過程中,我在繼續考慮那個問題,我們到老鄉家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集體採訪,更不該是學農消暑的農家樂體驗活動。

  就在吃最後一頓飯時,我問所在農戶的唐阿姨,您知道記者是幹什麼的麼?她説不大上來。我説,阿姨您看,我們就是記者。阿姨認真地説,我知道,你倆挺好!

  一句話突然讓我眼裏有淚,阿姨的一句話讓奔忙了幾天、始終對此行懷揣忐忑的我心裏那麼踏實、溫暖。

  作為一名中央媒體新聞工作者,除了忠實地記錄和負責任地表達,我們在很多地方特別是農村幾乎代表著整個國家言論的可信度。我明白了此行不只是為了讓我們感受延安精神精髓的代代傳承,也不只是為了讓我們在農村學會些農活、看到些農村的新景象,更是為了通過朝夕相處和思想碰撞,讓革命老區的鄉親明白我們的努力和追求,讓他們對將來更加有信心。

  "深入群眾,不尚空談",這是毛主席對所有媒體人提出的共同勉勵,離開農村的這一天,再次用這句話勉勵自己。

責編:李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