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央視網 登錄 註冊

視頻

視頻 網頁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柴璐:當我們在談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時我們在談什麼

 

CCTV.com  2013年06月27日 09:3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初聞要集體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有點疑惑。這個…我們在學校不都已經聽過課、考過試麼?學新聞、學電視的人,哪個不是從這條河裏趟過去才上了岸的?如今工作十幾年了(還有更資深的前輩們,都超過30年了),反要重學一遍,所為何來?但回過頭再想想,對於這條河的樣子,自己真的還記得麼?不得不承認,模糊了。除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8個字,剩下的幾乎一片空白。像個徒步者,擎著個巨大的水囊上路,以為萬無一失,可天干氣燥,路途迢迢,倏忽發覺,水囊已經空了。

  那麼,重新找到這條河,重新下水遊一遍,重新裝滿我們的水囊,就顯得必要,因為,它決定著後面的路,我們還能走多遠。聽課之前,做了預習,問了三個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怎麼來的?

  二、它的核心要義是什麼?

  三、為什麼在100多年之後,在另一個國家,這個理論仍然對媒體發揮作用?

  縱觀近現代史,幾乎所有政治家的革命活動都是從新聞活動開始。在政治活動中,始終伴隨有聲有色的新聞或宣傳活動。因此新聞不但是個專業層面的名詞,更是一個政治層面的名詞。

  對於如今我們定義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個名詞,馬克思本人未必知道,他在做新聞的時候,絕不是先建立了一個“觀”,然後因循為之,所以,它不是一個固若金湯的、一成不變的概念,它是一個過程。它是馬克思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對新聞現象和新聞傳播活動的總的看法,是新聞的本質、本源、傳播規律。

  1840年,馬克思在柏林大學學哲學時,開始涉及社會政治,當時他希望能辦一份雜誌,但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放棄。後來,他開始給《德意志年鑒》雜誌寫文章,逐漸引起注意,1842年初,他寫下的第一篇政論文章《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主要闡述了出版自由的思想,集中抨擊了普魯士的封建制度及其文化專制主義。同年他寫的另一篇《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第一篇論文)》中,馬克思再次表達了對出版和出版自由的看法,並提出“自由出版物人民性”的觀點,他認為,自由出版物表現了一定的人民精神,“是把個人同國家和整個世界聯絡起來的有聲的紐帶,”是“人民用來觀察自己的一面鏡子,它可以教育人民變得聰明起來。”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正是歷史所賦予它的獨特性質。馬克思也是從寫這些政論文章開始,對國家和社會的未來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開始了自己的政治活動。接著他又給《萊茵報》寫稿,很快從眾多的投稿者中脫穎而出,成了該報的主編。當上主編後,《萊茵報》的訂戶量不斷上升,從885戶一直增加到1870戶(可以看出,那時候報紙對訂戶量的重視與今天我們對收視率的重視是一樣的,是衡量媒體傳播力的一項指標)。在馬克思的主辦之下,這張報紙有了鮮明的革命傾向,關注勞苦大眾的利益,為貧苦群眾大聲疾呼。與此同時,恩格斯也因向《萊茵報》投稿而與馬克思結識,後來兩人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共同辦報、編雜誌、寫書,結下了深厚的戰鬥情誼。他們共同創辦、主編、編輯的報刊有十多家,指導過的各地工人報紙有幾十家,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我們的先驅在豐富的報刊實踐中所總結出的對一般新聞規律的認識,這些實踐活動確定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以列寧為代表的蘇聯共産黨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不斷繼承、發揚、充實、完善、創新,在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內涵,所以它是一個發展中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

  1842年12月,普魯士查禁《萊錫比總彙報》,馬克思針對這件事寫了七篇文章,抗議專制政府對進步報紙的迫害,其中也鮮明提出了“人民報刊”的思想,他説:“報刊生活在人民當中,它真誠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與憂慮、熱愛與憎恨、歡樂與痛苦”,他強調,報刊必須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絡。他還提出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為了真實地反映人民的思想與願望,取得人民的信賴,每種報刊都該形成不同的特點和側重不同的內容。也可以説,“人民報刊思想”是青年馬克思時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逐漸形成的一個基本起點,從那時候開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重要的內容“無産階級新聞事業對人民負責”的所謂“人民性原則”就已初步形成,之後的新聞活動都是沿著這個起點繼續深入。同時,他也提出了探討真理最最好的方式是“用事物本身的語言來説話,來表達事物的本質特徵”。在他的一生中,多次強調報紙要堅持“陳述事實”,因為報刊的本質總是真實的純潔的。其實這已經指明了要求新聞媒體堅持對事實負責的“真實性”原則。列寧後來也説過:“我們的報紙,是我們黨的一面鏡子,它應該永遠是清潔的、正確的、什麼也不應歪曲”,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

  1849年,在創辦《新萊茵報•政治經濟》的招股啟事上,馬克思明確説:“報紙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預運動,能夠成為運動的喉舌,能夠反映出當前的整個局勢,能夠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發生不斷的、生動活潑的聯絡。”這時,可以看出,馬克思已經意識到新聞媒體的“喉舌”作用。而新聞的“喉舌作用”是建立在對新聞階級性的認識上,建立在對黨性原則高度堅持的基礎上的。他始終認為,在階級社會中,新聞媒體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總要做某個階層、階級、黨派、集團的喉舌。資産階級有自己的喉舌,無産階級也是一樣。法國總統蓬皮杜就説過:不管人們承認與否,法國廣播電視局就是法國的喉舌。而無産階級的喉舌,是代表更廣大的勞苦大眾利益的,是代表大多數人利益的,因此,作為無産階級的喉舌,為群眾説話,這是一份被更多人賦予的榮譽與責任。1849年2月,馬克思在《新萊茵報審判案》中説:“報刊按其使命來説,是社會的捍衛者,是針對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無處不在的耳目,是熱情維護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萬喚的喉舌。”

  翻看這些史料,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形成脈絡逐漸清晰的過程中,它所指向的目標也逐漸明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實質正是:

  1、新聞宣傳必須與黨保持高度一致,這是黨性原則;

  2、新聞宣傳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人民性原則;

  3、新聞宣傳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是真實性原則。

  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與100多年前的馬恩時代大不相同。19世紀後半,整個德國社會民主黨才擁有41種報紙,那時候,只有報紙、雜誌,印刷或手抄。而今天,我們已進入一個更開放的時代,每天被爆炸的信息環繞,數千種報紙雜誌(根據新聞出版署的數據,2008年全國共出版報紙1943種,其中全國性報紙224種),電視、廣播、網絡、手機,還有微博、微信、客戶端這樣的新媒體,甚至一個人,就可以成為一個傳播的平臺。如此一個繁榮喧鬧的大信息系統,新聞傳播的途徑更多、速度更快、面積更廣,顯得身處其中的傳統新聞事業,曾獨霸一方的舞臺空間似乎漸漸被擠佔,百鳥爭鳴當中,聲音似乎漸漸式微,那麼這個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會被淡化麼?我們為什麼需要它的存在?

  一、對黨性原則和人民性原則的理解

  在一個快速變動的環境中,人容易失去方向感,如果常常是被周圍的環境裹脅著、不由自主地往一個方向走,必是越走越心虛,因為不知道要去哪,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停下來。科技的確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改變是生活方式,不是生活的本質。我們始終還是要過著與自然交流、與世界交流、與自己交流的生活。千百年來,我們和我們的祖先一樣,所做的不過是“閉門修心、開門迎客、出門尋山水”的日子。無論科技把我們的生活變成什麼樣子,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內心有支撐的生活才會心安理得、坦然鎮定,而這個內在的支撐就是我們的“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一個新聞人,新聞觀會同時體現“三觀”。這個“觀”的意義是立場。你站在什麼立場上?你的方向是什麼?取捨的標準是什麼?為什麼做這條新聞?從哪個角度做?如何取捨素材?如何訪問?這個過程的終點,所使用的傳播手段可能不同,手機報、新浪網、電視、報紙,渠道不同,受眾不同,但是,別忘了,被傳播的內容的創作過程是與一百多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在閣樓裏創作時的過程完全一樣的。任何表情達意的手段都離不開文字與圖畫,離不開信息的組合,離不開事實,離不開思考,離不開觀點,離不開真情實感,離不開責任意識,離不開傳播規律。而這些,正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要義。

  無論哪家媒體,最終的服務對象都是受眾,目標都是贏得影響力,影響力的體現一方面在覆蓋率,一方面在美譽度。觀眾、聽眾、讀者、網民是什麼人?是人民,人民的一部分。所以哪家媒體不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利益而奮鬥”?當然全部都是,這就是如今的“人民性原則”的體現。如果某一種新聞媒體的聲音偏頗了,必是它對於人民利益的把握出了偏差,必是它對於人民感受的判斷出了差錯,而作為代表最廣大無産階級利益的中國共産黨的新聞媒體,是容不得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有半步差池的。同時,既然是“政治家辦報”,那麼實際上每一位編輯、記者、主持人都要具備政治家的頭腦,政治家的眼光、政治家的素養,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直接關係著黨的事業的生死存亡。

  也許有人會問:那黨性原則和人民性原則,如果發生衝突,哪個更重要?我覺得這個問題恰如問“水與乳交融,哪個吞噬了哪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黨性原則與人民性原則是高度統一的,中國共産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點,是這個黨存在的理由。黨領導的新聞機構工作,正是黨全部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為人民服務的內容之一,馬克思之所以提出“政治家辦報”這樣的堅持黨性原則的思想,就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堅定正確的導向,不走歪路,錯路,不讓人民白白受苦。而黨在領導中,一直倡導堅持走群眾路線,無論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進群眾”的新聞宣傳工作原則,還是“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都是從人民的需求出發,為生民立命,唱道義之歌,都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當代中國的最新實踐。

  二、對新聞真實性原則和人民性原則的理解

  作為站在新聞工作最前線的人,堅持“真實性原則”,不僅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表現、是這個工作崗位本身職責的要求所在、更是一個人生之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們的職責本身要求我們找到“帶露珠的新聞”、“冒熱氣的新聞”,我們的職責所在就是要接天線、通地氣,我們的工作內容就是接近事實,從實地採訪中全面、準確地掌握第一手素材,梳理清楚,傳遞出去。儘管靠近新聞事實的這個過程是一個無窮盡的過程,但至少我們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範圍內,可以做到更近、最近,更真、最真。如果因為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無法接近事實的風暴眼,那麼我們至少應該在收集和分辨事實的過程中,保持職業的冷靜和克制,不憑經驗主義,不妄自猜度,不渲染情緒。這是承擔這份工作的人應有的基本職業素養。

  在整個新聞生産的作業鏈條中,我們的分工不同,有不同的擔當:作為一線記者,可以最接近事實,收集信息,那時我們要考慮的是,向誰去拿事實?如何拿到事實?拿到怎樣的新聞事實?以及如何最快梳理傳遞出去?如果我們是後方的編輯、主播,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反復論證事實?如何依靠後方強大的背景支撐來豐富和梳理事實的價值?如何從事實中提煉態度?堅持了這樣對事實珍視的態度,那麼“在自媒體中發表電視上不能講的內容”的現象也許就將自動消弭。因為,當你能夠確定這是一個有傳播價值的、真實存在的新聞事實時,它當然具備第一時間向受眾傳播的價值,那麼我們當然要以手中的電視傳播渠道廣而告之;如果反之,沒有那麼大的價值、或者不能那麼確定它的真實性,那麼就不能使用電視語言,卻又想表達,然後選擇自媒體形式傳播,實際上,想表達不能確定的新聞信息本身就罔顧了“新聞真實性”的原則,也是對自身職業的不尊重、嘲弄與傷害。

  是的,在第二部分我依然要談到人民性原則,這並不是出於對上一點的重復,而是另外一個維度的闡釋。從我們第一天成為新聞從業者開始,我們就已經必須走在群眾路線上。從我15年前做實習記者開始,從第一個街頭采訪開始,我就知道我所從事的工作與群眾有密不可分的聯絡。無論是當我把話筒、鏡頭對向官員企業家,還是農民流浪者,我心中始終不可撼動的一個信條是,他們是平等的,他們都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我之所以站在他們的對面,是因為他們將説出的話,是有價值的,是這個國家更多的的人有意願聽到的、對這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推動意義的。我不能保證每一個話筒對向的人都百分之百説出他們真心想説的話,但新聞工作者的價值就是在於儘量接近真實,也推動對面的那個人更接近他自己的真實。每一個人,都是某一個真實的一個碎片,不夠完整,但可以拼接,我們更多地走進人民,可以發現更多這樣的真實碎片,我們更多地走進人民的內心,可以發現更多地真實碎片背後的原因,這個“走進”的能力和“拼接”的能力,也是我們必備的職業素養之一。因此,人民性原則與真實性原則唇齒相依。

  很多時候,我們來不及停下來思考,在混沌中往前跑,跑著、跑著就把自己弄丟了。理論指導實踐,認真地重學理論、反思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踐,更準確地找到方向。我想,當我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目的、價值、意義和規則的時候,我們自然會做到“忘記自己”,因為在這樣一份宏大的責任面前,在這樣一條滾滾的長河面前,奢談自己,多麼可笑。我們既認識到自己的卑微,又清楚自己的重要,更謙卑謹慎,才更沉穩強大,忘記自我,才能超越自我,不願追名逐利,才不會怨聲載道。如果説,作為這個新聞部隊裏的一個主播小兵,身上有所謂小小光環的話,我想我明白,光是從哪來的?我如何才來到這光下?我站在這裡究竟要幹什麼?如何能幹得不負所托。

  當我想明白了這些,再開始思考其它的吧,有關職業能力、有關文化底蘊、有關語言表達的技巧。那些是我們所行的路兩旁綻放的花朵,或多或少,而今天以上説的這些,能決定我們不走錯路。

責編:邊境佳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