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牧女的頭飾
除了過年藏民族共有的節日還有林卡節、沐浴節、望果節、賽馬會等。
假日里拉薩市民在羅布林卡憩息
林卡節 藏語“林卡”就是指綠草成茵、綠樹成蔭的地方。每當夏季來臨,高原上鮮花盛開、陽光明媚,熬過了一個長冬的人們紛紛來到郊外的“林卡”,享受大自然。林卡節並沒有固定的日期,從藏曆的四月中下旬起到七八月都可以過,但一般集中在藏曆五月初一到十五。十五日這天,是逛林卡的高潮。拉薩的人們在過林卡節時帶著食品、炊具等大包小包的東西,身著節日盛裝,在林卡裏搭起帳篷,夜以繼日地狂歡。各帳篷間還互相邀請,並有民間藝人到此獻藝。現在的狂歡,也加入了現代的氣息,比如有了迪斯科歌舞,有了電子遊戲……日喀則的林卡節則定在公曆的六月一日。這一天,萬人空巷來到年楚河畔的貢覺林卡舉行聲勢浩大的遊園活動。在工布一些地區,人們則帶上帳篷和食物到原始森林中過上幾天無憂無慮的日子。
沐浴節的河邊
沐浴節 藏語稱“嘎瑪日吉”,是一個在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藏民族中具有八百多年悠久歷史的節日。一般在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每年秋天到來,高原風和日麗,金星高挂,據説此期間的水比“聖水”還要靈驗,用它洗澡可以清除百病,全年身體健康,吉祥如意,用它洗臉,可以目明耳聰,頭腦清楚。藏曆七月,棄山星(金星)出現之時即是沐浴節開始之日。之後的七天,無論城鎮、鄉村,無論男女老幼,家家戶戶帶上洗澡用具,來到附近江河,在傳説的藥王賜下的“藥水”中一洗痛快。老人在河邊洗頭擦身;年青人在河中洗濯、游泳,孩子們在水邊嬉戲打水仗;婦女們也毫無顧忌地盡情浴洗,清洗衣物被褥;姑娘們以水為鏡,在河邊精心梳粧打扮。休息時一家人圍坐在帳篷裏或陽傘下,品嘗芳香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彈唱高歌,談笑戲耍。夕陽西下,是沐浴節的高潮,人們眺望高空的金星,沐浴在河中,真可謂是一河歡笑,一河歌。這時候,天氣晴朗,陽光充足,水流柔緩,水質清徹,正是沐浴的大好時機。按藏文歷書的説法,此時的水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喝下不傷腹。有這麼多平時享受不到的美妙之處,當然也就沒有人肯放棄這一洗了!
過望果節的林芝農民過望果節的日喀則農民
望果節 廣泛流行于西藏農區。“望”藏語意為田地,“果”即轉圈。望果節就是圍著莊稼地轉圈的節日。很顯然,這是一個與農事緊密相關的節日,表達的當然是對豐收的祈求和渴望。在西藏的農業區,特別是雅魯藏布江中游和拉薩河兩岸的農村非常盛行。每當莊稼即將成熟,當地寺院的喇嘛都會擇吉日舉行望果節。望果節這一天,人們穿上盛裝,帶上美酒美食,集中一起。然後每家出一人,在舉著佛像、背著經書、打著旗幡的喇嘛引導下,浩浩蕩蕩繞行在即將收割的田地之間,一邊緩行,一邊呼喊,祈禱神佛保祐莊稼豐收。轉完莊稼地,大家還要舉行跑馬、射箭、歌舞等活動,甚至通宵達旦,把望果節的氣氛從隆重、莊嚴推向熱烈、歡快。由於氣候的原因,不同的地方莊稼成熟的日期各不相同,因此,望果節也就沒有固定的日子。只要你願意馬不停蹄地跑,你可以在數日之內參加若干個望果節。
賽馬會
賽馬會 馬是藏民族世世代代的夥伴。因此,在藏區,少不了關於馬的節日,這就是各地的賽馬節或賽馬會。比較有名的有江孜達瑪節、藏北賽馬會,此外當雄賽馬會、定日賽馬節等名氣也不小。
説起江孜達瑪節,雖然它的本意就是跑馬射箭,但其實並不是純粹的賽馬。因為這一五百年前開始的節日首先是用來祭祀修建了白居寺和白居塔的江孜法王貢桑統丹帕及他頗有威望的祖父。最初的節日以宗教活動居多,逐漸演變到以賽馬為主,並傳播到拉薩、羌塘、工布等地區。每年藏曆的三月三十日,江孜達瑪節的活動實際上就開始了,至四月十八日,主要是佛事活動,如僧人唸經、跳神、懸挂釋迦牟尼佛像等。真正的賽馬活動是十八、十九兩日,不僅比賽跑馬的速度,還比賽騎馬射箭。二十、二十一日則專門比賽射箭。除此之外,還有賽牦牛、賽毛驢等趣味性活動。節日期間,大大小小的商人也抓緊時間做買賣,一時間,整個江孜城沉浸在歡樂、熱鬧的氣氛中。
那曲賽馬會
藏北羌塘賽馬會也很有名。與江孜相比,藏北遼闊的草原更適合賽馬。草原上的人們也充分利用了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藏曆每年七月底八月初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馬節。賽馬節的內容與江孜達瑪節相似,只不過賽馬的騎手大都是十來歲的少年。看他們比賽,比看成年人更驚心動魄。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