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藏老人
盛裝的藏北青年
後藏婦女
以各類重色、深色大底來襯托裝飾圖案和銀制飾品,這可以説是藏族服飾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藏北地區的藏袍多以白、褐為主,後藏農民喜歡用鮮明、醒目的重色,引人注目,給人以明快的感受,也反映出了藏族開朗、豪放的民族性格。這種深色大底的襯托效應引發藏族服飾藝術的另一個特點——色塊對比。藏族服飾中大膽地運用紅與綠、白與黑、赤與藍、黃與紫等對比色,許多白氆氌藏袍鑲以巨大的黑色袖口、領口和下襬,構圖生動,色澤對比十分強烈。婦女發飾中,常纏入鮮紅和翠綠、粉紅和天藍等對比色絲線、毛線,相互映襯。此外,各種滾邊有粗細花紋之間的對比等等,這些都是對深色大底襯托效應的進一步發展。
昌都鎮的“康巴”漢子
“康巴”武士服飾
昌都“康巴”現代女子
康巴漢子
昌都地區披金戴銀“康巴”漢子服飾
藏族服飾在這些強烈對比之外,還存在著高度的和諧、統一,這也是藏族服飾的一大審美特徵。鮮明的對比色之間,巧妙地運用復色金絲線和緩和色調等,或使色度遞增排比,或使色塊間巧妙過渡,取得極為明快、和諧、活潑、生動的藝術效果。最明顯的例子是婦女的邦典(圍裙)。有的邦典上以一個色相為基調組成紫紅、赭褐、青灰等統一色彩;有的是一組組遞增配置;有的為避免色塊的單調,而在色條間穿插條形花紋、幾何圖案,使邦典既色彩絢麗又美觀大方,頗具匠心。
阿裏地區婦女頭飾和服飾
阿裏地區的婦女頭飾
昌都康巴婦女頭飾
昌都地區男子的頭飾
藏族服飾的另一個特點是大量使用金銀玉珠寶器等飾品。由於金銀是高貴、豪華、莊重和純潔的象徵,使其成為了許多民族服飾的審美特徵之一,藏族服飾也是如此。藏族服飾藝術的襯托原則也體現在金銀飾品上,表現為飾品的花紋圖案一般有地紋和主體紋。如果説服裝的深色大底是感覺上的低位,被襯色是高位的話,那麼金銀飾品上的地紋也是低位,主體紋則是高位。低位映襯高位,高位反襯低位,主體明確又和諧統一,一般説來地紋以忍冬紋、雲紋、水紋等較普遍。一件飾品往往以三層次紋樣的堆疊,構成浮雕式的體形。如常見於銀飾腰帶上的雙龍高浮雕,主紋是雙龍,周圍四下部分則鐫出珠寶紋,其下是祥雲地位,顯得中心突出、層次分明。依據同樣的原則,還形成了分層模樣的特點,就象藏族的吊刀鞘,其頸部一圈萬字連續紋樣,正面六朵嵌有珊瑚的蓮花與背面一對堅拉絲把鞘分作左右兩串,再用箍子分成上、中、下,形成兩方三排六格,多飾以鍍金之龍穿行于雲霧中,組成三排二方連續,也體現了層次分明、滿壁生花的特點。
拉薩藏戲女演員的頭飾
藏戲演員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