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首頁 > CCTV指南頻道 > 西藏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飲食民俗]酥油和酥油茶

 

CCTV.com  2008年12月22日 13:0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華,高原人離不了它。

牧民米瑪和妻子正忙著去城裏賣自家打的酥油

  酥油是似黃油的一種乳製品,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藏區人民最喜食牦牛産的酥油。産于夏、秋兩季的牦牛酥油,色澤鮮黃,味道香甜,口感極佳,冬季的則呈淡黃色。羊酥油為白色,光澤、營養價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遜牛酥油一籌。酥油滋潤腸胃,和脾溫中,含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頗高。在食品結構較簡單的藏區,能補充人體多方面的需要。

  酥油在藏區用途之廣,功能之多,如非親自目睹,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酥油茶是須臾不可離開的儀器飲品。制做酥油茶是將燒開的磚茶水與酥油在專用的酥油桶中充分攪和,使茶油一體,稍加鹽,然後倒入陶制或金屬制的茶壺中,加熱(但不能燒開)後,即可飲用。茶味的濃淡、酥油的多少及鹹淡,因人而異。一般體力勞動者,尤其是男性,喜茶味濃重,酥油多得喝起來拉粘兒的酥油茶,“那才喝得過癮,那才叫酥油茶呢”。而老人、兒童、女性,則飲味道清、淡、香的。酥油茶不宜喝冷的,否則傷腸胃。藏族家裏平時少不了這上等佳飲。

  此外酥油也是製作許多藏族食品的重要原料。

  那麼,倍受藏民青睞的酥油是如何製成的呢?

羌塘草原

  每年7、8、9月,西藏高原草肥水美,氣候宜人,正值膘肥體壯的母畜産奶的旺季,是提煉量多質佳酥油的絕好時機。在那遼闊無垠的草原上,燦爛的陽光灑滿了牧場,肥壯的牛羊悠閒自得地啃食著青草,遠遠望去,似珍珠瑪瑙,星羅棋佈;似片片雲朵,飄來蕩去。好一派安謐、寧靜的高原風光,令人心曠神怡。此時婦女們正在家裏、帳篷周圍,從事提煉酥油等奶製品的勞動。

  提煉酥油俗稱“打酥油”,工具比較簡單:一隻酥油桶,一個盛有適量水的大盆。酥油桶是木制的,由三部分組成:(1)木桶,高及人胸,有近五分之一坐入與桶外徑相差無幾的土坑裏。桶身上下等粗,外圍上、中、下各部分別用金屬箍或竹、藤箍、牛皮箍等箍緊。(2)“甲洛”,一塊比木桶內徑略小的厚木板,上面掏有三角形或方形的五個孔,其中四孔均勻地分佈在木板的各對稱部位,中間的方孔上固定著一根一握粗、直、高出桶1尺左右的木棍。一般情況下,“甲洛”總是插在木桶裏的。(3)一與桶外徑相等的木蓋,“甲洛”柄從中央的圓孔中伸出。木蓋反面固定著幾根木條,使之更穩定地蓋于桶上,以保持桶內潔凈,酥油桶雖大小不一,但一般都能裝60—80斤奶。

  每逢早、晚,婦女們把濾凈的鮮奶倒入酥油桶裏,使之略微發酵,如發酵差,可加些溫水。打酥油通常由一位婦女承擔,遇體弱多病或年老體衰者,也有兩人同時操作的。打酥油時,兩手握住木柄,用腰、臂以至全身力氣,壓“甲洛” 下沉,觸及桶底;旋松手,任憑浮力又將其緩緩托起。如此週而复始,反復近千次,酥油才從奶中分離,浮于表層。這時,操作者精心、仔細地把酥油撈起,把粘在桶壁上的油點粘出,一併放入盛涼水的大盆裏。在涼水中用兩手反復捏、攥,直至將酥油團中的雜質——脫脂奶除凈為止。人們習慣將酥油拍成扁圓或方形的坨團。夏季一桶奶能打出酥油3—5斤。待酥油坨積多時,男人們將其揣進泡軟了的小牛皮或牛羊肚兒中,縫好,以便於保存和運輸。

西藏歌舞—“打酥油”

  打酥油的勞作雖然單調、枯燥,但卻需技巧,費體力。你想想,硬是把80斤的奶水從桶壁與木板間隙及木板的四個孔中擠壓出來,得需多大的壓力呀!筆者也曾親自體驗,握住本柄,用盡全身的勁兒,才使“甲洛”晃晃悠悠地“逛”至桶底,第二次再觸,卻將奶潑出許多。要把握好這個“度”還真不易呢!天性活潑的“阿加拉”(藏族對婦女的稱呼)們在打酥油時,竟令人感到那麼輕鬆。她們給這一勞動插上歌舞的翅膀,為其增添了藝術色彩:當手將“甲洛”壓向桶底時,隨著奶液在桶中嘩嘩的響聲,她們“基呷,基呷,那邊來了一個人哪”(“基”即一)的歌聲隨起,接著鬆開一隻手,並伸向側面,腰同時下彎,上身前傾,至“甲洛”浮起時,腰直了,歌聲亦落下;鬆開的手復又回握,“甲洛”又一次被壓向桶底時,“尼呀,尼呀,牽著兩匹馬喲”(“尼”即二)的歌聲又再次響起,繼而鬆開的另一隻手又向同側伸展,彎腰傾身……如此一下一下地“打”著酥油,一次又一次地放鬆手臂、腰身的肌肉,活動著筋骨。她們動作舒展,節奏緩慢,歌聲委婉。歌詞大多即興編唱,如

  “久尼,久尼,夜裏來了狼呀,

  久松久松,大家打狼至天亮;

  ……

  尼休,尼休,收音機裏説衛星上了天,

  匝基,匝基,衛星是個什麼樣?

  洗阿,洗阿,那晚星星閃閃亮,

  洗除,洗除,叫我如何去會情郎;

  ……

  瑞松,瑞松,剛才孩子跌了跤,

  瑞洗,瑞洗,兩歲的孩子就想跑,

  瑞阿,瑞阿,哪比小牛小羊羔,

  瑞除,瑞除,才三天就圍著媽媽跳;……

  敦傑,敦傑,懇求菩薩保祐我,

  敦轱,敦轱,保祐我打出的酥油,

  姐究,姐究,黃橙橙、香噴噴的像小山高……”

  就這樣,酥油在歌聲中,在阿加拉們的辛勤勞作下,被“打” 了出來。

請喝一碗酥油茶

  酥油,藏語發音為“瑪”。酥油不正象媽媽撫育兒女那樣撫育著高原人嗎。藏民族正象童孩依戀媽媽那樣常常地依戀著“瑪”。

  “久尼,久尼”,藏語即“十二,十二”之意。以下所有開頭的兩個音節,都是計算“甲洛”動作次數的藏語發音。

責編:張曦健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