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CCTV指南頻道 > 西藏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飲食民俗]炒青稞和磨糌粑

 

CCTV.com  2008年12月22日 13:0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切瑪盒與青稞酒

  糌粑、酥油、茶葉還有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很多藏漢文字的史籍,都記述了藏族飲食文化的發展過程,和多種多樣的習俗。據《西藏王統記》上記載,在公元2世紀雅隆部落首領布德貢樣時,農耕就很發達,“沾木為孔作軛犁,合二牛軛開荒原,道匯湖水入溝渠,灌溉農田作種植。”到了公元6世紀後半期,“牧地農田合為一片,湖泊星列,溝渠相通,坡上的水蓄為池,山間的水引出來使用”。正是這些農田牧地,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提供了糌粑、酥油和肉食。到藏王朗日松讚時,藏北草原發現了大片鹽湖,不但使食物味道鮮美,也讓馱鹽成為一種壯美的人生。凡此種種,構成了藏族種種飲食習俗。

藏曆新年藏族人家的供品

  一、炒青稞和磨糌粑

  糌粑是高原民族的主食,是藏民族食品四寶——糌粑、酥油、茶葉、牛羊肉之首。

  糌粑像炒麵,但不是炒麵,是由一種炒熟的青稞粒磨制而成。

  青稞屬大麥科,主要生長于西藏高原等高寒地區,成熟期在90—180天不等,一般畝産量在300—500斤左右。西藏常見青棵的麥粒顏色,多為青色、紫黑色兩種。

煮青稞

  炒青稞有一個複雜過程,先要對青稞進行精選,把其中的癟麥粒、野生植物籽、石子、土塊等其它雜物除去,留下飽滿的青稞麥。

炒青稞

  炒青稞工具,首數大炒鍋,呈凹狀直徑40公分左右,二是鍋開篩,鍋底部佈滿小洞,其作用是漏出細沙,可以將青稞粒與沙子分開。此外還有一個“T”形木制工具,長約40公分,橫樑部分一側開有兩頭相通的槽,可以用以端鍋、撥動燙沙子。

  炒青稞的灶是土坯砌成的,呈“串”字形,一排3、4個灶孔,灶孔大小、形狀與炒鍋等。點火後,一般將所有的灶孔都放上炒鍋,既可按順序炒來,流水作業,充分利用能源。

  炒青稞前要做兩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是將沙子炒燙——將適量的沙子攤開在炒鍋內以旺火加熱;二是把青稞過一下水——把青稞倒入陶罐內並加水,片刻後,將陶罐底部出水嘴兒中的填塞物掏出,放掉水。這樣既達到了對青稞稍加清洗的目的,又使炒出的青稞能膨脹開來,並有酥脆的效果。

  炒青稞時,將適量的青稞(約一捧)堆放在炒鍋的細沙上,當沙子燒得相當燙時——這一溫度的掌握全憑操作者的經驗或感覺,操作者用“T把”的槽口咬住炒鍋沿,兩手持木柄,端起鍋,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像內地烹飪大師那樣顛著炒鍋。剎那間,顆顆燙沙與粒粒青稞碰撞,劈劈叭叭響個不停,似過年放小鞭,聲音那麼清脆,那麼爭先恐後,渲染得空氣都熱烈、歡快起來。經幾次顛炒之後,便迅速將這依然“充滿活力”的一鍋倒入鍋形篩內,並立即將沙子篩回炒鍋裏,鍋形篩裏剩下一堆咧著嘴“笑”的白花花的炒青稞。

  炒青稞可是個技術活,普通人可炒不了,不是燙了手,就是炒糊了。一把炒得好的青稞,用一隻大碗才能裝下,白生生的,個個都像一朵朵小白花;聞起來香噴噴,吃上一把酥脆香甜,勝過崩出的玉米花。

  把炒好的青稞磨成粉,就是糌粑。

  磨糌粑多用水磨。你若看見河邊支流上坐一孤零零四方方的房子,房子上插有幾多五彩小經幡;你若遠遠聽見單調的無休止的時而跳起的“嗒嗒嗒嗒”聲,間或伴有一兩聲清脆的鈴鐺響那就是水磨房了。

  水磨房裏,粗糙的四壁墻上房樑、椽子、檁子、柱子、門窗等等,所有的地方都落著厚厚的一層糌粑粉,碰哪兒,哪兒是一片白。

  除了水磨,還有手磨。手磨不大,用人力轉動。由於它攜帶方便,不受自然條件約束,所以牧區多用。牧民家把它放在帳篷門口,出門前,磨幾下,進門後,磨幾下;你進出磨幾圈,我進出磨幾圈,磨來磨去,一天的吃食就不愁了。

  新鮮的糌耙吃起香甜可口,它那股特殊味道遠非語言所能表述的。説起糌粑的吃法,那更是花樣繁多,不勝枚舉。

責編:張曦健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