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江西瑞金葉坪,驕陽似火。中央新聞單位百名編輯記者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來到紅色中華通訊社(紅中社)舊址。11名新華社的編輯記者走在前面,他們想最先看到當年新華社辦公的場景,看看革命前輩是如何開展新聞宣傳工作的。
在新華社工作了38年的攝影部資深編輯董躍武説:“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紅中社舊址。很難想象,我們的前輩就是在這幾間簡陋的鄉村土舍裏,開創了嶄新的新聞事業。”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創立。同一天,紅中社的新聞采編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在這片位於閩贛邊界的樟樹林中,以“CSR(中華蘇維埃無線電廣播)”為呼號,向世界播發了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1937年1月,隨著時局的發展變化,紅色中華通訊社更名為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
在簡陋的辦公房內,一塊“紅色中華報編輯委員會”的牌子十分醒目,屋內簡陋的陳設更是反映出當時辦報條件的艱苦。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紅色中華報積極宣傳我黨的方針政策,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為紅軍戰士增添了精神力量。它的發行量從初期的3000份發展到1934年的4萬份,共出版了246期。
“先輩們在一次次戰鬥中經受磨煉,成為堅強的新聞戰士。他們的事跡讓我們震撼、給我們力量,我們要為黨的新聞事業更加努力地工作。”光明日報記者邢宇皓激動地説。
“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為我們今天的新聞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要像先輩一樣忠誠于黨的事業,勤奮工作,不辱使命。”中國青年報編輯陳聘舒説。
責編:曹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