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太平洋西岸“國家戰略”改寫江蘇經濟版圖

 

CCTV.com  2009年08月31日 13:4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江蘇網  

  核心提示

  6月10日,國務院通過《江蘇省沿海發展規劃》,醞釀已久的江蘇沿海開發上升至國家戰略。北起蘇魯交界的繡針河口,南抵長江口,江蘇全長954公里的海岸線,有可能藉此歷史性機遇,大幹數十年,徹底擺脫江蘇經濟軟肋的“壞名聲”,成為一道耀眼的黃金海岸;由北至南,連雲港、鹽城、南通,三個沿海城市有可能藉此實現千載難逢的跨越式發展。

  1980年國家決定建立深圳特區,1990年決定開發上海浦東新區,兩輪沿海開發促成了兩個城市的大發展、大繁榮;現在,新一輪沿海開發輪到江蘇了,面對機遇和挑戰,連雲港、鹽城、南通準備好了嗎?

  本週一至週四,快報記者兵分三路,深入三個沿海城市,實地了解國家戰略帶給這三個城市的震動。短短幾天,記者看到港口建設、産業佈局、招商引資……一紙規劃正有條不紊地得到貫徹和落實。

  國家戰略:提升沿海開發“品格”

  中國最發達的地區集中在沿海,江蘇最不發達的地區也集中在沿海。這讓人難以理解,但這是事實。這個事實讓江蘇人,讓江蘇沿海人臉紅。

  窮則思變。早在上世紀80年代,南通就提出了“海上南通”的概念,著力發展南通沿海經濟;到了90年代,江蘇也提出了“海上蘇東”的發展戰略。

  “當時的沿海開發主要以發展海洋經濟為主,利用灘塗圍墾種植、著力發展養殖業和海洋捕撈。”南通市發改委交通能源處處長施宏傑説,但這並沒有給江蘇的沿海經濟發展帶來太大的帶動作用,相反,南通經濟也就在這一時期與全國其他沿海地區産生了差距。

  “沿海開發還是要以港口開發為主,並帶動臨港産業的發展。”施宏傑説,南通沿海一直沒有大型的海港是多年來沿海開發沒有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

  南通是這樣,鹽城也是這樣。按主流觀點,從地質條件看,江蘇沿海除了連雲港有一些基岩性海灣外,鹽城、南通多為輻射狀淤泥質海岸,向來是港口建設的盲區。但南通人並沒放棄尋港的努力。

  上世紀80年代,中科院院士王穎在對江蘇海岸線普查時發現在洋口海岸外,有一條天然潮汐通道,叫藍沙洋,是三萬年前古長江的入海通道,這條通道分南、北兩條水道,一般水深在17~25米,直通太平洋國際主航道,且長期穩定。根據勘測,藍沙洋北水道最淺點-11.9米,不疏浚乘潮可滿足10萬噸級船舶滿載進港。於是,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南通開始了洋口港開發的前期工作。去年洋口港實現了初步通航,10萬噸級碼頭臨時開放。

  和南通一樣,鹽城也經歷了從無港到有港的過程。轉機出現在1988年底,著名水利專家嚴愷發現在大豐的王港外有一寬闊海槽,有可能適宜建深水港。江蘇省交通廳隨即對這一發現進行了調研論證,論證進行了長達8年的時間,一直到了1997年,大豐港才領到“準生證”。2005年10月,大豐港通航,鹽城歷史上第一個海港建成。

  有了深水港,依託港口就有了發展沿海經濟的可能。新世紀以來,南通和鹽城一直都在進行港口建設,並以此為前提,配合省裏的沿海開發規劃,制定自己的規劃。

  江蘇省沿海開發就是在這個時候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你可以把它當成雪中送炭,也可以理解為錦上添花。但無疑它來得正是時候。

  “幾代人的夢想、幾屆人的努力,更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和鹽城未來的發展希望。”鹽城市委書記趙鵬對鹽城納入國家戰略歡欣鼓舞。南通市市長丁大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把它形容為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而連雲港市委書記王建華則用“夢寐以求”和“夢想成真”這兩個成語來表達連雲港人對此的感受。

  “一個城市的戰略定位,決定著這個城市的前途命運,戰略地位越高,政策資源越多,對外影響就越大。要素聚集越強,城市發展越快,這在全國其他被提上國家戰略層面的城市已經得到證明。”王建華此話一語道破國家戰略的“玄機”。

  立竿見影:機遇説來就來

  鹽城市發改委副主任朱如萬用一句話評價他眼中的沿海開發國家戰略。他深知此次機遇的來知不易,“直觀上來説,上升到國家戰略,就意味著鹽城的開發進入了國家層面,意義重大。”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鹽城人,朱如萬知道鹽城多麼需要這樣的一個機會。“在江蘇,在全國,鹽城都排不上號。大到蘇北地區的發展,小到作為一個鹽城人的榮譽感,我都迫切希望家鄉的發展能上一個臺階。”

  而江蘇沿海開發的國家戰略才公佈不久,已經在市場上和投資者中産生了看得見的影響。朱如萬介紹,為了濱海港的建設,鹽城在尋找合作夥伴的路上一直走得不是很順,進展緩慢。而國家戰略宣佈後,濱海港的國家定位明確為一個能源港,投資者的信心倍增,“前不久,中電投的投資入股合作協議就簽了,濱海港投資有限公司也在上個月成立。”

  “我們的招商現在也變得容易得多,企業知道,國家戰略的實施,意味著重大的生産力佈局的傾斜,他們也能從中獲得實際的利益,因此非常積極。”朱如萬説,伴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另一個看得到的機遇是,一批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原來沒有考慮到的,或者不急著考慮的,現在也都上了議事日程。

  “比如沿海的高等級公路項目,這條路與沿海高速公路平行,但向海推進了幾十公里,成為了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貼海公路’,這條公路被通過,與國家戰略有著直接關係,因為它串起來的,是這次沿海戰略的最前沿的實施地,一條真正的黃金海岸。”他説,這條貼海公路已經被列入了規劃,進入了前期階段。

  同樣借了這股東風的,還有從2005年就已通航的大豐港。大豐港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倪向榮告訴記者,該港的“海河聯動”項目——一條聯動大豐海港與京杭大運河的巨大水利工程即將啟動。

  而這些投資巨大的項目得以啟動,都是各級部門對沿海國家戰略的呼應。

  “不久前,市裏組織到日本和韓國招商,令我們驚訝的是,他們對沿海開發戰略的關注程度非常之高,也可見此戰略的影響相當深遠。”

  朱如萬現在有一個新頭銜:沿海辦主任。這是一個全新的機構,不僅鹽城市級有此機構,而且各個縣市也都設了此機構,“不僅是沿海的縣市,沒有一米海岸線的內陸縣,如阜寧和建湖兩縣也都設立了這個機構。在這個戰略下來之間,市裏曾有同志對沿海開發有不同意見,而現在已經達成了高度共識。”

  國家戰略帶來的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連雲港的官員也感受很深。從《規劃》被批准的那天起,連雲港人就忙碌起來,每個與沿海開發有關的部門工作中心都是沿海開發到底應該怎麼辦?各個部門都在著手制定前期的規劃。連雲港一位官員告訴記者,現在往北京各個部委跑的要項目也有底氣,勤快多了。到央企談合作,現在去和過去去明顯感到了重視程度,辦事也方便多了。而國家戰略這種特殊效應對南通而言更加明顯。

  雖然距離6月10日近兩個月時間,但各種要素已經開始向南通聚集。6月23日,“南通市土地招商項目推介會”在上海西郊賓館舉行,這是南通拿出地塊最多、面積最大、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土地推廣活動。會議吸引了上海綠地集團等60多家滬上地産界知名企業。

  隨後,南通在浙江寧波舉行南通-浙東民營經濟發展懇談會,當天簽約30個合作項目,45.01億元浙東民資搶灘南通。其中,寧波通和置業有限公司在如皋港區投資的高效農業生産項目,投資金額達5億元。施宏傑向記者透露,8月12日南通還將赴北京招商,內資項目簽約額應該會達到100個億以上。

  “國家戰略”四個字,就像一塊磁鐵,不僅吸引著項目、資金,連人才也是召之即來。

  在南通如東,來自同濟、復旦、南大、武大等80多所著名高校的120多名碩博士集聚於此,在實地參觀考察、與用人單位雙向懇談之後,有85名碩博士簽約落戶,投身如東沿海開發第一線。據如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司祝建介紹,該縣于4月初啟動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先後在中國研究生人才網、智聯招聘等省市網站上發佈招錄簡章,不到一個月共有3200余人報名應聘,此次與如東51家用人單位雙向簽約的85名碩博士,大多為沿海開發急需的規劃建設、工程管理、港口經濟、新能源以及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人才。

  落實規劃:三市齊頭並進

  這個夏天,天氣清爽宜人的連雲港卻是“熱浪滾滾”。

  連雲港市委書記王建華告訴記者,《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確立了連雲港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地位和連雲港的國家戰略定位。將連雲港確立為江蘇沿海開發的龍頭,要求構建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探索設立國家東中西部區域合作示範區。

  從6月10日國務院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距今已快兩個月的時間了。在這兩個月內,“沿海開發”在連雲港已經成了流行詞彙。連雲港人從這四個字中也讀出了自己城市的希望。

  在連雲港港的廟嶺,聞名遐邇的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就在這裡,記者來到臨海港口,放眼望去,一艘艘即將遠航的貨船沿著碼頭一字排開,四五座高聳的龍門吊正忙著吊裝集裝箱,不遠處,更大噸位的碼頭正在施工。

  “連雲港1933年開港,但它真正的發展從21世紀開始,9年時間跨越了8個千萬噸臺階,2007年達到8500萬噸,2008年突破一億噸、集裝箱突破300萬標箱。中西部的貨源佔了55%,港口拉動中西部作用顯現得十分明顯。”連雲港港口集團董事長俞向陽用數字講述連雲港神奇的發展速度。

  “多少年來,我們也渴望著連雲港港的發展,進入到國家戰略層面之後,連雲港真正意義上的海洋時代正在開啟。要知道航道才是港口的命脈。2008年11月,連雲港15萬噸航道建設順利竣工,這也標誌著連雲港躋身國際深水大港的行列。同時20萬噸以及30萬噸航道建設工作也在今年開始動工了。”俞向陽説。

  在南通如東縣洋口港,記者看到,一座長12.6公里的大橋跨越大片灘塗濕地和淺海伸入黃海深處,在橋的末端,一座1.2平方公里的人工島——太陽島已經浮出海面,而在太陽島的另一端,一條棧橋伸向更遠的深水航道,形成一個個10萬噸級的碼頭泊位;靠近海岸的大片灘塗已經被匡圍起來,隨時等待著工業項目的入駐開工。“這還只是一期工程,根據洋口港海上作業區規劃,萬噸級至30萬噸級泊位60多個,岸線長度16.5公里。其中,太陽島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金牛島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如東縣委書記周鐵根對記者説,洋口港的開發還將帶動臨港産業的發展,未來這裡的可利用灘塗面積將達到幾百平方公里。

  在距離洋口港不遠的沿海灘塗上,記者還看到數以百計的風力發電機,排成一個個矩陣,正迎風旋轉,當地百姓親切地叫這些大傢伙為“大風車”。南通市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通的沿海岸線,從南到北,幾乎都分佈著這樣的“大風車”,為國家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電力。

  據介紹,去年洋口港實現初步通航,10萬噸級碼頭臨時開放,港口啟動碼頭、太陽島一、二期和全長12.6公里的陸島跨海通道等通航標誌工程順利完工;呂四港也於今年通航,5萬噸綜合海運碼頭已經建成,另一條具備30萬噸深水航道建設條件的腰沙-冷家沙海域開發前期研究也已經展開。

  配套港口的集疏運體系、大交通、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也已經啟動。總投資18.3億元的海洋鐵路開工建設;由中石油、新加坡金鷹、江蘇國信等聯合投資160億元人民幣的LNG接收站及天然氣項目已經開工建設,一期工程年接收進口天然氣350萬噸;管線橋工程、臨港工業區一期1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工程、洋口運河等正高標準推進;海啟高速和錫通高速正在抓緊進行前期工作;滬通鐵路將在年內開工,崇啟大橋建設正在全面推進。

  同時,南通的灘塗利用和開發已經初見成效,以風電和太陽能為主的綠色能源基地正在這裡崛起。據介紹,南通已建、在建、批准開展前期工作的風電項目裝機容量是100萬千瓦,江蘇第一;去年光伏電池産量232兆瓦,約佔全省的14.9%、全國的9.1%。在如東縣,目前已建成風電規模達25萬千瓦,150台

  風機已全部實現並網發電,累計上網電量5億千瓦時。今年3月正式投産以來,強生光電公司引進的首條25兆瓦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産線已進入批量化生産,産品全部合格。同時,應用這一電池的國內首座普及型光伏電站,在洋口港同步建設。

  此外,臨港産業也在加快集聚,中石油LNG項目、總投資300億元的華能國際電力能源基地項目、永暉煤炭物流一體化項目、上海富趣集團投資5億元的洋口港新城五星級酒店項目、新加坡凱發集團投資的3000萬美元的污水處理和工業用水項目等都已落戶或啟動。同時,中石化、中化國際、寶鋼集團、國投公司、美國空氣化工等國內外大型企業對洋口港也表現出濃厚興趣,並已簽訂相關投資協議。

  隨著沿海開發升格為國家戰略,南通快速制定了相應的規劃對接——《南通沿海開發規劃》和《南通沿海開發行動計劃》,並更加明確了自身在沿海開發中的定位,即“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的組合強港、區域性物流中心,建成江海交匯的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打造長三角北翼先進製造業和基礎産業基地,建成長三角新的增長極和北翼經濟中心;打造江蘇沿海城市化示範區,建成上海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和國內一流宜居城市”。

  聽到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消息,南通江風海韻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川林就開始琢磨著在南通的濠河邊上建一個南通非物質文化遺産産品的展示中心。“從長遠來看,沿海開發肯定會給南通帶來更多的外商、投資客、遊客,這個展示中心不僅會成為外來客了解南通的一個窗口,而且可以使南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更好的傳承,當然對於我自己來説可以賺取一筆豐厚的利潤,這可以説是一個‘三贏’的效果。”江川林説。

  6月20日下午,鹽城至香港航班正式開通。這條航線的開通,是《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通過後鹽城的一次主動出擊。據了解,鹽城已拿出産業發展振興規劃,目標鎖定“成為千萬千瓦級全國重要的風電場和風電設備製造基地”。將通過3年努力,使風電場裝機規模達到250萬千瓦、銷售50億元,風電裝備産業形成250萬千瓦整機製造能力和450億元銷售規模;到2020年,全市建成風電場1470萬千瓦,風電裝備産業形成1000萬千瓦整機製造能力和2000億元銷售規模。

  鹽城海岸線佔全省一半以上,七大港區有其四:國家一類口岸大豐港、國家二類對外開放口岸射陽港以及正在興建的濱海港和陳家港。

  大豐港是江蘇三大深水海港之一。大豐港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倪向榮向記者表示:“港口、港區、港城”是大豐港的建設重點。大豐港二期工程1個10萬噸級散雜貨泊位、1個5萬噸級件雜貨泊位將於下半年建成,1個10萬噸級液體化工泊位正在建設,2011年將建成萬噸級碼頭16個。港區著重建設日韓自由貿易區、石化産業園區、新型醫藥産業園區等,用3年至5年時間,形成500億元産值規模。

  據鹽城市市長李強介紹,目前鹽城已形成汽車、紡織、裝備製造、化工四大支柱産業和風電、環保、農副産品加工、物流、造船、太陽能光伏等六大新興産業。在新一輪的沿海開發中,鹽城的發展定位主要是建設四個基地:濕地生態旅遊基地;能源基地和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新型工業化基地。

  錯位發展:三市合作共贏

  曾有評論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僅是企業在市場層面的競爭,更有各基層政府之間的競爭在推動。

  鹽城市縣兩級政府對沿海開發的高度重視,各縣區都把此戰略作為第一要務在推進。沿海五縣中的四縣都上馬或已建成了港口項目,而各縣的地理區位大體類似,資源相近,如何在這一輪中厘清縣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又如何對待一南一北兩個兄弟城市南通和連雲港之間的關係?

  “錯位發展,我們的口號是不與南通比,不和連雲港爭,”鹽城市市長李強在接受快報記者採訪時説。他説,連雲港是國家確定的江蘇沿海開發戰略的著力點所在。而南通因其前幾年迅猛發展已經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我們不與連雲港爭龍頭地位,也不與南通比區位優勢,”朱如萬説,因此鹽城市對形勢的判斷是“南通的起點高,連雲港的區位好,而我們鹽城的優勢在於發展空間大。”

  他進一步解釋,鹽城的發展空間大,在於鹽城幅員遼闊,幾百萬畝灘塗中的大部分千百年來都是一片沒有開墾的處女地,這個優勢不是其他兩市可比的。

  “我們的另一個優勢在於我們起步很早,在2006年,我們就在市一級層面做了沿海開發的規劃,2007年鹽城的沿海規劃就到了省級層面,而從去年開始就進入了國家層面,”朱如萬説,經過幾年宣傳,群眾和官員的認知有了不小的提升。

  採訪中,官員似乎都多少有點回避與兄弟縣市的關係問題。談及與南通、連雲港如此,縣級官員談及與同市的其它縣市時,也是如此。“我們埋頭髮展,不去爭論,”一縣級官員如是説。但問題不容回避,各縣都在做港口,而主打的一些項目多少也有點重合。

  “事實證明,越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港口的密集度越高,台灣省的面積也不大,從南到北港口密布,日本更不用説,”大豐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倪向榮以此作答,“説實話,沿海港口的競爭是必然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優化港口資源和港區的産業結構,參與競爭,並在其中發展。”

  他補充説,事實上港口的定位並不是由政府來定的,而是由市場定位的,否則就是制約了發展。事實上似乎也是如此,港口如此巨大的投資,社會資金也不可缺少,而資本的趨利性導致了其擇優而棲的必然性。大豐港的建設就融合了不同的投資主體,既有政府,又有國內的集團型企業,更有販煤的老闆和鐵礦石的礦主。

  “市場是最好的檢驗,沒有了市場,就必然沒有發展的持續性,這不是靠政府一個口號、一個戰略就能解決的。”一縣級官員説。

  在談及江蘇沿海三市如何互促並進、合作共贏,成為江蘇乃至全國新的增長極時,南通市市長丁大衛指出,在沿海開發戰略中,沿海三市是一個整體,應該在共性上揚長,形成共振優勢;在個性上避短,形成各具特色的競爭優勢。他説,南通將與連雲港和鹽城共同推進沿海鐵路、沿海高等級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江蘇沿海的集疏運體系;共商統籌規劃産業佈局,著力實現産業優勢互補的格局;進一步加強在生態環境方面的協作,形成科學合理的沿海生態鏈;在港口建設方面,既要相互合作,又要錯位競爭。

  生態保護:對污染一票否決

  鹽城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一直是鹽城最負盛名的名片,沿海大開發的機器轟鳴聲會不會打擾保護區的寧靜,對生態帶來破壞?

  大豐港夾在兩個保護區中間,倪向榮告訴記者,大豐的風力發電項目可以是一個例子。“風電的選址一直受到重重限制,就是因為專家們不斷提出了意見,就怕風電的扇葉轉動讓丹頂鶴害怕,就怕它們冬天不來過冬了。”

  濱海縣縣長李逸浩則告訴記者,濱海絕不做得不償失的事情。“致癌、致畸、致突變的産業,我們絕不放進來一家,而沿海工業園給企業設定的投資門檻是一個億,因為只有有實力的企業才能夠做足環保,往往導致了重污染的都是些小規模企業,它不會舍得花錢去做環保。”大豐港區也是如此。倪向榮説,環保真正出的問題,根子除了在企業,更主要的是政府部門出了問題。“監管力度不夠,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和為了稅收的遷就,是導致環保問題的源頭。”

  他説,大豐港經濟區著力做的一件實事是,架設了高密度的監控探頭,直接監控企業的排污情況。同時,大豐港區近年來拒絕了多達幾十家企業的投資申請,就因為這些企業可能導致污染。

  連雲港擁有濕地、海洋和森林,是全國空氣質量控制最好的城市之一,那麼不少人會擔心,在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如何避免環境破壞,利用好這些獨有的生態資源呢?王建華告訴記者,他來到連雲港之後,確實非常震撼,這裡的自然本底是得天獨厚,森林、大海、濕地,這在全國找不出第二個城市。這個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態好。王建華説,目前連雲港的循環經濟是個亮點,中科院將在連雲港建設一個先進能源動力研發機構,希望建成一個世界級的能源研究機構,通過技術,把鋼鐵等污染産業進行閉合式循環生産,大項目進來後減少碳排放,對世界環境起作用。同時,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我們堅決拋棄了那種“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抬高項目引進門檻,通過整合資源,引進高端項目,走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

  南通市市長丁大衛表示,南通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如何在發展的同時保護環境?他説,一是堅持以科學規劃引領開發,凡規劃明確不能夠開發的區域或嚴格保護的區域,一律不得布點工業項目。二是堅持推進集約開發,堅持工業向園區集中,要求所有濱海工業區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並全部實行集中處理,對公眾比較敏感的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實行海洋水環境24小時在線監察,一旦發現超標排放,嚴肅查處,整個化工園區實行一根排水管子對外,堅決杜絕偷排、漏排污水現象。三是堅持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貫穿于全過程,嚴格實行節能減排“一票否決”,繼續加大投入搞好工程減排,努力實現環境資源的持續發展、永續利用。

  資金瓶頸:不等不靠,拓寬融資渠道

  沿海開發重在港口,而港口項目的開發建設不僅投資大,而且收益慢。不管是南通的洋口、呂四港,鹽城的大豐、濱海港,還是連雲港的港口岸線拓展,都需要大批資金的投入。錢從哪來?雖有國家戰略的政策支持,但資金不足成為江蘇沿海三市普遍面臨的一個瓶頸和難題。

  連雲港市委書記王建華在接受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他當連雲港市委書記的第一天起,他就感覺到了資金的瓶頸,雖然在這幾年的發展中,這個瓶頸在不斷被衝破,但是難度可想而知。

  在南通洋口港所在地如東縣,記者看到,和南通下轄的其他縣市相比,城區幾乎看不到什麼高樓大廈,街道也十分狹窄。“這兩年我們是‘勒緊褲腰帶’,舉全縣之力支持洋口港建設。”如東縣委書記周鐵根説。“雖然南通在投資體制、融資機制上作了很多的探索和創新,但總體來説,目前融資困難依然比較突出。”南通市市長丁大衛坦言,對於國家戰略,南通更期待國家在資金的投入上有所傾斜。

  沒有錢怎麼發展港口?南通洋口港的發展模式也許能提供一些借鑒。南通市發改委交通能源處處長施宏傑告訴記者,洋口港開發採用的是“地主港”模式,即如東縣政府將洋口港30平方公里的沿海灘塗進行評估後,以作價入股的形式與香港保華集團合資成立開發建設公司,一期投資4億元,近海吹填30平方公里灘塗作為臨港工業園區,通過招商引資出售土地,啟動了一批招商項目,從而收回投資。“如東縣基本上沒有花一分錢,引入了一家外資企業,將太陽島、陸島通道等建了起來,把洋口港的整個框架搭起來了。”施宏傑説。

  儘管如此,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對於港口大開發的後續資金,南通市、如東縣依然心存顧慮。丁大衛表示,下一步,南通將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優化融資平臺等,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融資力度。“當然在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我們更希望國家級的、省一級的投資開發公司來參與南通的沿海開發。”施宏傑説。

  近年納入國家戰略的區域經濟

  浦東新區

  1990年4月18日,中國政府宣佈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提出以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儘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

  北部灣經濟區

  2008年1月16日,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標誌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

  珠江三角洲

  2008年12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呼籲多年的珠三角區域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

  海西經濟區

  2009年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海峽西岸經濟區東與台灣地區一水相隔,是我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遼寧沿海經濟帶

  2009年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推動力。(快報記者 倪寧寧 言科 安瑩)

責編:曹樹彬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