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南通有海無港和江蘇沿江無出海通道歷史
昨天,如東洋口港人工建設的太陽島剛剛“躍出”海面,就迎來了首航輪。隨着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宣佈:“洋口港正式通航!”通航慶典主席臺前方1.4公里的航道上,“新晨捷”號汽笛長鳴,徐徐駛入新建成的萬噸重件碼頭。南通有海無港、江蘇沿江無出海通道的歷史宣告結束,中國東部萬里海疆大動脈從此豁然貫通。
1983年,國家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專家在如東普查海洋資源,在洋口港外10多公里處,發現了一條水深達-17米以上直通太平洋的潮汐通道。經過專家20多年的科學論證確認,這裡3萬年前曾是古長江的入海口,不僅是江蘇沿海難得的深水大港港址,也是中國東部沿海罕見的國際性天然深水海港港址,可建5萬噸至30萬噸級泊位62個。
隨着江蘇沿江、沿海開發和南通江海聯動開發戰略的實施,打造沿海新的經濟增長極成為南通和如東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追求。以2003年11月18日洋口港開工奠基為起點,南通沿海進入實質性快速開發新階段。香港保華集團率先投入鉅資,上馬4個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在荒灘匡圍一期10平方公里臨港工業區;中交二航局數千建設者吃盡千辛萬苦,在茫茫大海上相繼建成了長達12.6公里的黃海大橋、1.44平方公里的太陽島、1萬噸重件碼頭,創造了諸多國內第一。南通海事等部門傾力服務,在複雜的施工環境下創下人員傷亡、環境污染、重大水上交通事故三項“零”紀錄。
市委書記羅一民説,洋口港的通航,圓了南通人民的百年夢想。這是江蘇實施沿江沿海開發戰略的喜人碩果,是對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強力呼應,是南通進入橋港新時代的顯著標誌。它創下了在淤泥型海岸建設深水大港和政府資源與外來資本融合運作開發港口模式的成功範例,結束了南通有海無港和江蘇沿江沒有出海大通道的歷史,譜寫了江海聯動開發的嶄新篇章,架起了南通帶動長江北、接軌大上海、助推長三角的重要支點。羅一民表示,今天我們在此共同見證大港通航,就是要以此為新契機、新起點,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搶抓機遇,乘勝前進,進一步放大港口帶動效應,儘快把南通沿海打造成為江蘇全面達小康的新動力、“兩個率先”的新空間、滬蘇通“小金三角”的新支撐。
副省長史和平指出,如東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在全省沿海開發和“兩個率先”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最近,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對如東的發展特別是洋口港的開發建設高度重視,省政府專門研究下發了支持洋口港發展的政策措施。他希望如東搶抓洋口港通航、海洋鐵路開工帶來的新機遇,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和改善政府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和産業升級力度,真正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産業優勢,把區位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深入推進沿海開發,爭當江蘇沿海開發排頭兵,為全省沿海開發作出新的貢獻。
省政協副主席吳瑞林,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大衛,市政協主席王德忠,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藍紹敏,國家、省、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慶典。
昨天,在南通海事局空中巡航直升機的全程監護下,首航船“新晨捷”輪緩緩靠近洋口港人工島碼頭。
市委書記羅一民:洋口港的通航,圓了南通人民的百年夢想。這是江蘇實施沿江沿海開發戰略的喜人碩果,是對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強力呼應,是南通進入橋港新時代的顯著標誌。
責編:曹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