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後,在給我國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國面臨一系列挑戰。受“零關稅”影響,自由貿易區建成將對我國部分農産品銷售造成衝擊。同時,雖然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簽訂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但是這些協議落實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
——自貿區建成將對我國部分農産品銷售造成衝擊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果總站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從東盟國家進入我國市場的水果主要是荔枝、龍眼、火龍果等南亞熱帶水果,由於東南亞國家氣溫高,日照時間長,與我國西南地區同類水果相比,具有早熟的優勢。
“農産品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較早實施降稅計劃的産品。”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劉建文説。根據《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而實施的“早期收穫”計劃自2004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實施“早期收穫”計劃的主要是農産品,包括肉類、食用蔬菜、食用水果等等,根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早期收穫”實施時間框架,目前協議下的農産品已基本實現零關稅。
“按照《框架協議》規定,中國與東盟雙方合作分為兩個階段。零關稅計劃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在中國與東盟之間建立自由貿易區。”廣西社科院副院長古小松説。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我國除部分省區具有與東盟相近的自然條件外,多數省份地處溫帶,中國和東盟國家在農産品貿易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我國的溫帶果蔬與東盟各國相比具有品種多、價格便宜等優勢,這給山東、浙江、四川、陜西等農産品出口大省帶來了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好機會。”劉建文説。
但是,由於東盟各國在熱帶水果、穀物等土地密集型農産品的生産上具有優勢,對南方各省、區出産的熱帶水果、蔗糖、橡膠等農産品帶來較大衝擊。記者了解到,“零關稅”協議執行以來,儘管南方各省份立足區位優勢,主動調整農産品發展戰略,但部分農産品銷售仍面臨極大挑戰。
由於東南亞水果價格接近或低於廣東、廣西等地,直接影響了我國同類新鮮水果的銷售,特別是荔枝、龍眼等水果受到的衝擊最大,很多原來依賴這個産業的農民被迫轉移到其他非農行業。另以海南的橡膠為例,作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産基地,海南橡膠年産量佔全國的70%。就全球而言,橡膠的主要産地在亞洲,其中以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面積及産量最大,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橡膠産業真正實現“零關稅”,國內橡膠産業將會受到來自東南亞國家價格低廉橡膠的擠壓。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我國和東盟各國的交通更為便利,交通運輸便利化能有效降低貿易和交易成本。屆時,價格低廉的東盟農産品將對我國同類農産品的銷售造成更大衝擊。”古小松説。
——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東盟市場三大問題需要面對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我國和東盟國家的貿易投資將更加頻繁。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遲長海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東盟市場時,必須要對東盟市場有一個清醒而全面的認識。
據遲長海介紹,雖然東盟國家在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投資。但是,東盟市場目前還存在幾方面問題:東盟國家基礎建設資金普遍缺乏,投融資能力不足;市場規模較小,競爭激烈;項目信息良莠不齊;東盟一些國家國內局勢複雜;人力資源素質較差。
長期為中國企業提供海外貿易糾紛商務諮詢的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經理林玨説,中國企業在海外遇到的貿易糾紛,大多是由於在投資前沒有完全了解當地的法律政策,在當地投資後,才發現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遲長海和林玨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東盟市場主要有三大問題需要面對:
一是融資能力仍然是個瓶頸。東盟的很多大型項目都要求帶資承包,而我國企業的融資能力與跨國公司相差很大,以BOT(建設-經營-轉讓)、BOO(建設-擁有-經營)、BOOT(建設-擁有-經營-轉讓)等方式承包的項目在招投標時就要求企業出具銀行保函和交納預付款,這些都是中國公司需要克服的弱項。
二是經營推介方面的問題。從中國企業歷年在東盟的經營業績看,一些公司雖然在技術和管理上有優勢,但各公司駐東盟代表處在加強企業海外經營和營銷能力方面略顯不足,有待進一步健全相關部門職能。
三是投標標準方面的問題。東盟一些政府官員和技術人員對中國的設計、技術和設備尚未充分了解和完全信任,在招標文件中多指定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設備和標準,對中國公司投標實行嚴格限制,中國公司投標需要注意上述問題。
——貨物、服務、投資自由化的實際效果有待考驗
古小松等專家認為,雖然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簽訂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但是這些協議落實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
一是企業對自貿區的認識以及對相關政策的了解還有待增強。2009年8月中國與東盟簽署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鼓勵和促進中國與東盟間的投資流動,併為投資提供保護。“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政府推得快,企業跟不上來,達不到預期效果。”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光輝説,“由於不同省份對自貿區的政策理解不同,政府該如何對企業進行培訓,對各地而言都是難題。”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許多企業對自貿區建成後實行的各種優惠政策並不了解,一些出口企業了解優惠政策的渠道是東盟國家的合作方。“當務之急是讓企業熟悉優惠政策,了解各種産品的關稅降低情況,才能讓企業真正享受中國-東盟自貿區帶來的便利。”李光輝説。
二是東盟國家有可能利用非關稅壁壘保護其自身産業。和多數東盟國家相比,我國産業體系齊全,企業實力不斷壯大。自貿區建成後,中國生産加工的産品將對東盟國家造成衝擊。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玉主認為,雖然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簽訂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但這些協議能否順利執行還是未知數,不排除東盟國家在降稅的同時增加非關稅壁壘的可能。
責編:王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