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突破壁壘強化創新開啟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路線圖

 

CCTV.com  2009年10月24日 14:0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從金融創新到金融監管,從人民幣兌換試點到建設區域性跨國銀行……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金融和工商業界高層人士均認為:只有在危機中不斷創新,才能開啟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全新路線圖。

  ——三大因素呼喚突破金融壁壘

  貿易逆差、基礎設施建設和應對金融危機,這是當前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三大主要因素。

  首先是貿易逆差問題。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許寧寧、美國漢普敦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李統毅均認為,儘管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已經進入倒計時,但困擾自貿區發展的問題仍然存在,短期內較明顯的問題是東盟國家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自貿區建設前,中國一些學者、部門擔心的由於東盟商品進入中國造成的貿易順差,卻被實踐證明東盟對中國只有貿易逆差,這並不符合中國與東盟構建自由貿易區的初衷。”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初衷是,中國從中獲益30%-40%,東盟國家從中獲益60%-70%,最好的可能性是通過東盟對中國的貿易順差來吸引東盟,達到經濟共贏、政治互信的綜合目的。但從實際上看,自由貿易區建成後,貿易轉移的可能性很小,貿易創造的空間尚未打開。“因此,要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就需要從産業分工、行業對接等多個角度實現,無論哪個角度都離不開金融合作。”

  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自貿區的穩定發展應儘快從簡單的“降低關稅”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展,推動以泛亞鐵路、南新公路(南寧-新加坡)為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遲長海告訴記者,目前很多東南亞國家的公路建設都是中國出資、中國建設的,從招投標到施工都是中國施工隊伍完成,很少存在項目資金外流的情況,通過對所在國工程的建設,對當地産生了很強的投資拉動作用。遲長海説:“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鉅額資金,僅靠中國國內銀行的支持肯定無法解決,東南亞國家也有投融資需求,而如何實現基礎設施領域的金融對接將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第三是應對金融危機構築區域金融“防火墻”的需要。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認為,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鉅額外匯儲備和中國企業向外發展的動力,以及東盟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需求,形成了中國-東盟金融發展的需求。湯敏説:“中國和東盟都在改變經濟增長結構,過去中國和東盟都依靠歐美市場的發展,現在是依靠中國國內市場和中國-東盟區域市場,區域間投資交流會大量增加;東盟資金需求和中國企業向外佈局需求形成強烈的‘對接需求’。”

  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學者認為: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去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使得中國和東盟國家産生了強烈的對美元霸權地位的擔憂和穩定區域市場的共識,這一共識就直接轉化為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市場發展的迫切需求。

  ——危機應對:呼喚金融“高清産業鏈”

  時任泰國盤谷銀行董事會成員、現為該銀行總裁的陳智深談到十多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時説:“缺乏良好的區域金融合作體系,單純依靠美元這一單一貨幣體系,很容易使本國成為國際金融炒家和跨國資本的犧牲品。”

  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全球金融危機中亞洲目前所受到的衝擊還不能説比1997年明顯,但十餘年來的連續兩次危機帶給亞洲國家的啟示無疑是: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應加快推動跨國金融市場的建設和資本市場的培育,打造區域金融市場的“高清産業鏈”。

  “高清産業鏈”是指通過有強大政府支持的金融機構相互投融資、銀行進行跨國機構建設等多種方式,形成有清晰監管理念、基於銀行主業的良好的中國-東盟跨國金融體系。

  美國漢普敦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李統毅作了這樣的比較:“清邁”多邊倡議正在實施的過程中,這一大規模的金融機制要付諸實踐,應該儘快建立預警機制。以股票為代表的股權市場交易,歐盟和美國很早就實現了跨境融合,但中國-東盟之間尚未開啟,這意味著國際資本能夠進入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渠道有限,只有最大限度地開放,並確保適當的監管機制,才能在引進資金的同時,通過市場的不斷完善抵禦風險。

  李統毅説:“如果五個東盟國家的股市合起來就可以成為亞洲第三,同時建立各國相互聯絡機制,就能形成龐大的區域性‘金融航母’,抵禦國際炒家興風作浪。”允許各國銀行機構在相互開放的情況下互相融資,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風雨同舟”的區域性金融市場發展態勢。

  金融危機暴露出國際金融體系的諸多弊端。中國和東盟國家相互間設立的銀行機構太少,中國在東盟國家的銀行産品是傳統産品,客戶也是本土客戶,這意味著以金融為紐帶的貿易往來、工商業投資仍然薄弱。李統毅説:“根據國際銀行的發展趨勢和國內銀行的基礎,僅僅依靠自身積累難以快速成長,通過資本運作實現外部擴展是現實選擇,資本運作途徑除了包括在國內外上市和收購兼併外,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與境外金融機構結成戰略聯盟,東盟是值得深度發展的新興市場,具有廣闊成長空間。”

  李統毅認為,“2009年馬來西亞已經完全開放了金融市場,新加坡很早就開放了金融市場,准許外國機構進入,新加坡已經成為地區金融中心。所以對於這一地區來説,金融機構之間應該加強合作,比如通過建立合資企業建立業務上的合作或者是直接投資。”

  在金融合作過程中,人才交流合作應該加強。近年來,招商銀行積極推進與國際間同業客戶進行資源共享,與東盟同業合作也在不斷深化,已經與新加坡的新佔銀行、大華銀行,泰國的曼梏銀行建立了合作關係,先後輸送了100名以上的客戶經理到新加坡進行培訓。

  ——三大步驟推動金融合作

  在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金融業界權威人士認為,中國-東盟金融合作離不開人民幣區域化。在推動貿易便利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推動人民幣逐步成為這一區域的結算貨幣,對於人民幣區域化和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將具有重要意義,而基於人民幣區域化基礎上的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將推動區域性投資金融機構對區域經濟發展“雪球效應”的形成。

  專家認為,鼓勵廣泛使用人民幣在貿易和投資中計價,推進人民幣作為自貿區的主要結算貨幣,對於人民幣區域化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積極參與和主導區域經濟合作,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區域化。東盟國家相同的經濟發展模式使這一地區對人民幣有著廣泛需求。東盟地區經濟體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和對美元的過度依賴,使其對外貿易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受匯率變動影響損失巨大。在人民幣區域化基礎上,應儘快著手建立幾個機構:

  一是建立中國-東盟中小企業跨境投資的支持基金,以此滿足中國-東盟中小企業跨境投資需求,調動一批風險投資從事跨境投資,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的投資,這一基金受益者將是廣大中小企業,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確保社會穩定將起到很強的示範作用。

  二是成立中國-東盟投資擔保公司。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範圍內企業的跨國投資,只能用本國內資産進行抵押貸款,無法用投資所在國的資産回到本國申請貸款,這極大地束縛了企業的跨國投資積極性。成立由各國政府和民間投資為基礎的中國-東盟投資擔保公司,可以打破資産資信的障礙,使更多跨境投資得到更多的融資機會。

  三是在時機成熟時建設東南亞投資銀行。東南亞投資銀行類似歐洲投資銀行,由各國政府出資,主要目的是投資跨境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為跨境的企業進行融資,服務對象主要是民營企業。

  湯敏説:“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中國-東盟的投資基金,這個基金可以慢慢轉換成東南亞的投資銀行。如果有了這樣的三個機構,區域金融合作可以更快地推進,這三個機構不是同時建立的,投資支持基金和擔保公司可以先成立,投資銀行可以晚一點推進,這樣區域之間的金融合作才可以成規模,才可以使中國-東盟的經濟合作上一個大臺階。” 

責編:王子彬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