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與東盟需加強農業合作合力應對糧食危機

 

CCTV.com  2009年10月24日 13:2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廣西頻道  

  新華網廣西頻道10月24日電(記者侯玉傑 張周來 周丹丹)發生於兩年前的全球性糧食危機儘管高峰已經過去,但至今令人記憶猶新。在南寧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東盟農業産業發展高端論壇上,來自中國與東盟的官員學者們再度提出要加強農業合作,共同應對糧食安全問題,並對區域內糧食安全問題進行了反思。  

  --糧食危機對中國和東盟的影響:恐慌大於糧荒

  2006-2008年期間全球性糧價飛漲,在一些國家引發了暴力示威和社會動蕩,成為新世紀以來第一次糧食危機。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盧肖平指出,糧食危機對亞洲特別是東盟各國的影響要小一些,但“恐慌大於糧荒”,也危及了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正常秩序。

  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今年3月也曾警告,世界很容易再次出現2008年那樣的農産品價格飆升,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糧食安全形勢比人們想象的要更加嚴峻。

  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糧食危機對中國的糧食供求沒有産生很大的直接衝擊,但國際上的高糧價也嚴重影響了中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並成為推高消費價格指數的直接元兇。為了保證國內糧食安全水平,中國政府也一度實施了臨時性糧食限制出口措施,並同時推出了幾項相關政策,如:提高最低糧食收購價格,不再新建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質能源加工廠,加大強農支農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等。

  從糧食危機對東盟的影響看,糧食尤其是稻米的供給總量並沒有發生變化,甚至還是增産,但受國際市場其它糧食品種供應量減少的影響,各國對稻米的需求量猛增,導致稻米價格比小麥價格漲幅更大,2008年小麥價格震蕩波幅是2007年的2倍,而稻米卻達到了5倍。人們心理高度緊張,彼此間信任度下降,加上投機和炒作,促使各糧食出口國紛紛採取臨時出口限制措施,最終發生了區域性的“糧食危機”,嚴重影響了東盟一些國家的發展。

  盧肖平認為,“糧食危機”的成因相當複雜。近年來,美國從東亞地區大量購入工業品,同時廉價出口糧食,使作為傳統糧食主産區的東南亞國家開始推行“輕農傷農”的“快速工業化路線”,強行發展製造業。很多國家的農業受美國廉價農産品的衝擊,已經倒退或瀕於崩潰。尤其是2000年以後,東南亞國家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對工業的重視,大力削減對農業的支持,使農業總的生産率和産出水平一直呈下降態勢。

  儘管如此,東盟多數國家依然具有優良的農業發展自然條件。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長呂余生説:“如果東盟採取有力和有效措施,積極調整農業發展方略和産業結構,未來東盟的糧食安全形勢應當可以樂觀,而且有望成為世界糧食生産的核心。”

  --中國與東盟農業合作進一步深化

  中國與東盟國家從20世紀末開始了全面的農業合作,2001年11月中國與東盟領導人第五次會議把農業確定為面向21世紀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2002年11月,中國農業部與東盟秘書處簽署農業合作諒解備忘錄,所有的共識和具體行動把雙方農業合作推進到了一個實質性的合作與發展階段。

  十年來,中國農業部已經組織和投入資金上億元人民幣,在“10+1”範圍內開展各類農業交流與合作項目達150多個,其方式包括人力資源開發、技術示範與推廣、學術與科技交流和經濟貿易促進等。通過舉辦60多個各種農技培訓活動,為東盟各國累計培訓了1000多名管理和技術人員。

  通過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等國實施的40多個農業技術試驗示範項目,有效展示了中國先進的優良品種、農機裝備和栽培管理技術;通過組織8個有關農産品和技術裝備的展示展覽及商務交流活動,較好地配合和推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

  經過十年發展,中國與東盟在農業合作交流領域取得明顯成效。雙方建立了友好和互信關係,通過大量的人員交往,增進了相互了解和信任,合作局面已經打開;東盟各國認可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經驗,中國的實用農業技術在各國都有不錯表現,深入合作與推廣工作正在展開。雙方還進一步加強了農産品貿易關係,通過不同形式的貿易促進活動,各自佔優勢的農産品互補關係已經讓消費者獲益。

  盧肖平指出,十年來中國與東盟各國在農業合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但不能忽視合作中的不足和缺陷。一是較大規模的農業合作項目較少,難以發揮和展示技術組合的作用和影響,也使項目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難以得到充分發揮;二是項目過於分散,由於中方參與實施的部門和單位較多,造成項目不僅規模小,而且過於分散。雖然局部成效不錯,但總體影響面偏小,不利於大面積示範和推廣。此外,政府項目和企業活動沒有有機結合,一方面重復投入,浪費資源;另一方面,社會效益沒有與經濟效益挂鉤,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

  --中國和東盟應建立互助機制加強農業合作共保糧食安全

  農業是中國與東盟十大優先合作領域之一,也是最早實施零關稅的領域。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不斷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農業領域的合作更加緊密。盧肖平説,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有利於中國和東盟加強農業合作,建立互助機制,應對糧食危機,合作各方均應加強糧食方面的多層次合作,強化糧食生産能力建設,完善糧食貿易,以實現共贏。

  中國與東盟農業合作領域的一些專家學者建議,東盟方面也應積極改善糧食生産,中國在這方面的很多經驗可供借鑒。比如,糧食安全是國家的目標,增加收入是農民的渴望,兩者應實現有機結合。政府提升糧價,雖然短期內財政負擔較重,但從長遠考慮,可以刺激農業生産者增加投入,提高農業生産率,從根本上改變國家糧食安全狀況。

  此外中國的重要經驗是切實重視農業,增加投入,提高糧食自給率。農業國家要徹底改變輕農重工的做法,把農業當作國民經濟的基礎,增加預算投入,增加融資幫助,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科學研究以及提升現代裝備水平,穩步發展農業,提高自身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實現多种經營全面發展。

  對於我國而言,未來在國際農業合作特別在與東盟農業合作方面主要方向有三:

  一是加強對話,制定積極有效的農業政策。在《東盟與中日韓糧食安全合作北京倡議》通過後,東亞糧食安全問題將成為定期的政策對話機制,目的在於與各國一道重新定位農業的發展地位,交流各自政策與經驗,從而提出一系列增加投入、加強合作的行動計劃,從根本上改善各國和區域的糧食安全狀況。

  二是整合資源,實施糧食綜合生産能力行動提升計劃。中國農業部正在組織實施中國-東盟糧食綜合生産能力行動提升計劃,努力整合各部門、各地方、各渠道和各種形式的資源,嘗試把政府項目與企業投資結合起來,形成相對較大的項目群或項目組合,撥付一定經費以鼓勵和支持企業集中推廣已經論證過了的優良品種和關鍵技術,從而發揮組合項目的較大影響力,提高整體合作的質量和水平。

  三是深入研究,探討建立更加有效的緊急互助機制。為應對糧食危機,中國政府決定積極參加由日本發起建立的東亞大米緊急儲備項目,以擴大整個項目的糧食儲備規模。然而為抵禦今後的糧食危機,這些項目還難以解決根本問題,需要各方深入研究,除了在生産方面有明顯提高之外,還要從現行貿易政策和機制上切實開展合作,建立更加有效的緊急互助機制。

責編:王子彬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