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 置:位於文萊灣西南岸,東經114 55〃,北緯4 52〃,距文萊河入海口14.48公里。
面 積:15.8平方公里
氣 候:斯裏巴加灣市靠近赤道,屬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白天炎熱,夜晚涼爽,沒有旱季。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最為潮濕,降雨多集中在1月和12月,年均降水量3275毫米。1月份平均氣溫26.7℃,7月份為27.8℃。
人 口:6萬。
歷史溯源:始建於中世紀,16世紀手工業聞名。1888年淪為英殖民地,成為英國統治文萊的據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人佔領,遭到嚴重破壞。戰後,英國人又再次佔領。1984年文萊獨立後,成為文萊首都。1970年10月4日改稱現名,意為“和平的市鎮”。
國 旗:文萊國旗由黃、白、黑三色及國徽組成。1906年,根據文萊和英國兩國簽訂的協議,英向文派出首位常駐專員。根據該專員的建議,文萊決定設計國旗。當時國旗由黃、白、黑三種顏色組成,分別代表文萊在協議上簽字的蘇丹及輔政的兩位親王。1959年文萊頒布第一部憲法時,規定在原國旗圖案上加上國徽組成新的國旗圖案,一直沿用至今。
國 徽:文萊國徽係由王室標誌發展而來的。呈紅色,中心圖案是一輪上彎的新月,表明文萊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從新月中心向上繪有一根棕櫚樹莖,莖上端伸展著雙翼,象徵國家的公正、繁榮與和平受到保護。雙翼上端是一頂華蓋和一面三角旗,象徵王室。新月上用金色馬來文寫著文萊的國家標語:遵照真主的旨意行事。中心圖案兩側繪有兩隻手臂,象徵文萊穆斯林向真主祈求和文萊臣民對蘇丹的擁護,以及政府促進人民福利、國家和平與繁榮的決心。在國徽底部繪有一條寫有文萊國名的飾帶。
國 歌:名為“真主保祐蘇丹”,歌詞大意是:真主保祐陛下萬壽無疆,公正英明地統治國家,幸福地領導我們臣民,君主國和蘇丹生活安寧。真主啊,保祐文萊這個和平之邦。
語 言:官方語言為馬來語,通用英語。
宗 教:國教是伊斯蘭教,其他還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貨 幣:文萊使用文元,由於與新加坡元等值,因此新幣可在境內流通;通常市中心都有錢幣兌換處,一般1美元兌換1.7文元。
飲 食:文萊當地的食物與鄰近的馬來西亞十分相似,但味道比較強烈,斯裏巴加灣市有許多價格公道的中國菜館與印度菜館。
傳統節日:
文萊的主要節日有:
新年元旦:1月1日
國慶節:2月23日
回曆新年:4月6日
文萊皇家武裝部隊慶祝日:5月31日
穆罕默德先知誕辰日:6月15日
蘇丹陛下華誕:7月15日
齋戒月:每年回曆9月
開齋節:年回曆10月初,根據觀察新月定
聖誕節:12月24日
華人春節
禮儀禁忌
一、社交習俗
文萊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伊斯蘭教國文萊,“政教合一”重“禮拜”;
齋月期間必齋戒,“破戒”就要受制裁;
國民性格很豁達,為人忠懇講實在;
只要對方有善意,來者準會受款待;
吃喝任意不勉強,隨隨便便不見外。
文萊的馬來人很注重待人接物的禮節,待人態度謙遜,説話極為和氣。家裏來了人,不論認識與否,是朋友或是仇人,只要對方向自己請安問好,都要笑臉相迎並給予熱情的款待。在他們看來,給對方好臉色是對客人的施捨,向對方問候就是個祈褥。客人來了不能問對方想吃點什麼,有吃的儘管拿出來,對方不吃不要勉強,吃了不能問對方喜歡不喜歡。客人告辭時,還要向客人表示感謝,並邀下次再來。他們在待客必須使用左手時方能使用左手,但他們在這時,一定會很有禮貌地向你道一聲“對不起”。
二、禮節禮儀
文萊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然後把右手向自己胸前輕輕一扶。文萊的年輕人見到老人後,要把雙手朝胸前作抱狀,身體朝前彎下和鞠躬。
三、信仰忌諱
文萊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化程度很高,伊斯蘭教規幾乎成了文萊人的生活準則;還有少數人信奉佛教、基督教和拜物教。
文萊人按照《古蘭經》的訓誡,每天要禮拜5次。即破曉時的“晨禮”,中午的“晌禮”,下午的“晡禮”,日落時的“昏禮”,入夜後的“宵禮”。每星期五必須回到教堂參加聚禮和祈禱。他們受宗教的約束嚴格禁酒,禁食豬肉,不吃自死的動物肉和血液。他們對吸煙、浪費糧食、偷懶、破壞社會公德等不良現象也很反對。文萊的印尼人和馬來西亞的馬來人一樣,用餐或傳遞東西均用右手,使用左手屬於失禮行為。文萊人齋月期間,成年穆斯林均須齋戒。“破戒”者要遭人唾棄,重者要由宗教法庭審判。
黃色是文萊王室的象徵,因此進入王宮不要穿黃顏色的衣物,另外緊身、過短、透明、暴露的衣著不受歡迎。此外,由於左手被當地人認為是不潔凈的,因此接送物品應使用右手;還要注意的是,不要去撫摸孩子們的頭,因為文萊人認為頭被觸摸會帶來災難。
工 業:1929年在該市發現石油資源,其工業主要是石油、天然氣、橡膠和木材加工等,居民生活所需的食品、衣物等日常消費品依賴進口。
出 口:主要出口三大産品,原油、液化天然氣和石油産品。
稅 收:政府對任何企業不徵收製造稅、銷售稅、出口稅等。文萊居民和非居民不交個人所得稅、資本贏利稅、股利不用納稅。絕大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為0—5%。
交 通:市內的水陸交通方便,從斯裏巴加灣到穆阿拉港的公路是全國的主要幹線,全長為135公里。1981年建造的橫跨文萊河大鐵橋,全長1000多米。位於市郊的現代化國際機場建於1973年,機場跑道長約4000米,是亞洲最長的商用機場跑道之一。經過1981年的擴建後,新建了候機大廈以及大型貨倉,設施更為先進和完善。文萊皇家航空公司辟有通往東南亞各國和香港等的國際航線。
教 育:斯裏巴加灣市是全國的文化教育中心。市內著名的學校有:創建於1922年的全國最大的華語學校──中華中學;1956年成立的安德烈英文中學;建於1956年的文萊師範學校;還有文萊達魯薩蘭綜合大學和文萊工藝學校等高等院校。全國報紙和刊物的出版發行機構均集中在斯裏巴加灣市,主要的報刊有《婆羅洲公報》、《文萊燈塔》、《文萊新聞》等。市內還設有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分別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廓爾喀語播放節目。
建 築:斯裏巴加灣市內有不少重要建築。市中心的奧馬 阿裏 賽福丁伊斯蘭教清真寺,金頂白墻,寺外湖中還有一艘倣古代帝國古舟的古舫。溫斯頓 丘吉爾紀念館內有介紹這位英國前首相生平的展覽和圖書館。建於1963年的國家博物館內展出有反映文萊民族歷史和文化的各種展品。石油工業館內陳列有反映文萊石油工業成就的展品。1983年興建的文萊新皇宮,佔地300英畝,建築面積為6萬平方米,全部工程歷時3年半,耗資約3億美元,是世界上最豪華的皇宮之一。皇宮由四幢內部相通的建築物組成,有兩個外表鍍有22K黃金的巨大圓拱形屋頂,其他建築圍繞中心宮殿向四面輻射,宮殿內有2000多個廳室。
政 策
經濟政策:文萊于1984年3月宣佈獨立後,憑著國家經濟來源的充裕,規定營業者的個人所得和資本盈利均不徵收所得稅,利潤匯款不加限制也不課稅,這些政策給善於經營的華僑華人有較多的發展機會。據文萊中華商會介紹,目前文萊各主要市鎮的百貨、商場、進出口貿易、批發零售等,不少由華僑華人經營。隨著都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各種服務行業如餐館、旅業、建築業、航運、運輸業等也大部分由華商投資經營。華僑華人在商業活動中既得到了利益,也為文萊的經濟貿易發展作出了貢獻。
文萊政府重點扶持馬來族人發展,規定一些特殊行業及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只能由原住民經營,特別是土地所有權和買賣權,只有文萊公民才享有權利而僑民只能租用。這些政策又或多或少限制了華僑華人在當地的經濟活動。近幾年來,文萊政府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鼓勵外資投入,為華僑華人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文化政策:較為開明。斯裏巴加灣市街頭到處都可以見到中文招牌,政府也允許開辦華文學校。據中華商會介紹,目前華僑華人開辦的華文學校有8所,其中5間小學,3間中學。文萊的中文媒體辦得非常活躍。文萊本地雖無華文報刊,但馬來西亞的華文報刊如《詩華日報》、《美裏日報》及《星洲日報》等都在文萊設立辦事處,每天都出文萊專版,深受華僑華人歡迎。1996年,文萊政府還批准設立中文廣播電臺,每天播放5個小時的綜合節目,既豐富華僑華人的文化生活,又弘揚了中華文化。
責編: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