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2008中國(廣州)汽車發展論壇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舉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先生發表了演講,他的題目是中國汽車工業改革開放三十年。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 張小虞 |
中國汽車工業改革開放三十年
尊敬的大會主席,邵部長,各位汽車界的同仁們,媒體的朋友,大家好!我們再次相聚在2008年中國(廣州)汽車發展論壇,我代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對出席這次論壇的中外嘉賓、專家及政府有關部門的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
今年使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在這三十年中,中國的汽車工業取得的輝煌的成就,系統地回顧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光輝歷程,深刻地認識這三十年汽車工業的發展,對於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克服當前國際經濟衰退對我國汽車工業帶來的困難,實現由大邁強的戰略目標具有現實而又深遠的意義。
現在,我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回顧。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正處在從大到強的發展階段。1950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是5萬輛,決絕大部分是抗日戰爭中留下的軍車,轎車只是極少數。中國的汽車工業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從産量為零的起點上發展起來的。1956—1978年,這是在中國計劃經濟時代,中國汽車工業以貨運汽車為主,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發展,産量由零增加到14.9萬輛,其中轎車2640輛,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發展。
這個階段,我們經歷了22年。從1978—1994年,我們把設計為16年在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初期,中國汽車産業是:産業結構“散亂差”、産品結構“缺重少輕”,轎車空白、“資本結構單一國有。
在這期間,汽車産業對外開放引進技術資金,對國有企業進行包括計劃、價格、分配、物資、投資等體制方面的一系列改革。1978年,全國的汽車産量達到的14.9萬輛,1994年,全國的汽車産量達到的135萬輛,其中轎車25萬輛。我們把它設定為改革開放的初期,總體上仍然是按照計劃經濟運行的時期。
1994—2000年,1994年頒布汽車工業産業政策,汽車産業的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有序的階段。主要要應對即將參與的“關貿總協定”和“世貿組織”的談判。抓住入市前的機遇期,對汽車工業進行結構調整,提高競爭能力,參與國際競爭。這個階段我們實現了由小到大的發展,2000年的時候我們的汽車達到了206萬輛,其中轎車60萬輛。
2000年至今,在一個新實際的發展階段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隨著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迅速發展,中國汽車工業以轎車為主,實現了全面快速的增長,成為世界汽車製造大國。
我國汽車工業産量從200萬輛增長到去年的888萬輛,今年上半年達到520萬輛,平均每年的增幅在20%左右。這種長期的高速度的增長是中國汽車工業和世界汽車工業史上沒有過的。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從78年佔市場汽車份額千分之三點五發展到今天市場的七分之一,也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新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