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9%意味著什麼?東盟智庫眼中的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CCTV.com  2008年10月22日 12: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寧10月22日電(記者孫聞 韓墨 曹凱 王軍偉)2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僅增長9%。


    自2003年起,中國GDP連續五年以年均10.6%的速度增長,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此次增速回落引起多方關注。


    21日,參加“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智庫戰略對話”的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就中國經濟增速回落髮表了各自的看法,並提出諸多建設性意見。


  ——“9%依然是不錯的成績”


    “9%的增速依然是不錯的成績了。”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常務主任哈迪蘇薩斯托博士説,“我們在看到這個數字時,不應簡單地把它理解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了,而應該看到,隱藏在這個數字背後的中國其他領域社會效益的增長。”


    蘇薩斯托説,過去幾年裏,中國在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農民收入和向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生活保障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它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長遠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德國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高級外交政策顧問海因裏希克萊福特説,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對中國政府採取宏觀調控政策、控制投資過熱的一種回應。中國從2006年起就面臨經濟發展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問題,中國政府也出臺多項措施加以控制。但這種政策的一個結果,就是影響了經濟增長的速度。從抑制通貨膨脹角度看,增速下降有其積極的一面。畢竟,如果大量資金聚集于投資領域,蓋房子建工廠,而民眾卻沒有足夠經濟實力從事消費,容易引發風險。“所以,我認為,經濟增速放緩對中國來説並不算是件壞事。”另一方面,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全球性經濟衰退的趨勢已經比較明顯。國際市場不景氣自然會對中國經濟産生影響。


    越南合作社聯盟計劃與促進部部長阮文宜説:“雖然中國前3個季度經濟增長率同比下降了2.3個百分點,但是考慮到正在發生的世界金融危機,這仍然是一個很高的數字。我相信中國可以很好地克服金融危機的影響,取得經濟更快的發展。因為中國經濟自身對外部的衝擊有一定的抵抗力。”


  ——出路、對策與轉型


    “此番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經濟增速放緩,對中國經濟而言是一次難得的調整與轉型的機會。”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盛力軍説,“中國應該從增加製造業科技含量,大力倡導自主創新方面入手,實現從傳統製造業國家向現代工業化國家的轉型,借此為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積蓄充沛的續航能力。”


    盛力軍説,美國次貸危機後,西方消費市場出現疲軟,公眾消費能力下降。西方縮減消費的同時,中國等國的産品生産能力並沒有削弱,這就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生産過剩。而東盟國家也同樣面臨和中國類似的産品積壓問題,也有同樣的外銷産品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必要加強和東盟的溝通與協作,避免惡性循環和惡性競爭。可以預見,到2009年,這種生産過剩的情況會變得更加明顯,而西方保護主義可能在金融危機後有所抬頭,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盛力軍説:“中國可以考慮把資金用於投資中國和東盟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成後,經濟成本是可以回收的。”


    盛力軍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國際市場持續走低。他説:“現在中國政府必須及時關注這種走低的速度和深度,特別是在美國爆發‘金融海嘯’以後。政府的應對政策必須要及時出臺,不能錯過相應的時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危機出現。”


    克萊福特認為,中國目前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出現經濟增速過慢,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他説,金融危機會對中國的出口造成衝擊,中國必須加緊發展自己的國內消費市場。“一方面,可以通過國家層面,進行一些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的聯絡,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必須鼓勵消費。”


    談到中國與歐洲的經濟聯絡,克萊福特表示,美國的金融危機也影響到了歐洲不少國家。和美國類似,歐洲國家下一步可能也將被迫降低消費,這對中國的出口而言不是好消息。不過,如果中國經濟放緩,從歐洲進口的商品也會減少,對歐洲國家的經濟也將不利。所以,中國與歐盟必須聯起手來,拓展內部市場,相互支持和滿足對方經濟發展的需要。


    ——“重返10%只需要2年時間”


    “我認為中國GDP增長要重新回到10%以上的速度最多需要2年的時間,對此我充滿信心。”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主席、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傑哈爾哈桑説。


    哈桑説,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國際市場一片蕭條,中國經濟也隨之放慢了增長的速度。但是,中國經濟憑藉其內在的強勁增長動力,很快使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如今中國經濟的質量較亞洲金融危機時有了很大提高,自我修復能力明顯增強,我想最壞也會保持8%的增長速度。”哈桑説。


    文萊馬來企業商聯合會秘書長陳天助説:“現在美國、歐洲、日本經濟都很疲軟,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中國經濟的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主席尤素夫瓦南迪説:“中國經濟能夠在全球遭受金融危機的時候保持9%以上的增長速度,是一個很大的成功。儘管危機仍未結束,可能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經濟造成更多損失,但中國領導人已經表現出了他們如何積極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同時獲得了民眾的支持。”


    瓦南迪認為,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支持和信心是應對金融危機,令經濟快速發展的內在動力。


    阮文宜表示,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和東盟都採取許多措施,目前這些措施正在發揮著作用,我想通過中國和東盟的合作,雙方可以最大可能地消除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


    他説:“中國經濟發展保持穩定對東盟經濟的穩定至關重要。我看好中國和東盟的未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10年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中國和東盟的聯絡會更加緊密。這種緊密的聯絡和日益加深的合作必將提升中國和東盟各國抵禦經濟風險的能力。”


    克萊福特説,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即將在北京舉行,與會各國首腦必將對金融危機給予密切關注,隨之會採取一些應對措施,這些措施有望在兩三年內收到效果。


    “從長遠看,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十分樂觀!”克萊福特説。

 

責編:雍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