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年3月底,全市公安經偵部門共破獲各類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案件32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2人,收繳贓款、贓物總值5.17億余元。目前侵犯知産案呈現兩大特點:侵害對象除涉及傳統的音像製品、文化用品、汽車零配等領域外,還涉及可能危害民眾健康安全的食品、藥品、煙酒、化粧品等領域;銷售手段更具迷惑性,網絡成購銷主渠道。
據了解,當前侵犯知産案仍呈多發態勢。去年8月24日,虹口警方破獲一起跨國銷售假冒國外名牌捲煙案,查獲假冒萬寶路、樂富門香煙5939箱29萬餘條,價值5000多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這家以報關為主營業務的國際貨運公司訂了9個集裝箱,上報貨物是無需商檢的玻璃燭臺,然而開箱檢查發現全部是國外名牌假煙。這批假煙由外地經水路運抵上海,再由上海裝箱出境。警方調查時,已有3個集裝箱裝船起運。警方抓獲在滬犯罪嫌疑人後,又接連揪出上家林某、吳某,一舉破獲上海首起跨國銷售假冒國外品牌捲煙團夥案。
今年3月11日下午,寶山警方查獲一個非法制售假酒的地下作坊,在現場發現大量茅臺、五糧液、芝華士等名酒的瓶蓋及外包裝。通過遺留在現場的一個紅色女包,警方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王某及其丈夫石某。經查,兩人通過收購品牌酒的空瓶進行制假售假活動,非法所得高達50萬元。
隨著有關部門近年來對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銷售假冒商品的犯罪分子為逃避打擊,手段同樣花樣百齣:化整為零、分散經營,將假冒商品分散到不同地區銷售;通過網絡將假冒商品銷往境內外客戶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網絡已成銷假的主要媒介和市場。此外,利用網絡私服和外挂等方式侵犯知産的新型犯罪活動也不斷涌現,由於此類案件證據提取、固定和保全等方面專業性較強,偵破難度加大。
去年8月,警方在陜西南路搗毀一個銷售假冒名牌皮具的窩點。犯罪嫌疑人林某及妻子胡某在陜西南路店舖內設置了暗門和暗室,店舖門口安裝了攝像頭,還雇傭“黃牛”放風,只有通過熟人或熟客介紹才能交易。
記者日前在某購物網站上搜索某名牌商標後,發現網上大量商品價格僅為正價商品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然而記者與這些賣家聯絡時,他們無一例外吹噓自己的商品為“水貨”、“特殊渠道”商品,強調和“專櫃正品”完全一樣,但大量買家在其個人評價中直斥“假貨”。此外,記者還發現多家網上店舖共用一個電話、一個銀行賬戶,實為同一夥人的不同化身。
針對目前侵犯知産犯罪的特點和動向,上海公安經偵部門表示,將重點打擊以下幾類侵權行為:侵害著名、涉外註冊商標權益;制售盜版圖書、盜版音像製品、盜版計算機軟體的犯罪;生産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煙酒製品;侵犯商業秘密。其中,將侵犯世博標誌及其它涉及世博會知識産權的犯罪案件作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予以打擊。(記者 簡工博 實習生 吳淑慧)
責編:盧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