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杜甫草堂

 

CCTV.com  2008年09月18日 11: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四川在線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靠親友的幫助,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在這裡,詩人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所作詩歌流傳到現在的有240多首。

      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佈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2006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現存杜甫行蹤遺跡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處。

      草堂完整保留著清代嘉慶重建時的格局,總面積近300畝。園林是非常獨特的“混合式”中國古典園林。博物館按功能區分為:文物景點遊覽區(草堂舊址)、園林景點遊覽區(梅園)和服務區(草堂寺)。草堂舊址內,照壁、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旁配以對稱的回廊與其它附屬建築,其間有流水縈回,小橋勾連,竹樹掩映,顯得既莊嚴肅穆、古樸典雅而又幽深靜謐、秀麗清朗。工部祠東側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徵著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為杜甫草堂的標誌性景點和成都的著名景觀。

      成都杜甫草堂正門匾額的"草堂"二字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親王愛新覺羅允禮所書寫。詩史堂是杜甫草堂紀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築。詩史堂正中是雕塑家劉開渠所塑的杜甫像,堂內陳列有歷代名人題寫的楹聯、匾額。工部祠內供奉有杜甫畫像,並有都曾經寓居蜀地詩人陸游、黃庭堅陪祀。工部祠東側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徵著杜甫的茅屋,"少陵"本為地名,漢宣帝墓稱"杜陵",宣帝皇后墓因規模小于帝陵所以稱:"少陵"。杜甫曾在這裡住過較長時間,在詩中曾自稱 "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也就稱他為"杜少陵"了。

 

責編:李戎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