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海”恩陽
恩陽簡介
恩陽鎮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邊緣的巴中市,距市區17公里,處成都、重慶、西安三角中心,省幹道唐巴路橫貫全境,面積71.3平方公里,境內地貌以丘陵和低山為主,是一個歷經1400多年風雨的巴山小鎮,古鎮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1992年被四川省政府公佈為全省歷史文化古鎮,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集鎮”。2002年被確定為“四川省十大文明古鎮”。
據《巴中縣誌》記載,在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恩陽始置“義陽郡”,同置“義陽縣”,郡縣同治,以就近義陽山而得名,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罷郡。元世祖二十年,廢恩陽縣為“恩陽河場”,劃歸清化郡即現在的巴中市管轄。
古鎮風貌
恩陽境內有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時代古建築群,老場和回龍區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著傳統的格局,面積達0.5平方公里,基本上是土木結構,木質穿逗式,三開間、二開間、單開間均存,均係青瓦屋面;有古樸的大小街巷28條、古榕樹82株。古建築具有濃郁的川北民居風格,建築群中文昌閣、禹王宮、武聖宮等最具代表性。
紅軍時期,恩陽鎮處在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中心地帶。1933年至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恩陽建立縣蘇維埃各類行政機構13處,現保存較為完整的有8處,許多巨幅石標是川陜革命根據地鬥爭的歷史見證。
古鎮的賽龍舟、娶親、燈會、廟會等民俗活動久負勝名,佛教文化在民間廣為傳播。鎮北有白雲寺,鎮西有文治寨、千佛岩,鎮東有登科寺,鎮東南有巍峨的義陽山、普賢寺。還有許多神奇優美的傳説,如紅梅戀萼、白支擁鳳、五子登科、千佛論法、犀牛望月、馬鞍披霞、仙女梳粧、琵琶斷弦、文治護城等遠近聞名。
鎮內兩河交匯,青山環繞,交通便捷,商貿繁榮,舊有“小上海”之稱,又有“早遲恩陽河”之説。
災後概況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啟動恢復第二批旅遊市場的通知,巴中旅遊市場全面恢復啟動,旅遊接待和服務工作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