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垣瓜田綠意盎然,金色沙漠游人如織。昔日沙逼人退的寧夏中衛市,如今不僅人進沙退,而且因地制宜,利用地處騰格裏沙漠邊緣的地理條件,在生態脆弱區域走出了一條生態致富路。
向沙漠要效益
上世紀50年代,為保證包蘭鐵路不受沙漠侵襲,中衛人和治沙工作者創造了以麥草方格治沙為主的“五帶一體”治沙體系——沙坡頭治沙工程,被國際上公認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蹟”。1994年被聯合國授予“世界環保500佳”稱號。
如今,這一名揚四海的治沙區已變成5A級全國著名風景區,游人接踵而至。景區總經理王福仲介紹説,經過20多年的旅游開發,沙坡頭景區已成為我國西部治沙科技生産力轉為旅游生産力的典範。
曾幾何時,當沙漠入侵中衛城、逼近塞上江南、侵蝕千年灌溉農業文明的時候,有誰能想到今天的中衛人正在這片土地上打造一座生態旅游城市。中衛市委書記劉雲説:“我們要把中衛建成一座生態城市,建成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的旅游城市。”
不僅如此,中衛人還利用沙漠邊緣地帶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産業。地處沙漠邊緣的中衛市城區東部的柔遠鎮,過去面臨着沙漠入侵的厄運,如今,這裡的一座座日光溫棚成了農民致富的“搖錢樹”。記者採訪時了解到,這裡的菜農通過種植無公害綠色蔬菜,去年人均純收入增加2156元。
去年,中衛城區設施蔬菜基地規模已達到11.8萬畝,蔬菜總産量達50萬噸,産值8億多元,農民增加收入5億多元。以西紅柿、辣椒為主的“沙坡頭”綠色蔬菜輻射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並且通過新疆口岸出口到俄羅斯及中亞地區。
瓜果産業架起農民增收金橋
記者在寧夏中衛乾旱帶上的中寧縣、海原縣以及騰格裏沙漠邊緣的部分鄉村採訪時看到,昔日一望無際、寸草難生的荒坡如今變成了生機盎然的瓜田。目前,中衛市種植壓砂瓜的區域涉及全市百公里中部乾旱帶上的18個鄉鎮、65個行政村,直接從事壓砂種瓜的農戶達到1.46萬戶,種植面積突破了100萬畝。
在中寧縣喊叫水鄉這個因缺水而聲名遠揚的地方,當地5000多戶農民去年種植壓砂瓜超過10萬畝,戶均收入近2萬元。喊叫水鄉農民一舉改寫了貧苦歷史。
中衛市把群眾發明的蓄水、保墑、保溫,又可以避免水蝕、風蝕,減少水土流失的壓砂技術進行大力推廣,發展硒砂瓜品種,去年全市硒砂瓜總産量達78萬噸,産品成為上海、北京、廣州等大都市超市裏的搶手貨,農民因此增收4.05億元。
思路一變天地寬。在中寧縣,當一家果汁企業將當地農民種植的高酸蘋果進行加工並暢銷歐美市場後,當地1公斤蘋果的身價也由不足6角錢猛漲到1.6元。縣政府看準了龍頭企業對林果業的拉動作用,去冬今春,組織幹部群眾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在穿越中寧縣境內荒漠乾旱地帶的京藏高速公路沿線引水整地,營造起一條長107公里、兩側各延伸200米的經果林綠化帶,栽種紅棗、蘋果苗木70余萬株。按目前的産量和價格計算,5年後果樹進入盛果期,這裡2萬多畝林果的産值可達1億多元。
一年造林面積超過了過去10年造林面積的總和,全縣森林覆蓋率凈增1個百分點。這不僅有利於改善當地乾旱地帶的生態環境,而且為當地農民建起了一個發家致富的果品産業基地。
從“枸杞之鄉”向“枸杞之都”跨越
俗話説,世界枸杞在寧夏,寧夏枸杞數中寧。枸杞原産地寧夏栽培枸杞已有600多年曆史,特定的生態地理環境和優越的水土光熱條件,使這裡出産的枸杞品質上乘。但過去因為沒有規模化的龍頭加工企業,農民挖毀枸杞樹的狂風曾三度襲擊中寧縣,最嚴重時全縣枸杞園只剩下2000畝左右。當地農民守着金山“討飯”吃,更談不上品牌效應。 隨着當地政府招商引資建成了“寧夏紅”等龍頭加工企業,中寧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枸杞生産基地。當地農民嘗到了利潤翻番的甜頭,全縣枸杞種植面積達13萬畝,去年枸杞總産量2萬多噸,枸杞産業綜合産值超過2億元。
“通過龍頭企業的拉動,枸杞産業鏈不斷延伸,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並形成了品牌效應。現在枸杞成本價每公斤3元左右,賣出價每公斤8元。”寧夏杞鄉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自貴説。
目前,中寧全縣枸杞加工和流通企業達30多家,枸杞茶、枸杞菜、以枸杞為原料的酒和飲料、乾果産品遠銷美國、加拿大等23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5000多噸,
年創匯2000多萬美元。“枸杞之鄉”跨入了市場經濟時期的“枸杞之都”,産品在國內13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穩固的銷售網點,在4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中寧枸杞專賣店。
但今天的中寧在更高起點上籌劃着“枸杞之都”的明天。在位於新堡鎮和恩和鎮南部荒灘上,記者看到規劃總面積25平方公里、以枸杞等特色優勢産品種植和綠色環保食品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區正在加緊建設。中寧縣工業園區副主任寧薇説:“我們規劃在這一園區內種植枸杞5平方公里,就是要把亙古荒灘建成一個生態園林式的工業園區。”
責編:田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