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國際車展開幕在即,一批具有鮮明“中國創造”元素的轎車即將亮相,它們吸引的不僅僅只是國人自豪的目光,更激起了行業專家們對“中國創造”思路的進一步探討與碰撞。記者日前電話採訪了中國汽車行業知名專家賈新光和鐘師,請他們就目前國內汽車行業“中國創造”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成都商報:兩位老師好!在這次車展上,我們注意到一些合資汽車企業大品牌,例如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以及廣州本田,都將推出其自主開發的車型或者公佈自己自主研發的步驟。我們想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在今年扎堆地推出這些富含“中國創造”元素的車型和計劃呢?
賈新光:現象的確如此,但我想説的是這些合資企業不是今年突然這麼做的。實際上為今年自主研發的突然爆發,他們已經準備很多年了,這一切都是按計劃逐步實施的。如果要説到他們搞自主研發的原因,那最大的原因莫過於《國家汽車産業政策》的促進,合資品牌從事自主研發是國家産業政策指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鐘師:1994年的《國家汽車産業政策》其核心我們可以理解成對汽車大集團的“挽救”式産業政策,它鼓勵大企業通過與外資的合作扭轉自身經營的頹勢,從而積累技術、資金等相關的資源,做大做強;而到了2004年國家再次頒布的新《汽車産業》政策則是明確地要求已經積累了實力的合資企業從事自主研發的活動。在這個政策的促使下,各大合資汽車企業紛紛投入到自主研發的道路上來,經過一個研發潛伏期,今年才算結出了第一撥果實。
另外,我認為,除政策影響外,國內輿論對於大企業搞自主研發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成都商報:這些大型合資汽車企業介入到自主研發的行列當中,必定會給整個市場造成一定衝擊,它們的加入與以往的自主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是顯而易見的。那麼對於自主品牌來説究竟衝擊有多大呢?
賈新光:衝擊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個人認為今年之內是不會有太大衝擊的。合資大集團有優勢,但自主品牌也有自己的長處,國內的市場格局不是一天形成的,僅憑大集團今年的動作還不足以撼動整個車市的格局,畢竟這些大集團都有自己原來的主力産品,而自主産品的産量也不可能馬上就上去。
鐘師:放在全盤棋局上面來講,受到衝擊也不是什麼壞事情,國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的佔有率一直都無法突破30%的大關,這對自主品牌乃至整個市場並不是一件好事,而大集團介入到這個領域當中則對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有益無害。
成都商報:剛才提到了自主品牌無法突破國內汽車市場30%佔有率的大關,我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關口顯得這樣難以突破呢?
鐘師:自主品牌一度是國內市場份額佔得最大的一塊,曾經達到28%以上,但隨後滑了下來,去年落後於日係轎車,位居第二。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信號。在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期,每年17%左右的增長給了自主品牌巨大的空間,但這樣的好日子不是一直都在。國家儘管出臺了很多鼓勵政策、措施,但總覺得力度不夠。而在國外,特別是韓國等,自主品牌所享受到的政策非常寬鬆。要發展這塊市場,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政策的扶植,當然也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
賈新光:我認為“中國創造”是一次長跑,大家在這次長跑當中都要出力,消費層面也要有足夠的寬容度。和國外成熟企業相比,我們的速度的確很快,但也不是一日千里;別人的汽車已經發展100多年了,而我們才20多年,就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也需要時間去縮短彼此之間的差距。 記者 楊曉龍
責編:周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