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北京申奧成功,霍震霆(中)激動地鼓掌。資料圖片/CFP
在香港地鐵的中環站下車,是一片繁華的鬧市區,曾在照片、影片上見過的香港地標——中銀大廈、文華東方酒店、維多利亞港……近在眼前,和霍震霆約好的採訪地點在2009年東亞運動會籌備辦公室,步行過去要15分鐘。一條半山小路紅棉路是必經之道,在香港人眼裏,“紅棉路”是愛情、婚姻的代名詞,因為香港政府紅棉路婚姻登記處就在這裡。紅棉路另一端———港島的山坡上,全然感受不到鬧市的熙熙攘攘,只有濃密綠蔭下的雀鳥鳴叫。11月15日下午,記者與霍震霆交談了將近兩個小時。和許多香港老市民一樣,這位香港體育總會會長、國際奧委會成員的普通話並不流利,不時夾雜着粵語或英語,他對奧運會的理解是,“奧運會不是政府辦的,要讓全社會參與的。”
「心態」 參加奧運會,不會給隊員壓力
新京報:能透露一下北京奧運會上香港代表團的陣容嗎?
霍震霆: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來到中國,大家都希望多一點機會和資格,香港也是。現在最後的人數還沒有定下來,但我覺得不會太多,畢竟這是國際上水平最高的比賽。
新京報:香港運動員將參加哪些項目的比賽?
霍震霆:主要還是乒乓球、自行車、田徑、游泳這幾個方面。
新京報:有沒有奪牌計劃?
霍震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運動員表現好,能弘揚奧運精神,所以不會給他們壓力,歷史上第一次在我們首都辦這個奧運會,我們對自己的運動員期望都很高,但整體看起來國際水平都在提高。我們就是自行車希望比較大,原本羽毛球也不錯,但現在國家隊太強了,我就是希望運動員臨場發揮能好一點。
還有一個大問題,回歸之後,我們是個特區,哪些運動員可以代表香港,也希望國際奧委會給我們特別的權力,因為香港基本法規定,要在這裡居住7年才能拿到永久居民資格,如內地來的或外國的運動員,我們希望國際奧委會根據香港特殊的環境給予照顧,批准他們代表香港參賽。
「保障」 獎金不能解決隊員的長遠問題
新京報:香港奧運代表團在北京參賽的花費預算有多少?
霍震霆:現在政府每年都在給體育增加費用,明年奧運會大概有幾百萬港幣。
新京報:是否考慮給優秀的運動員物質獎勵?
霍震霆:這是很必須的,最沒有保障的就是運動員,你看他們訓練非常辛苦,現在運動員越來越年輕,拿最寶貴的時間為國家、為地區爭光,我強調一定要優待他們。我們不是在培養一個業餘的運動員,應該是全職的,但他們退役後怎麼辦?我認為鼓勵手段很重要,給個別運動員一些獎金,但這不能解決長遠問題。
新京報:香港代表團預計什麼時候抵達北京?有沒有計劃在北京設立訓練基地?
霍震霆:歐美國家可能都會較早過來備戰,但我們有這方面優勢,香港一些項目都是在內地訓練,內地跟我們有很多方面的配合,運動員都有很多機會適應場地。另外,我們也不需要倒時差;天氣方面,北京8月和香港的差距也不大。我們也打算早一點去北京,但我知道現在北京在接待方面非常緊張,要接待那麼多運動員、官員,還有奧運游客,不過我們肯定還是會首先照顧運動員和教練的,如果他們有特別的要求,我們都會儘量滿足。
「意義」 最重要的就是改變整個形勢
新京報:現在,越來越多的內地運動員到香港來,他們可能會帶動香港體育的發展,另一方面香港本土運動員的壓力可能也會增大?
霍震霆:一定要達到平衡。現在都在説香港體育進步,離不開內地,黃金寶就離不開他的教練(原中國自行車隊教練、現任香港體育代表團自行車隊總教練沈金康),乒乓球全世界很多高手都是內地輸送的。他們來香港也是為香港服務,我們的曲棍球隊員很多都是巴基斯坦人,香港是個多元化社會。近年來我們的本土選手也有成長,比如,羽毛球隊的葉佩延。香港一方面要加強與國際的交流,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內地對我們的支持。
新京報:香港作為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在你看來這有什麼意義?
霍震霆:奧運最重要的就是改變整個形勢,以前我們簡單地解決溫飽問題,現在已不局限於溫飽。最多兩個多星期的奧運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過去香港很多教練跟我説運動員到了十五六都要退役,因為要接着唸書了,現在我們提出大學要對他們照顧,運動員退役後可以在高校學習,全社會都很滿意。香港以前對體育不重視,是業餘的感覺,現在學校、家長,對體育還是有一點點改觀,也是通過奧運會的機會,加強對體育的參與。
新京報:現在,香港對奧運會的準備工作進行的如何?
霍震霆:奧運會不是政府辦的,要讓全社會參與的,我到北京去,看到很多老人家都很熱心。奧運也在香港辦馬術比賽,現在還有200多天,我覺得可能工作做得還不夠,我們還有很多要加強,要號召每個市民多參與一點。我們已經開始在學校宣揚奧運精神,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近年辦一個大型運動會(2009年東亞運動會),希望借此改變香港對體育的態度。
「計劃」 請很多演藝明星當火炬手
新京報:北京奧運火炬到中國的第一站是香港,火炬在香港的傳遞路線確定了嗎?
霍震霆:大家都知道台北現在不傳火炬了,中國第一站就來到這裡,這是香港最大的榮譽。我們現在考慮的是,如何讓火炬在香港停留的時間長一點,讓市民都分享這種氛圍。火炬從越南過來,本來5月1日凌晨到香港,晚上就去澳門。我現在希望火炬能提早過來,就可以有兩天的時間。之前只有東京奧運會時,火炬從香港老啟德機場經過。我在雅典看到聖火到達神廟時有很特別的感覺,香港有很多景點,漂亮的市民公園最著名的就是夜景,但是時間有限,我們真的希望聖火能多停留一些時間。
新京報:香港有120名火炬手,選拔標準是什麼?
霍震霆:火炬手肯定是香港市民的縮影,包括體育界的代表、區代表、贊助商成員等。現在我手上已經有了一份提名名單,我還要在裏面選出80多個人,這批人後面要有感人的故事。最難的就是如何才能代表多方面。
新京報:火炬手中會有演藝明星嗎,比如成龍?
霍震霆:我們打算請很多演藝界的,香港最知名的就是這方面,藝人對香港的貢獻很大。
新京報:明年奧運會,香港媒體有34張記者證,你作為香港體育記者協會主席,對報道有什麼指導或要求?
霍震霆:以前我們知道壓力最大的就是傳媒,香港的傳媒特別多,你看報紙上面的內容都很辣。在中國舉辦奧運會是全世界的一個謎,很多人不了解中國,中國過去沒有辦過奧運會,全世界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已超過體育本身,它變成一個話題。所以,媒體會有很多工作要做。(新京報記者 鄭淇 香港報道)
責編:薛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