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首頁 > CCTV指南頻道 > 高端訪談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西藏民生模式:免費如何成為關鍵詞?

 

CCTV.com  2008年03月05日 17:51  來源:新華網  

 

    西藏自和平解放以來,黨和國家在西藏發展政策中始終堅持民生優先的工作方針。經過50多年的不懈努力,西藏的民生改善取得巨大成就,西藏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穩定、繁榮局面。西藏人民在教育、醫療、住房、現實生活等方面,普遍享受到以“免費”為基礎的民生關懷。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西藏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説:“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將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群眾,財政資金重點突出保障民生,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正得到有效解決。”

    “免費”惠及群眾最切身利益

    “一個都不能少,一分錢也不要”,是西藏發展義務教育中的兩句響亮口號。從1985年開始,西藏在農牧區實行以寄宿制為主的中小學校辦學模式,並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農牧民子女實行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當年確定的最高資助額是353元。

    今年9月1日起,西藏第六次提高了“三包”經費標準。自治區安排資金近3.2億元,使農牧區每名小學生、初中生每學年“三包”經費將分別提高到1200元與1350元;邊境縣(鄉)每名小學生、初中生每學年則相應提高到1300元與1450元。 中小學階段的農牧民子女住校生每人每學年最高可得到1450元的資助。

    西藏達孜縣中學初三學生索朗多吉告訴記者:“現在每月只需要花費家裏5元錢買點鉛筆等文具。”據了解,索朗多吉的學雜費、在學校的生活甚至包括牙膏毛巾、冬衣秋服等費用,全部由財政負擔。

    

    11月21日,西藏堆龍德慶縣羊達鄉通嘎村教學點的學生們在聽老師講解地理知識。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兩基”攻堅領導小組會議上獲悉,西藏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使西藏義務教育發展步伐加快,普及水平不斷提高。目前,西藏74個縣已全面完成“普六”,“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90.2%。  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自治區教育廳廳長宋和平介紹,今年9月1日起,對全區公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城鎮學生,除了開始免除法定的學雜費外,還要免費提供教科書和定量作業本。2007年實行此樣政策共需資金756.5萬元,近5萬學生受益。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農牧民一直享受免費醫療政策。今年1月1日起,西藏農牧民免費醫療標準從人均90元提高到100元。同時大幅度提高為農牧民報銷補償的比例及報銷補償限額,對農牧民孕産婦住院分娩實行100%的報銷。此次調整,是西藏第六次提高農牧民免費醫療標準,全區享受免費醫療標準的農牧民人數達237萬。在此基礎上,西藏進一步完善農牧區醫療管理制度,從今年起提高農牧民醫療報銷補償比例並實行浮動,形成以免費醫療為基礎、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的醫療制度。

    “免費”關懷滲透生活細節

    迎著冬日暖陽,望著自家新居的建設工地,西藏工布江達縣米日村村民覺登滿臉笑容。他告訴記者:“在援藏資金的支持下,我和其他19戶村民將在藏曆年前住進新房。”米日村是工布江達縣最邊遠的村莊,近日縣委決定對米日村實行整體搬遷,所需費用273萬元全部出自援藏資金。

    住房條件改善關係全體西藏人民的生活質量提高。2006年,西藏著力實施農牧民安居工程以改善群眾居住條件。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艾俊濤説,為減輕農牧民在安居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壓力,自治區除已給予補助每戶1萬餘元、總計11.36億元外,還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在建設用地、建材供應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並積極發動社會各界的支持力量。

     

西藏2007年全面啟動了廉租住房建設,投資4.65億多元建設4560套廉租住房,總建築面積超過35.3萬平方米。首批廉租住房拉薩市陽光家園住宅小區將於近期竣工。 新華社記者 覺果攝  

    截止到今年8月底,全區已有9.4萬戶農牧民住上安全適用的新房。據了解,農牧民安居工程木材供應,以低於上年自治區市場木材價格15%--20%的標準提供。並有5萬噸由企業提供的免費水泥指標分4年下達,分期、分批送到農牧民手中。僅此兩項,可為一戶農牧民節約近千元。

    西藏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為群眾提供的“免費”服務,已滲透到生活中的細節。2006年開始,西藏在農牧區建設沼氣項目,準備替代傳統的薪柴、牛糞取火方式,以改善生態環境,減輕農牧民生活能源開支負擔,引導農牧民逐步改變落後的生産、生活方式,實現能源、農業、生態多贏。

    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艾俊濤,以今年為例向記者細算帳:在沼氣項目建設中,各級政府承擔了所需投入的主要部分。其中,中央補助資金3577.86萬元,佔總投資的67%;自治區、地(市)、縣(市、區)共補助資金1301.04萬元,佔總投資的24%;群眾自籌(含現金和勞務折價)資金487.89萬元,僅佔總投資的9%。

    特殊群體更受特殊照顧

    西藏各級黨委、政府特別關心困難群眾的生活。今年6月22日,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試行)》,全區農牧區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00元的特困農牧民,全部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範圍,保障範圍達到了23萬人。

    西藏五保戶的供養過去由各級財政負擔,2003年起全額納入自治區財政負擔的範圍,供養標準由原來的每人588元提高到900元,2004年、2005年又先後兩次將供養標準提高為1200元和1300元,今年再次提高到1500元,高於全國農村五保戶人均供養水平。通過幾次調整標準,農牧區五保戶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基本生活權益得到保障。

    西藏大力支持農牧區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建立特困群眾生活救助制度。2006年,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8億元,專項用於保障農牧民免費醫療和特困群眾醫療救助。今年自治區又大幅提高農牧民醫療報銷補助標準,每人每年累計醫療報銷補助標準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至8000元,最高救助限額可提高到3萬元。

    今年10月1日起,西藏全面施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預計有20萬名居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範圍。為確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正常運行,政府財政承擔的繳費資金每年至少在2800萬元以上。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員、以及無收入的孤寡老人和孤兒等困難群體不需繳費,全部由財政給予全額補貼;學生每人只繳費30元,比規定的個人繳費少一半,剩餘不足部分也全部由財政承擔。

    為體現對農牧區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的關懷,西藏從2006年10月開始對“三老”人員每月給予一定生活補貼,截至目前,已有2000人享受此項待遇。西藏農牧區“三老”人員,主要指1959年或1965年前參加工作、加入中國共産黨、被評為勞模的老功臣。

    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説,“三老”人員在西藏民主改革、平息叛亂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時期,為西藏的穩定和發展、農牧區基層政權和黨組織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雖然都是西藏革命和建設的功臣,但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從來沒有向組織上提過任何要求。自治區黨委、政府非常關心“三老”人員的生活和健康情況,專門制定農牧區“三老”補貼政策,讓這些老同志感受到黨的關懷,感受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

 

 

責編:雍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