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生命之責:難以完成的任務

 

CCTV.com  2007年10月08日 16:55  來源: 中國扶貧基金會  

      

       ■時間:二00五年三月至四月
       ■地點:雲南省玉龍縣石頭鄉
       ■攝影報道:北京晨報首席攝影記者 郭鐵流

       ■主人公:趙麗琴,女,29歲,白族,雲南省玉龍縣石頭鄉人。
       ■事  件:助産士,五年時間已接生約200名嬰兒,沒有出現一例孕産婦死亡。         

      

 

2005年4月3日下午,趙大夫在利苴行政村的三岔河村中剛剛排除了一名産婦的險情,靠在門邊休息。這名産婦在家用土法接生,孩子生下後胎盤不能出來,這樣的情況可能會造成産婦大出血,甚至可能危及産婦生命。對於這名産婦,趙大夫曾經4次上門為她做産檢,並動員她住院分娩,但還是出現了險情。
 
 
       趙大夫的心願
       跟蹤採訪趙大夫整整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剛接觸時向她提了個很常規的問題:“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並説明這個問題沒有具體的指向,只要是她的真心願望,不管是哪方面的都行。採訪結束時在一再追問下,趙大夫説出了心裏話,她説她不想幹了。一個月的相處讓我們能夠理解,她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趙大夫在當地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庭,丈夫經營著一輛客運中巴車,每天從鄉里到縣城跑個來回,是這條線上唯一的客運班車。她還有個4歲的可愛女兒,在縣城裏上幼兒園,托養在縣城的親戚家,一個月也不能和趙大夫見上一面。
       放下沉重的工作負擔,趙大夫馬上可以成為一名幸福的家庭婦女,但她依舊在苦撐著。


  
       關愛
       2000年,趙麗琴當上鄉婦保員,至今已接生約200名孩子,相當於全鄉出生孩子的一半。

       路遙
       石頭鄉面積有574平方公里,有5個行政村80多個自然村,其中大部分在海拔2500米以上。每次去村裏為孕婦檢查,趙大夫都盡可能搭乘各種交通工具。

       切臍
       4月1日,趙大夫在蘭香村檢查中發現一名用土法接生的嬰兒臍帶留得過長,當時沒有合適的工具,便讓産婦家人找來一片新的剃鬚刀片為嬰兒重新切臍帶。
       隨後又發現嬰兒體溫過低,趙大夫指揮産婦家人找來玻璃瓶灌入熱水,放在嬰兒身邊為其升溫。體溫低是因為孩子一生下來就洗澡了,又沒有與母親靠在一起。嬰兒出生後應該及時得到母親體溫的呵護,並儘快給孩子喂奶。  


 
       疲憊
       4月4日,趙大夫在四華村上門為産婦接生,婆婆帶著一個多月沒有見到的女兒來陪她。
       晚上11點,接生後的趙大夫疲憊不堪,女兒已經在婆婆懷抱中睡熟。
       
       2005年3月21日,趙大夫搭乘鄉郵遞員的摩托車,前往利苴村看望孕婦黃繼順。在2月份的檢查中,趙大夫發現黃繼順的血壓偏高,吩咐她3月一定要來復查。現在已經過了兩個趕場天了,黃繼順還是不見人影,趙大夫有些著急了。
       在雨後的泥濘道路中騎行了2個多小時才到達村裏,摩托車甩起的泥漿弄得趙大夫滿身都是。孕婦黃繼順回娘家去了,叮囑一番後趙大夫又搭摩托車返回。路上趙大夫盤算著,如果下次趕場天黃繼順還不來,那還必須再跑一趟。
       鄉里沒有通往村裏的班車,最好的方法就是搭乘鄉郵遞員的摩托,而該鄉唯一的郵遞員剛好是趙大夫丈夫的叔叔,這樣在石頭鄉就形成了一個奇妙的組合,常常是郵遞員送信到哪,鄉婦保員就到哪為孕婦做檢查。
       趙麗琴1997年畢業于麗江衛校,目前是9000多人口的石頭鄉唯一擁有助産士資格的人。嚴格地説她並不是醫生,但在當地人們很認可這位漂亮和藹的趙大夫。她從2000年開始當鄉婦保員,至今接生了約200名孩子,相當於全鄉出生孩子的一半。
       趙大夫的父親是白族,母親是傈僳族,丈夫是納西族。民族大融合的家庭無意間為她的工作提供了方便,加上會説普通話,她成了鄉衛生院掌握語言最多的人。這不僅有利於與各族孕婦溝通,就連來鄉衛生院看病的病人也常常要她去做翻譯。
       趙大夫隨身帶有一個小筆記本,上面記錄著在她監控範圍內的20多個孕婦的詳細情況。按照規定,全鄉的孕婦都應該在管理範圍,從查出有身孕到産後1個月回訪結束,這個期間孕婦任何健康方面的事情都與趙大夫有責任關係。每名孕婦在孕期至少要做3次産檢,目的是從中篩查出高危孕婦,提前採取措施,降低孕産婦死亡率。
       當地百姓普遍認為生孩子是自家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一名孕産婦的死亡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按照縣衛生局的規定,出現孕産婦死亡的鄉,婦保員3年內不能發獎金、不能評職稱、不能漲工資,而鄉衛生院也不能評先進。在這些嚴格的規定下,趙大夫疲倦地奔走在鄉間,每個月都要把5個行政村跑一遍,與村保健員交流情況,收集資料,動員孕婦到醫院裏生産,上門做産檢,為不願下山的孕婦接生。
      5年來的不懈努力,讓鄉里的住院分娩率由原來不到50%,到現在穩定在70%以上,沒有出現一例孕産婦死亡。趙大夫的心始終沒有放鬆過,對每一名孕婦進行管理監控,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隨時都有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

 

 


 

責編:雍莉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