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CCTV指南頻道 > 中央電視臺大學生青海鍛鍊札記 > 正文
作者
王建宏
那一天,剛剛步入青海電視臺大樓,就看見年近六旬白居璧臺長拿著濕淋淋的拖把從辦公室出來,向衛生間走去,原來他正在擦地板。作為青海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兼青海電視臺臺長,他是這座大樓裏“老大”中的“老大”,居然也自己擦地板,不禁讓我愕然,並回想起了許多往事……
記得我剛剛考上北京廣播學院的那年,在教學樓裏碰見一個身穿藍色工作大褂的女同志正在樓道裏奮力擦地板,於是便向這位“清潔工大姐”打聽79級電視編導班的教室。她指給了我。後來我才知道:她原來是院黨委的組織部長,後來擔任了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院長的劉繼南。
上學那會兒,我們班級的教室也是每天要打掃的,但每天自覺來打掃的總是黨團支部書記、班長、班委等那麼幾個人。個別同學從來也不來打掃教室,反而熱衷於在校園裏談戀愛。
光陰荏苒,時光流逝,一晃快30年過去了。當年掃地的幾個同學,如今都已經在重要的領導崗位,有的當了高校的院長,有的當了省級電視臺臺長。而從來不打掃教室的那幾個,不僅事業沒有大成就,生活境遇似乎也都不順,分別都已經離婚……
青海電視臺門前
我自1990年擔任中央電視臺新聞編輯部副主任起,每天辦公室的衛生就由秘書打掃了。也曾搶了幾次拖把,秘書執意不肯,也只好作罷了。後來我調到新聞採訪部、體育中心、總編室等不同部門任職,情況大致相同。一句話:我不擦地板已多年!甚至連家裏的地板也由妻子代勞了。看到白臺長擦地板,令我感受到一種心靈的震撼。
有人説:“掃地出幹部。”也有人説:“領導幹部應當專心抓大事,不應拘泥于瑣碎的小事。”這些話有些道理,也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東漢有一少年名叫陳蕃,獨居一室而齷齪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評他,問他為何不打掃乾淨來迎接賓客。他回答説:“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仔細一想:陳蕃之所以不掃屋,無非是不屑而致。胸懷大志,欲“掃除天下”固然可貴,然而一定要以不掃屋來作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的表現,我則未敢茍同。
“掃屋”與“掃天下”一脈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掃天下”又怎麼能排斥“掃一屋”呢?
“大丈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凡事總是由小至大,正所謂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必須按一定的步驟程序去做。試想:一個不願掃屋的人,當他著手辦一件大事時,他必然會忽視它的初始環節和基礎步驟,因為這對於他來説也不過是掃屋之類。於是這事業便如同一座沒有打好地基的建築一樣,華而不實,連三四級地震也經不起,那可真是“岌岌乎殆哉”了。
青海臺大樓
我以為:萬丈高樓平地起,是從一磚一瓦磊起來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這些都説明了沒有平日的積累,縱然有最好的命運降臨到他頭上,他也只能手足無措地眼望它擦肩而過。掃地、擦地板,看起來是很平常的小事,但它所反映出來的是一個人的素質和品格、做人的基本態度和原則。一個學生如果對班集體沒有責任感,對公益事業不屑一顧,那他成家裏立業之後在家庭生活中也會缺乏責任感,對國家、對社會也缺乏責任感。怎麼能期望一個好吃懶做、好逸惡勞的人將來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為人要正直、勤奮,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熱愛你的朋友、同事和家人。要熱心做社會公益事業。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今天已經成為千古名句。希望今天的年青人對此能有所感悟。
責編:雍莉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