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賀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生活567》欄目特別推出五集系列專題片《變遷》,專題片選取近十年來我國“三農”領域中一些重要議題,如農村醫保、農村義務教育、農業信息化、農村文化、農村交通等方面,通過影像反映三農事業大幅度的變遷,折射出廣大農村在經濟、文化、交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湖南桑植反映2003年起開始試點的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十年間,新農合製度從低水平起步,逐漸成熟和完善,我國農民看病告別“全自費時代”,為我國建立全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
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以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輻射農村為抓手,強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每年組織1000余名城鎮教師到農村中小學支教。實行特級教師和省骨幹教師定點聯絡農村學校制度,使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達到了均衡發展。本期節目通過典型人物和案例,展現十年來農村教育的巨大變化。
河北省大廠評劇歌舞團從30多年前差點解散,發展為今天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面旗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讚許説:“來自農村生活,又演給了農民群眾看。”那麼十年間這份變化是如何而來,改革是如何進行的,對於農村文藝團體、農民和藝術家們又會有怎麼的切身收穫,讓我們一起走進河北大廠。
“蘭田村,爛田村。”這句順口溜曾是蘭田村人心口上的傷痛。如今,蘭田人建立起自己的網絡平臺,把自己納入了網絡時代,現在他們的交易品種已遠不只是香菇、雞蛋等。“世紀之村”電子商務的經營範圍,很快擴展到家電下鄉、農資下鄉、金融下鄉、農産品交易、便民繳費等各個領域,“網絡+實體超市+信息點”的商貿模式形成。
墨脫,這裡曾經是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處於喜馬拉雅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多發區域,一年僅有4個月可以正常施工建設。這裡的生活物資全靠人拉肩扛運進來,墨脫曾經也是中國物價最高的地方。如今一條新的墨脫公路已經開通,墨脫也甩掉了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帽子,當地老百姓的生産生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