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九個一號文件,解決三農熱點、難點問題,豐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九個中央一號文件,農民從中受惠幾何?敬請關注。 首播:央視7套 2012年11月10日至19日 22:07
文件要點: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産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加大投入強度和工作力度,持續推動農業穩定發展;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提升農業技術推廣能力,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強教育科技培訓,全面造就新型農業農村人才隊伍。
文件要點: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必須下決心加快水利發展,切實增強水利支撐保障能力,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要把水利工作擺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推動水利實現跨越式發展;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文件要點: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健全強農惠農政策體系,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改善農村民生,縮小城鄉公共事業發展差距;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文件要點: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産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産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穩定發展農業生産;強化現代農業物質支撐和服務體系;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文件要點:按照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積極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努力保障主要農産品基本供給,切實解決農村民生問題,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構建強化農業基礎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主要農産品基本供給;突出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着力強化農業科技和服務體系基本支撐;逐步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深化農村改革。
文件要點: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建設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健全發展現代農業的産業體系;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産業;培養新型農民,造就建設現代農業的人才隊伍;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文件要點: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實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産業支撐;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條件。
文件要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産、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穩定、完善和強化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堅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加強農田水利和生態建設,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文件要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儘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要鞏固和發展稅費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減輕農民的稅費負擔,為最終實現城鄉稅制的統一創造條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深化農村改革,為農民增收減負提供體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