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書畫特展”在故宮博物院展出

來源:故宮博物院 | 2017年09月08日 16:25
故宮博物院 | 2017年09月08日 16:25
正在加載

書畫交輝——趙孟頫的藝術成就

趙孟頫在書法與繪畫上取得的非凡成就,為世人矚目。

趙孟頫的書法超邁群倫,時賢稱其“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後人説他是“超宋邁唐,直接右軍。”在天賦異秉與自身刻苦用功之外,趙孟頫素重臨習前賢墨跡,確立了“托古改制”的藝術主張,即強調師法古人。這一主張絕非亦步亦趨地摹古、倣古,而是從古人筆墨中汲取精華,以個人的藝術實踐來實現自身的審美理想,最終深深影響了一代代書畫家的審美趣味與創作觀念。

趙孟頫草書千字文卷。元,紙本,縱26.9厘米,橫324.1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趙孟頫草書千字文卷。元,紙本,縱26.9厘米,橫324.1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對自宋代以來“文人畫”的發展,無論藝術理論還是創作實踐都具有劃時代的貢獻。趙孟頫以“師古”為依託,針砭當時藝壇張揚外露的畫風,提出需將古人典雅蘊藉的筆墨意趣融入創作之中,而且追求“不求形似”,進而強化“以形寫神”。這既是他“托古改制”的藝術主張,又體現在藝術創造實踐之中,為“文人畫”的推陳出新明確了方向,令後世畫家獲益至深。

趙孟頫行書歸去來辭卷。元,紙本,縱25.9 厘米,橫139.4 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趙孟頫行書歸去來辭卷。元,紙本,縱25.9 厘米,橫139.4 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書法藝術

趙孟頫為避免宋代書家筆下呈現的縱肆躁露的書風,力主“師古”——宗學晉人的姿韻和唐人的法度,並通過長年反復探索、實踐方才漸趨形成自家的風格特點。

趙孟頫所寫書體更是樣樣俱佳,其中尤以楷、行兩體出類拔萃,這來自他常年臨學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書跡之功。在心摹手追、刻意臨寫之間,外求形似而內宗筆法,踵步風規神韻,加之能夠融會貫通歷代名家之長,終於鍛造出平和雍容、圓活姿媚的個人風格。

趙孟頫水村圖卷。元,紙本墨筆,縱24.9厘米,橫12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水村圖卷。元,紙本墨筆,縱24.9厘米,橫12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人騎圖卷。元,紙本設色,縱30厘米,橫5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人騎圖卷。元,紙本設色,縱30厘米,橫5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繪畫藝術

趙孟頫的繪畫題材豐富,筆下山水、人物、鞍馬、花鳥、竹石無不精絕,水墨、青綠兩者兼擅,寫意、工筆畫法俱佳,獨步畫壇。其中,山水成就最高,青綠一脈舍去刻畫之工而自成清麗松靈的韻致,水墨一道則熔鑄為典雅蘊藉的風貌。人物、鞍馬取資唐宋佳作,形成用筆凝重、敷色沉著的特點。花鳥源自五代、北宋之法,落筆精到,栩栩如生。蘭竹則形神兼顧,更將書法的筆意融入畫法之中,完成了從畫蘭竹到“寫”蘭竹這一從自在到自覺的認識上的飛躍。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