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賞荷 看古畫中的“避暑方案”

來源:人民網 | 2017年06月16日 11:41
人民網 | 2017年06月16日 11:41
正在加載

“大樹底下好乘涼”——蔽日遮陽

燕文貴(宋)《納涼觀瀑圖》(局部)

燕文貴(宋)《納涼觀瀑圖》(局部)

“心靜自然涼”説著容易做起來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貶到湖南永州時,夏夜酷熱難忍,無法入眠,半夜索性起來登樓納涼,曾寫下《夏夜苦熱登西樓》詩:“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靜戰勝炎熱,實在毫無希望。

為了適應炎熱,古代民間首先提出了“納涼”概念。“納涼”,又叫“乘涼”。如何納涼?不同時代有不同選擇,但蔽日遮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降低體表溫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們喜歡搭涼棚以避暑。儘管涼棚並不是唐代的發明,早已有之,但長安人在用涼棚避暑上更有創意。明高濂《四時幽賞錄》記載了不少古人的“夏時逸事”,“避暑涼棚”説的就是當時京城人的納涼現象:“長安人每至暑月,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為避暑會。”

“避暑會”,有點像現代的戶外“納涼晚會”,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是月巷陌雜賣”條,北宋“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但“避暑會”應該是古代“有錢人”的納涼方式,民間則大多是在樹下搭個簡單的涼棚,或到洞穴等陰涼、低溫處避暑。俗話所説的“大樹底下好乘涼”,正是古人避暑的經驗總結。

編輯:彭鋒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