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繪畫作品中看古代清明節是何景象

來源:人民網 | 2017年03月31日 11:28
人民網 | 2017年03月31日 11:28
正在加載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唐·走馬射箭

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上的蹴鞠

古代的足球遊戲,是現代足球運動的前身。這是古代清明節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用來訓練武士。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標為21號的圖像中,“一個身穿灰色長袍的女子,折腰轉體,一手向下。在她的腳下有一個略有殘缺的紅色球狀物……這個圖像,就是在蹴鞠。”

元·胡廷暉·宋太祖蹴鞠圖

元·胡廷暉·宋太祖蹴鞠圖

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説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競技。清代《房縣誌》卷十一記:“少年競放風鳶,或走馬較射,鬥草踢球。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晉·鬥雞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晉·鬥雞

“鬥雞芥翼爭英雄,雙距利刃逞威風。羽毛飛揚分勝負,終在紈绔歡樂中。”

鬥雞在戰國時期已很盛行。《國策·齊策》:“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免病居家……相隨行鬥雞走狗。”寒食鬥雞在魏晉時尤盛。應瑒《鬥雞詩》中描寫道:“二部分曹伍,群雞煥以陳。雙距解長,飛踴超敵倫。芥羽張金距,連戰何繽紛。從朝至日夕,勝負尚難分。”

鬥雞的習俗到至唐代仍很盛,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五代女詞人花蕊夫人有詩云:“寒食清明小殿旁,綵樓雙夾鬥雞場。內人對禦分明看,先睹紅羅被十床”。可見,鬥雞之風不僅存在於民間,連皇上也樂在其中。皇宮裏舉行鬥雞比賽,還用10床被子當作賭注,玩興極濃。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