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界代表委員共訴文化心聲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17年03月10日 13:23
中國文化報 | 2017年03月10日 13:23
正在加載

以優質文化服務提升全民文化素養

在新形勢下,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亟須面對的一個新課題就是,如何結合自身的藏品、展覽、學術、品牌等優勢,有效開發和利用各方面的公共教育資源,努力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提升服務品質水平,擴大服務輻射影響,真正實現公共文化設施“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核心使命和終極目的。

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群藝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的作用需要充分發揮。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作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生力軍,肩負著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在提升國民素質、激發創新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增進文化交流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形勢下,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亟須面對的一個新課題就是,如何結合自身的藏品、展覽、學術、品牌等優勢,有效開發和利用各方面的公共教育資源,努力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提升服務品質水平,擴大服務輻射影響,真正實現公共文化設施‘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核心使命和終極目的。”吳為山表示,面向廣大社會公眾的公共教育服務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關鍵所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應積極應對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新需求,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條件,著力創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務,並在創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務,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務,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創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務,促進文化資源公平共享方面做重點突破。

在文化發展潛力巨大的今天,朱樂耕認為人們將會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傳統,越來越重視藝術化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知識、藝術景觀的消費,從而促使文化産業、文化資本、文化資源、文化經濟等文化生態鏈條的出現。他表示,這不僅會影響新的審美體系和藝術價值觀,還會影響新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並推動整個社會的文化、政治、經濟的轉型。

無論是政府還是文化藝術工作者,都必須思考並主動作為,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朱樂耕提出“引入國外建築藝術百分比例理念”的建議。當前,許多國傢具有百分比藝術建築的理念——當國家投入基礎設施或建築物時,會拿出其中的1%或1.5%的資金作為建築藝術化投入的百分比,為此,有不少國家還專門設有藝術基金會支持這一工作。“這樣的理念也應該引起我國政府的關注,因為未來的公共空間將會是兼旅遊和文化消費于一體,且具有精神性的藝術化空間,這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在繁榮當地文化的同時,也能吸引觀眾參與消費,帶動當地的旅遊經濟。因此,這需要國家在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投入藝術百分比建設。”

此外,朱樂耕提議在城市空間功能轉變、鄉土文化的重建過程中,引導優秀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的參與,應該支持藝術家參與城鄉景觀的建設工作。而且空間建構要加強人文關懷和“匠心”理念。“當前,一些參與社會空間建構的藝術家,在創作當地重要的人文景觀,或具有文化認同的標誌物時,不僅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人文關懷,還要因地制宜,關心當地的自然風貌與文化特點,了解當地的歷史文脈,要將自己的藝術與當地的文化成為有機的一體。”

比如近年來文化創意産業園紛紛建立,蓬勃推進,但在目前的建設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書法家言恭達分析主要存在發展不均衡、普遍缺乏統一的網絡平臺、文創園園內領軍企業少和領軍人物少等問題。他提出應引導文化創意産業園科學建設,全國一盤棋,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各地政府以引導資金為抓手,形成合力,突出園區創意重點與特色;以平臺建設為基礎,建立統一的“全國文化創意産業園信息平臺”;同時以知識産權保護為競爭力核心。此外,言恭達還提出一個“書房滿中國”的建議,“挖掘中國文化的東方美,重塑中國人的精神之美,進而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這就需要以‘書房滿中國’的理念,加快實施‘中國書房’的建設,引領全民生活方式和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構建時代文化生態新模式,同時也提供了深化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舉措。”

永續流傳的中華美學精神

中國美學理論有自己完整的體系,文化批評也深層次影響著我們的美術創作。我們應該深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學思想,用符合民族的審美價值觀進行文藝評論,只有回到自己的本體上來,才能使文藝批評真正起到引領作用。此外,中國的文藝批評也要與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吻合,我們倡導什麼需要在文藝批評中體現,從而影響當今的美術創作。

在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中華美學精神應如何自處,如何發揮引領作用?如何繼續引領當代創作?曾經在全國政協會議的提案中,提到要建立起符合中國文化價值觀的當代藝術理論框架的許欽松表示,在新中國成立後幾十年的時間裏,中國的藝術一直跟隨著西方藝術在走,此時我們需要進行一個轉變,如何使當代藝術不再是西方的當代藝術,而是我們中國自己的當代藝術,我認為這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理論來引領。“中國美學理論有自己完整的體系,文化批評也深層次影響著我們的美術創作。我們應該深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學思想,用符合民族的審美價值觀進行文藝評論,只有回到自己的本體上來,才能使文藝批評真正起到引領作用。此外,中國的文藝批評也要與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吻合,我們倡導什麼需要在文藝批評中體現,從而影響當今的美術創作。”

吳為山認為,中華文化中的修身養性、誠信仁愛、和諧中庸、崇尚正義、注重民本等優秀思想,蘊含著民族發展的核心理念,沉澱著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憑藉這種文化自信,在多災多難的歷史進程中頑強地生存下來。“文藝工作者要客觀看待傳統、正確認識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民族新文化。創造民族新文化,其關鍵在承古開新,既尊崇本民族歷史又充分吸收世界先進文化,既把握時代的潮流又發揮藝術的個性。不要將封建文化的表面樣式誤認為傳統,不要將當今世界流行的時髦藝術作為先進文化,不要將一切沒有傳統文脈、沒有文化根基、割斷歷史的標新立異的作品誤認為創新。”

“文藝要唱響愛國主義的主旋律。何以唱響?這不僅反映在內容和題材上,還應該在藝術表現上弘揚中華美學精神,這樣才不至於片面地將流行的、新潮的、曇花一現的時尚文化作為先進文化來模倣;也不會將封建的、落後的、局部的文化現象作為傳統來繼承。”在吳為山心中,中華美學精神可以從八個方面加以理解:“儒道互補的文化結構、澄懷味象的生命體驗、仰觀俯察的觀照方式、妙悟自然的欣賞特徵、虛實相生的創作法則、境生象外的審美生成、氣韻生動的藝術境界、高明中和的最高理想。以中國精神為靈魂,以中華美學精神為審美理想,其作品必定有底氣、骨氣、正氣、大氣。”吳為山説。

李延聲也表示,長期以來中國古代有很多值得借鑒與學習的美學思想,例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我們要繼承老一輩藝術家的優秀品質,同時也要總結經驗,逐步完善,創造新的經典。對於藝術界“有高原,無高峰”的現象,李延聲認為一個藝術家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找準定位,在創作的過程中要有目標,只有定了一個較為遠大的目標才有可能不斷向上攀登,這樣即使不一定能達到高峰,但也能取得一定的高度。他建議關於反映中華文明的重大歷史題材的創作應該繼續做下去,這是國家民族精神最富有凝聚力的展示,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的偉大象徵。“這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來源,因此現代藝術家需要積極投身於這樣的創作,繼續發揚正能量、弘揚主旋律,以影響更多的人提升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自信心。”

文化傳播要用“中國心”與世界交流

文化交流的本質是心與心的交流,而中國人的心靈與世界的心靈史相通的;中國文化走出去要有創新點,要把中國文化“走出去”變成中國文化被“請過去”。對外交流文化傳播可以概括為三點:一張臉,一顆心、一個魂。“一張臉”指的是中國文化的面貌。這是辨識度很高的臉,是在世界潮流中,體現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臉。“一顆心”指的是一顆包容的心,一顆真誠的心,一顆溫厚的心。“一個魂”指的是中華之魂與人類之魂。

中國文化除了要立足自身做大做強,還要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文藝工作者要自覺承擔文化傳播職能,推動當代優秀藝術作品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文化特別是當代文化,讓全世界的觀眾都了解中國故事、喜愛中國聲音、接受中國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藝術界特別是美術界在文化‘走出去’中做了大量工作。總的看來,‘走出去’的美術作品中,傳統藝術居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革’藝術有一些,當代作品非常稀少。”吳為山分析,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我們對中國藝術的信心不足。迄今為止的中國現代美術發展史基本上是一部向國外向西方學習的歷史。這種學習無疑是必要的,但它在客觀上也讓很多美術工作者形成了一種錯覺,以為這種學習只能是單向的。二是我們對中國藝術的世界需求判斷有誤。曾幾何時,西方人更多的是出於西方文化優越論心態和獵奇心理,對中國傳統藝術表現出了強烈興趣。不過,隨著中國的崛起,就像聚焦現代中國的中國研究日益取代聚焦古代中國的漢學研究一樣,西方人日益希望了解中國現代美術。”

此次“意見”提出,要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同時提出建立健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制度,培養造就一批人民喜愛、有國際影響的中華文化代表人物。“文化交流的本質是心與心的交流,而中國人的心靈與世界的心靈史相通的;中國文化走出去要有創新點,要把中國文化‘走出去’變成中國文化被‘請過去’。”吳為山將對外交流文化傳播概括為三點:一張臉,一顆心、一個魂。“一張臉”指的是中國文化的面貌。這是辨識度很高的臉,是在世界潮流中,體現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臉。“一顆心”指的是一顆包容的心,一顆真誠的心,一顆溫厚的心。“一個魂”指的是中華之魂與人類之魂。“只有這樣,才能讓世界人民真正地了解中國文化的面貌,感知中國藝術家內心的溫度,深悟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共同發展的偉大理想與美好心願。”

近年來,“一帶一路”概念受到世界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何水法認為,在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示中國文化,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找到一個不同文化間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找到交集。他覺得,中國畫家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用中國畫的畫筆展現代表所在國精神象徵的國花的方式,是一個可行並且雙贏的策略。于中國民眾而言,可以通過這樣的創作和展覽活動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而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眾而言,看到自己國家的國花被中國藝術家熱愛並且重新演繹,他們心中對自己國花的天然親近感,自然而然會推進他們主動了解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積極性。“文化要走出去、引進來,光走出去還不夠,還要走進去,走進西方主流社會很重要,讓世界各國通過我們的中華藝術文化的展覽展示演講,來了解和認識中華幾千年的文明、藝術。”

在何水法看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國外傳播,總體而言十分積極,但現實是目前赴外展覽良莠不齊。對此,何水法給出了三個建議:首先,應該把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出去;其次,展出的作品要能夠打動人,要能走進西方主流社會,使他們真正了解中國的文化的美好和深意;第三,形式應該多樣化,國有機構和組織不斷赴國外舉辦展覽、中國年、中國周等活動,類似政府層面的活動十分有必要,與此同時也要重視民間的藝術交往,這類活動因其規模小、專業性強、靈活多變,更容易讓兩國民眾加強交往,人民之間交流更為充分,是一種有力的補充。

全國政協常委、金臺藝術館館長袁熙坤十幾年來組織承辦了百餘次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他應邀為一百多位國際名人寫生創作水墨肖像畫或進行塑像,不僅陳列在金臺藝術館裏國際名人雕塑園,還被多個國家收藏安放,多次獲得外國政府頒發的“總統最高榮譽勳章”等國際獎章。他表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是我們單一民族的財富,而是全人類的,比如孔子的思想便是具有普世意義的,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就要遵循孔子所説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因此要先確立文化和民族間的互相尊重,進而就能實現更為深入、生動的文化交流。” 袁熙坤説。

(美術文化週刊記者集體採訪)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