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畫》拍攝足跡遍及北京、天津、陜西、山東、山西、內蒙古、四川、重慶、上海、江蘇、浙江、香港等地的三十多個城市,全景式地展現了祖國大江南北的絢麗風光和全國美術界流派紛呈、百花爭鳴的景象。
繪畫是通向一個民族文化心靈最直接的道路。
找到了這條路,就找到了民族精神深處最柔軟、最精微的那一部分。
六十年來,新中國畫家用自己的筆墨,謳歌偉大時代,描繪壯美山川,刻畫豐富人生,他們繼踵前賢、開拓新境,在時代潮流中、在艱難曲折中書寫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圖象志;
他們是用色彩與光影抒情的詩人;
他們是用筆墨和線條歌唱的行者。
六十年,他們用畫筆描繪著一個古老民族的新夢想;
六十年,他們用心靈緊貼感受著人民的歡笑、憂傷、淚水和憧憬。
回顧新中國成立的六十年,社會生活面貌發生著巨大進步,人的精神世界呈現出紛繁複雜的圖景,國家和民族歷經奮鬥和曲折,走上偉大復興之路。對於這段歷史,繪畫作品無疑是最具説服力的見證。六十年間的優秀畫作記錄著我們祖國成長的時代特徵,六十年間涌現的大家巨匠是時代巨變的代言人。
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繪畫,像新中國那樣,與時代息息相關,以至於我們完全可以用繪畫的圖像來構成國家的編年史。
在六十年裏,無論是繪畫的題材、藝術表現形式、畫面的色彩格調、乃至畫家的個人命運,都緊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時代潮流而變換。歷史在各個時期的畫面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或許是改天換地的豪邁表情、或許是山川新貌的美奐美侖、或許是特殊時代“紅、光、亮”的光熱色彩、或許是繁榮昌盛的多元表達。當歷史的煙雲散去,唯一不變的就是永恒的藝術留給人的美好享受。
北京衛視製作的大型藝術紀實片《江山如畫》把圖像、人物和故事都搬演到舞臺上。
他們之中,有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已經久負盛名的大師,他們是新的美術事業的奠基者、教化者、領路人;有在新社會崛起、與時俱變、繼往開來的巨匠,他們捍衛了新中國美術的榮譽,即使在歷經波折之後,仍然可以重新站在藝術的高峰傲視群雄;有在新時期冉冉升起、在八面來風、繼古開新中逐漸成熟的藝壇健兒,在當代拔寨擎旗,名重一方。他們都將出現在本片中。
時代塑造了經典。新中國美術以其特有的方式,成為鑲嵌在共和國文化史甚至政治史上的一塊特殊的鏡子。這些經典作品,以年畫、教科書插圖、宣傳畫、連環畫、報紙刊載等各種形式,深深嵌入幾代人的視覺記憶中。無論是《開國大典》、《毛主席去安源》、還是《父親》、《青春》,都與家國命運、蒼生世事相關聯;而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奔馬、李苦禪的蒼鷹、范曾的鍾馗等等,已經泛化成我們最熟知的視覺符號,代表著我們最本位的視覺審美習慣。它們也都將出現在本片中。
正因為美術和時代緊密相連,藝術家們的命運也就隨著時代而起伏跌宕。擁有出眾才華的藝術家往往也擁有不凡的個人經歷,而歷史更將這種不凡經歷打上了更為傳奇的印記,有因為一張畫而一夜成名的,有生前默默無聞、身後聲譽日隆的,有獨步畫壇幾十載、領袖一代風騷的,有才情和生命如彗星劃過天際、只把傑作留給後人的。命運,及其細節,將出現在本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