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也開始跨界出書了。日前,張曉剛書信集《失憶與記憶》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信集中收錄了張曉剛與周春芽、毛旭輝、葉永青等朋友之間的通信,將一代藝術家互相鼓勵、對藝術的堅持與掙扎記錄在案。
去年年初張曉剛自己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了這批書信,便在藝術評論家呂澎的鼓勵下著手將1981年至1996年的書信集整理出來。上世紀80年代那會兒根本沒有藝術市場,而2009年正好是藝術市場蕭條的特殊時期,這時候來回憶過去就顯得有點意思,“那會兒,有時很失落,有時又很急躁、很可愛。但都很邊緣、很窮,大家對藝術很執著。”
張曉剛以《大家庭》系列在國際藝壇上聞名,並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上世紀80年代初,張曉剛也在為自己的藝術前途困惑。1981年畢業前夕,張曉剛的畢業創作並不被看好。在給周春芽的信中,張曉剛就透露,自己的作品被四川美院老師説成“越來越怪了,像這樣的畫,哪去尋知音?誰又願意給展出?”然而,張曉剛也一再地在與朋友的信中明確表示:“我相信我是正確的,藝術不等於‘x+y’,最好的方法就是最能表達自我的方法。”就是通過這種書信的方式,張曉剛與周圍的朋友周春芽、毛旭輝、葉永青等不斷地明志、互相鼓勵。
此次書信集張曉剛避開了家書內容,而只涉及與周春芽等朋友關於藝術和人生的討論。呂澎指出該書信集提供了大量史料,幫助我們去理解那個特殊時期的真相。
責編:鄧莫南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