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熒屏上的世博日記

CCTV.com  2010年04月06日 10: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2010年上海世博會漸行漸近,現在距離世博開幕已不足百日。從2002年上海獲得世博會主辦權的那一刻開始,千千萬萬中國人透過CCTV的鏡頭一步步走近世博,並且愛上世博。在七年多的時間裏,央視各頻道、欄目紛紛從不同的視角,用各自的視角記錄著關於上海世博的點點滴滴。本期《同贏》,就讓我們一起回憶這些CCTV世博日記中的經典。

  時間:2002年12月4日

  主題:上海獲得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

  記錄人:《新聞聯播》

  國際展覽局第132次代表會議當地時間12月3號下午、北京時間12月3號晚上在摩納哥蒙特卡洛投票産生了201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城市。我國上海市獲得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

  當國際展覽局主席諾蓋斯宣佈,中國上海市獲得了201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的一瞬間,整個上海沸騰了,歡呼聲、歌唱聲此起彼伏,四處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和收穫的幸福。

  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在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校園,在盧浦大橋施工現場,在人民廣場,成千上萬的上海市民相聚在一起,用歌聲抒發喜悅的心情,共同慶賀這個期待已久的勝利。

  時間:2006年8月20日

  主題:上海世博會園區正式開工

  記錄人:《朝聞天下》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園區建設昨天開工,首批開工的是包括11條市政道路在內的園區基礎設施,佔地面積近40萬平方米。為配合世博會召開時7000萬人次的參觀需求,今年起,世博園區內將建30條市政道路。由於世博會址橫跨黃浦江兩岸,按照規劃,還將建設包括磁懸浮在內的4條軌道交通線和三條越江隧道。

  時間:2007年12月18日

  主題: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揭曉

  記錄人:《晚間新聞》

  海寶的形象以漢字“人”為創意核心,上海世博會吉祥物的漢字創意者巫永堅介紹説,這個創意以大字為人形,永遠都是笑容滿面,蘊涵了多種寓意。

  巫永堅介紹説,這個創意是為了表現中華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而以人形來表現,體現的不僅是一種精神,它就像一個擁抱,也像是在對全世界發出邀請,邀請五湖四海的朋友來看看中國的新變化。

  梳著俏皮的髮型,嘴巴總是帶著自信的微笑,這個由漢字演化成吉祥物的創意立刻吸引了專家們的關注,他們給這個小東西取了個名字叫海寶,為了突出海的概念,讓海寶更簡潔、更單純,把最初五彩繽紛的色彩改成了海洋的藍色。

  時間:2009年5月1日

  主題:上海世博會倒計時一週年

  記錄人:《焦點訪談》

  明年這個時候,我們不僅能看到這些創意獨特的場館,而且在這些場館裏能夠看到各國和國際組織最先進的高科技展示及對主題的演繹。世界上最超前的發展理念,最成功的探索和實踐,都將匯聚於此,在這裡進行交流和前沿性的展示。上海世博會是一個長見識、開眼界的地方,不僅是世界看中國,更是中國看世界。

  從1851年在倫敦舉辦第一屆博覽會開始,世博會已經走過了150多年的歷史。有人説它是經濟文化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可以説,它記錄了人類進步、文明的歷程。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將是我們國家第一次舉辦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時間一天天臨近,在建設者們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世博會會像北京奧運會一樣,成為一屆成功、精彩、令人難忘的盛會。

  時間:2010年1月21日

  主題:上海世博會倒計時100天

  記錄人:《新聞30分》

  再過100天,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萬遊客將以世博的名義相聚上海。主辦方預測,上海世博會將吸引海內外7000萬人次參觀者,有望成為世博會有史以來參觀者最多的一次盛會。為應對客流擁堵和長時間排隊,組委會將通過浮動票價控制人流。

  世博期間將有5條地鐵經過世博園區或者園區周邊,十多條世博專線、90多條公交線路將經過世博園區。此外,還有軌道、輪渡、公交、越江線跨越黃浦江。在世博園區已形成每小時20-30萬人次的交通運力。

  面對世博期間上海酒店日均50萬人的住宿需求,上海將採取組織居民家庭辦居家旅館、整合成三角旅遊資源等措施加以解決。在世博園區外圍,組織者經過各方挖掘,已掌握了55萬張床位可供參觀者住宿;並在周邊長三角城市增加了20多萬張床位。

  時間:2010年2月8日

  主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正式竣工

  記錄人:《中國新聞》

  有著“東方之冠”美稱並被視為上海世博會象徵的中國館,8日宣告竣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即將開啟面向世界的大門。

  歷時兩年多建設,中國館以極富中國建築文化元素的鬥拱造型,經典的中國紅外立面及“疊篆文字”和“三斬斧”工藝大臺階等建築特色展現在中國和世界參觀者面前。

  中國館的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由中國國家館和地區館組成,其中國家館高69米,是上海世博會的五大永久性建築之一。設計方案和主體構思充分體現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盛世理想,展現了中國文化、東方哲學對理想人居社會環境的憧憬。

  中國館在設計上引入了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使其更符合環保節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廳是東西南北皆可通風的空間,在四季分明的上海,無論展會期間出現何種氣候,觀眾都能感到一股股與人體相宜的氣流環繞在周圍。

責編:綠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