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員的跑鞋、家用冰箱,到mp3音樂播放器、牛奶,在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今天,“中國製造”的産品很多都是世界共同完成的,其原材料、零部件、軟體、製造設備等諸多元素,可能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在全球熱播的中國製造宣傳片在提升“中國製造”形象的同時,也揭示了中國本土品牌走上國際化征程的必經之路。
在世界範圍內合理配製資源和合作共享的戰略,使得中國企業在國際排名中嶄露頭角。除了傳統的500強之外,不久前世界乳業第一方陣也出現了“中國面孔”:中國的蒙牛乳業在荷蘭合作銀行發佈的2009年度全球奶業公司排名報告中排名19,與雀巢、達能、明治等國際乳業巨頭並駕齊驅,這也是中國奶業首次進入全球20強。
從蒙牛的國際化戰略來看,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引進最基本的成品設備,比如蒙牛的生産線囊括來自瑞典的灌裝機、比利時的自動導引車、日本的紙箱自動傳輸系統,如此國際化高水準的生産線鑄就蒙牛精品品質。在奶源這一根本資源上,蒙牛還打造出國內首個“牧場聯合國”,將歐洲式、美洲式、澳洲式、亞洲式的種草、養牛、擠奶技術集于一體。這個牧場由中、美、英、澳、印尼、新西蘭、新加坡等7個國家的專業人員參與建設和管理。器物層面上的洋為中用是蒙牛走出國際化道路的第一步。
此後,蒙牛將眼光放向全球、多方位尋求國際合作。2006年蒙牛與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乳業巨頭阿拉福茲合資成立了蒙牛阿拉乳製品有限責任公司。為了充分吸納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該合資公司由外方參與管理,生産更高檔、更優質、為消費者更容易接受和喜愛的奶粉和奶類食品。蒙牛聯姻阿拉福茲拉邁出國際化道路的第二步。
中糧入股開啟了蒙牛探索國際化道路的第三步。“國有企業資本+民營企業資本+戰略合作夥伴”的模式不僅實現了兩大集團的優勢互補,也為中國食品産業尋求發展突破提供了新思路。業內專家認為,借助中糧世界500強的強勢背景及中糧集團在食品製造及進出口領域的豐富經驗,蒙牛可進一步鞏固其在國內乳業的領導地位並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分析人士指出,蒙牛在自主創新能力及多種合作模式的表現,是其走上國際化之路的砝碼。據悉,蒙牛下一步目標已鎖定世界乳業10強,讓“中國製造”越走越長遠。
責編:左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