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之一。”周教授指出,沙門氏菌生長的最佳溫度為35℃~37℃,夏季自然成為其繁殖的最佳季節。
據介紹,目前沙門氏菌感染沒有疫苗可供預防接種,人類對沙門氏菌普遍易感。如果人體吞入的菌量很少,雖帶菌但暫時不會有明顯症狀。而受沙門氏菌感染後出現的顯性症狀主要是發燒、腹瀉、腹痛,通常在感染後的12~72小時內出現,病程會持續4~7天,很多人不接受治療也能自愈,但感染嚴重者會出現脫水、傷寒菌毒性發熱等,甚至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腎臟、心臟功能損害及關節炎等。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統功能差的人受到嚴重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以前的沙門氏菌病事件多由動物性食品導致。但近日美國因西紅柿而引發的沙門氏菌疫病則説明,單是生吃蔬果都可能致病。因此更要注意飲食衛生,謹防病從口入。”周教授建議:水果蔬菜等農産品除在食用前徹底清洗外,還應與其他生或半生的食品分開存放;而在餐飲機構中,水果和蔬菜色拉的加工人員在加工處理生的食品後應把手和所使用過的砧板、臺面、刀及其他工具設備清洗乾淨。
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消毒很重要。可是有不少人對食物消毒存在種種誤區:
誤區一:有壞味的食物,只要煮一煮,就可以吃了。
錯。因為有的細菌耐高溫,如能破壞人體中樞神經的“肉毒桿菌”,其菌芽孢在100攝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個多小時。
有的細菌雖然被殺死了,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時所産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並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壞。所以,變壞了的食物就是蒸煮再吃,也會使人中毒。
誤區二:細菌怕鹽,所以鹹肉、腌魚等就不用消毒。
實際上,有一種使人腸胃發炎的“沙門氏菌”,能夠在含鹽量高達10%~15%的肉類中生存好幾個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鐘才能將其全部殺死。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時,也需要嚴格消毒。
誤區三:冰凍的食物沒有細菌。
有的細菌專門在低溫下生活、繁殖,如使人發生嚴重腹瀉、失水的嗜鹽菌,能在零下20攝氏度的蛋白質內生存11周之久。所以,食用冰凍食物時,也不能大意。
誤區四:食物只要經過煮沸,就可以達到消毒殺菌防病目的。
這種説法只對了一半。食物中毒可分為生物型和化學型兩大類。生物型中毒主要是指細菌、病毒、微生物等污染食物,例如腐敗食物中的黴菌。這一類食物可用高溫蒸煮進行消毒,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會造成嚴重危害。
但化學型中毒,不是高溫處理所能避免的,有時煮沸反而會使毒素濃度增大。比如,爛白菜中産生有毒的亞硝酸鹽,人吃了就會發生嚴重的中毒現象。此外,發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龍葵鹼、油料中的黃曲霉毒素等,均不能通過高溫達到消毒目的。
我想説兩句:[進入維權論壇]
我想投訴:[進入315社區投訴平臺]
更多投訴信息:[投訴動態信息]
不能白來,淘點兒東西,現在就進入:[淘店吧]
責編: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