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個人如何看待當前銀行與企業的關係?
樊大志:服務實體經濟是商業銀行之本,我國商業銀行受惠于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既是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更是商業銀行轉變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國際金融危機告訴我們,虛擬經濟一旦脫離實體經濟,必將引發泡沫風險。商業銀行經營轉型應當緊貼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不能放棄優勢找優勢,不能脫離傳統仲介服務功能談轉型。
未來,服務小企業還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商業銀行必須不斷創新,提升、豐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內涵與服務標準,逐步完善小企業服務體系。
記者: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個癥結是銀行與小企業信息不對稱,銀行難以控制貸款風險。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樊大志:服務小企業的關鍵是選擇目標客戶,找到優質的小企業。這好比是在吃燒餅。如果把一個行業、一個地區、一個産業或者一個大的集團公司比作燒餅,那麼依附於其的小企業,就是燒餅上星星點點的芝麻,也就是我們需要重點服務的小企業。
通過“燒餅”找“芝麻”。我們與核心企業、商會、市場、園區管理方等展開闔作,借助他們的專業管理信息,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資金支付管理系統”,整合資金流、信息流、物流,找到與他們有合作和業務往來的小企業,這樣就能部分地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再通過小企業主營業務、産品的市場情況、技術含量等指標,我們詳細考察企業的發展情況,找到理想客戶。
銀行做小企業要熟人做熟事。我們的小企業服務團隊堅持本地化、專業化經營的原則,服務半徑不能過大。
記者:目前,各家銀行加大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力度,華夏銀行在這方面有何特點?
樊大志:近年來,華夏銀行堅持做“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已初步形成了以“小、快、靈”為服務特色的小企業專營、專業服務體制和運行模式,在準入條件、第三方合作、操作規程等流程上實行標準化;將企業主個人和企業資源充分整合,突破了單一依賴於抵質押的傳統擔保模式。
目前已有12類標準化的小企業金融産品,如針對交易市場內小企業客戶的特色金融服務産品“商圈貸”;針對已有授信的優質小企業客戶,根據其結算情況,提供“信用增值貸”;針對小企業從訂單、生産到銷售期間的全過程,分階段提供不同比例、隨借隨還的“網絡自助貸”等。
華夏銀行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組織體系,在總行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在分行成立了地區分部。去年還將紹興分行、常州分行轉型為小企業業務特色分行,通過機制轉型,將大中型企業上收分行專業化服務,將支行網點轉型為從事小企業和個人業務的主要渠道。
此外,不斷豐富小企業服務內涵。2011年,我們開展了“小企業菁英訓練營”活動,邀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為小企業主量身定制了專門的課程,幫助小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
責編: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