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洋河愛心模式” 樹企業公益樣本

 

CCTV.com  2012年08月24日 13: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洋河酒廠官網  

  進入洋河酒廠VIP品牌俱樂部>>> >>>

  大別山的夏天美麗迷人,但有一群人無心欣賞風景,他們奔波在偏遠山區的貧困農村,為那些不曾因艱難而失去渴望的孩子們送上愛心與祝福。6月20日,“天之藍情係大別山”希望工程開始啟動,發起與捐建者是來自江蘇的洋河股份(蘇酒集團),首筆善款300多萬元將為湖北省大悟、孝昌兩縣貧困農村學校建設100個“希望廚房”。

  事實上,這只不過是 “天之藍情係大別山”希望工程的一個片段,也是洋河長期致力於回報社會、熱心公益慈善的一抹剪影。作為中國白酒的領頭企業之一,洋河不但在戰略、品質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與突破,更在履行社會責任、投身公益慈善上,形成了獨有的“洋河模式”,以溫潤的情懷積極傳承公益文明,並總結出了一套明晰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熱心公益情滿天下

  洋河多年以來在全國各地頻頻舉辦公益慈善活動,呈現出大範圍、多頻次、點對點,強調公益活動落實到位,注重愛心體現實效等特色。就在“天之藍情係大別山”慈善項目啟動的同時,洋河在安徽懷寧發起成立“洋河藍色經典懷寧縣愛心助學基金”,將現場捐贈的款物,用於救助家庭貧困的學生們。

  在洋河全國化的道路上,這樣的公益活動比比皆是:在河南滑縣開展助學義賣,在陜西商洛援建希望小學,在安徽肥東開展母親節義賣捐助活動;在廣西柳州、山東萊蕪、河南開封、廣東佛山、甘肅蘭州……洋河積極組織公益活動,奉獻愛心。

  從扶危濟困、捐資辦學,到抗震救災,再到國際上關注度很高的健康、環保等領域,在洋河拼搏于商海時,我們同樣能看到其善舉遍佈全國各地。有同行企業對此評價説,洋河為業界樹立了一個經典的範例,把企業的公益心展示得淋漓盡致。

開創“洋河愛心模式”

  對於很多企業來講,公益更多只是作為一種營銷手段來運用,因此,企業很多時候只是為了營銷而做公益,等到好的公益項目擺到眼前才出手。但洋河與眾不同,長期堅持從我做起,主動搭臺,主動尋找需要幫助的人們,把公益投入落實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多年以來,洋河分佈在全國的各地分公司、辦事處經常主動在區域發起捐贈活動,或者聯合當地經銷商一起主動做慈善。每一次善舉可能並不驚天動地,也不能引起媒體的熱切關注,但洋河常常大事小事都去做,在無聲處把愛心送給了需要幫助的人們。

  如在陜西省銅川主動發起“夢之藍捐資助學在行動”大型慈善募捐90多萬元;河南大區禹州辦事處專門開展“雙溝珍寶坊關愛考生愛心送水”活動;在雲南省昆明聯合經銷商籌款25萬元,全部捐給昆明市春蕾兒童基金會,用於開辦“春蕾高中班”,以救助更多的失學和貧困孩童……

  值得稱讚的是,在長期公益實踐中,洋河本著務實、創新的精神開創性的提出了洋河愛心模式,從我做起,主動搭臺,聯手合作夥伴,感召員工和消費者,共同幫助別人擺脫困境,塑造和諧社會。這一模式把洋河包括員工和商業夥伴、消費者具有共同理念的公益夥伴以及需要幫助的人們聯絡到了一起。

愛的種子植入員工心中

  “鳥有一個巢,人有一個家。對每個人而言:家是感受親情的港灣,可是,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老人、孩子遠離了溫馨的港灣。在生活需要被照料時,在渴望得到愛與溫暖時,他們只有孤獨的身影,只留下無助的眼神。他們是誰?他們就是備受社會關注的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因此,請讓我們給予他們多一些的關懷與關愛心吧!……”

  這是6月28日洋河股份(蘇酒集團)員工發起“關懷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愛心捐助活動時寫下的一段文字。在洋河的員工們看來,公益不只是公司層面的事,也是自身價值的體現。在企業的帶動下,員工默默地將奉獻愛心、參與公益活動轉變成自覺行為。品牌專家安豐成對此分析説,企業公益要外揚更要“內化”,蘇酒對外有企業層面組織的公益活動,對內則把愛的種子植入每個員工心中,讓員工培養起了一種熱心公益、回報社會的價值觀。

  洋河股份(蘇酒集團)董事長、總裁張雨柏説:“越是發展的很好的優秀企業,就越有責任以自己的愛心去幫助別人擺脫困境。因此,我們在企業文化中長期堅持把‘領先領頭領一行,報國報民報一方'作為核心企業理念,而這,正是洋河員工不斷踐行公益的精神支撐。”

  “公益是一種態度與責任”,在張雨柏看來,洋河穩步發展到今天,一方面擁有很多高素質的員工,另一方面是客戶數量龐大,大家結合到一起就能在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上發揮影響力,形成良性循環的積極效應。在這個過程中,洋河股份(蘇酒集團)已逐漸成長為一個有擔當,奮鬥有目標的企業。

  ——摘自《新華日報》

責編:王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