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葡萄酒再出發與張裕的底氣

 

CCTV.com  2012年07月26日 09:3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進入張裕VIP品牌俱樂部>>> >>>

  誰在消費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中國!來自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波爾多葡萄酒進口量和交易額第一大國,2010年中國進口波爾多葡萄酒總額達4.15億歐元,比2009年增長了121%,佔波爾多葡萄酒出口總額的27.5%。不僅如此,不滿足於只做消費者的中國人開始走出國門直接收購酒莊,2011年波爾多地區由中資購買的酒莊上升到了15家,就連退役的體育明星姚明都開始涉足葡萄酒産業。在白酒佔據統治地位的中國,葡萄酒花費十年時間終於走上了中國人的餐桌,而在這一輪佔據優勢地位的似乎依然是洋酒。“相對於美國、歐洲市場的停滯不前,中國市場年均20%的增長是驚人的,現在世界上一些大的葡萄酒品牌基本都已經來到了中國。”張裕總經理周江洪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有著清醒的認識。目前中國市場上進口葡萄酒魚龍混雜,其中甚至有假酒作祟,以著名的法國拉斐為例,每年産量只有25萬瓶,其中只有小部分銷往中國,但中國市場拉菲一年的銷量居然超過了100萬瓶,這是一個令業界驚訝和無奈的數字。“但是在洋酒受到追捧的同時,中國自己的葡萄酒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和重視。”周江洪對本刊評論説。

  隨著中國葡萄酒消費的崛起,葡萄酒産業無論品牌建設和市場佈局都已今非昔比,以張裕、長城、王朝為代表的一批國內葡萄酒企業迅速成長,中國企業與國外一流酒莊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是貴族傳統的舊世界,還是後起之秀的新世界?中國葡萄酒正在國際葡萄酒世界中尋找自己的坐標,按照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名譽主席羅伯特丁洛特的説法,中國葡萄酒理應擁有自己獨特的地位:“早在100多年前張裕已經把葡萄酒引入了中國,因此很難用新世界還是舊世界的標準來衡量中國葡萄酒。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葡萄酒行業在每年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中仍保持了健康發展。”作為中國葡萄酒行業巨頭,張裕在全球銷量已躍居第四位,在周江洪看來張裕更善於博采眾家之長,既有舊世界的悠久歷史和高端品質,又吸納了新世界規模化生産的高效模式,兼有二者之優勢,“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告訴所有人,中國葡萄酒不輸世界。”

  好酒從好葡萄開始

  其實對中國人來説,葡萄酒並非完全意義上的舶來品。儘管我們曾經有過“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燦爛歷史,但真正工業化生産葡萄酒卻是自張裕開始的。1892年,華僑張弼士在煙臺創立張裕公司,這也成為了中國葡萄酒工業的發端,而1915年張裕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則讓中國葡萄酒首次攀上了世界頂峰。新中國成立後,張裕多次作為國宴用酒在重大場合亮相款待各國政要,甚至一度成為了中國葡萄酒的代名詞。

  厚重的歷史可以為品牌背書,卻無法直接打動消費者,特別是在追捧進口酒已經蔚然成風的中國市場上,張裕憑什麼打敗洋品牌?葡萄酒行業內有一句共識,酒的品質“七分看原料,三分看工藝”,一瓶酒的品質掌控要從葡萄園開始,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擁有葡萄基地數量最多的企業正是張裕。在如今進口原酒、國內裝瓶的操作模式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時,張裕對葡萄原料的追求顯得格外執著,然而在張裕總工程師李記明看來,這是一瓶好葡萄酒的首要條件。張裕的大本營山東煙臺是世界七大葡萄黃金海岸之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讓這裡成為中國葡萄酒的發源地。但張裕的步伐早已走出了傳統上的黃金海岸,目前張裕在全國擁有葡萄基地25萬畝,佔國家規劃的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涵蓋煙臺、新疆、寧夏、陜西、遼寧、北京六大優質産區,僅在煙臺的葡萄基地就達8萬畝,新疆、寧夏的葡萄園也超過了5萬畝。“為了獲得最佳質量的葡萄原料,張裕對葡萄種植嚴格限産,使留下的每串葡萄都能獲取充足的營養。在愛斐堡酒莊我們做到了一株葡萄只釀一瓶酒,完全不遜色于法國波爾多地區。”李記明介紹説。

  葡萄酒的迷人之處首先來自不同風土的自然饋贈,而張裕的六大産區完美體現了這一點,無論是煙臺産區的細膩優雅,新疆産區的濃郁豐滿,還是寧夏産區的醇厚清新,或者是中國唯一的冰酒産區遼寧出産冰葡萄的獨特口感,共同組成了張裕“中國葡萄酒”的身份標誌。“張裕根據葡萄産區特點、葡萄原料特點確定釀造酒的類型及適宜的釀造工藝,在釀造的全過程嚴格按照OIV的釀造工藝規範,並結合張裕的原料特點,盡最大限度的使産區特點、原料特點在葡萄酒中表現出來,力爭形成張裕葡萄酒的中國風味。”李記明告訴本刊。同時借助強大的IT信息技術,張裕還建立了葡萄基地信息管理系統、原酒信息管理系統和産品追溯與查詢系統(RFID),實現了對每一瓶葡萄酒的全程質量追溯和過程管理信息查詢。

  釀造中的傳承與超越

  優質原料是葡萄酒的第一關,而賦予每一款葡萄酒獨特個性和靈魂的卻是釀酒師。在張裕總經理周江洪看來,25萬畝葡萄園帶來的信心之外,在釀酒環節張裕同樣實現了傳承與超越,這些共同構成了張裕“中國葡萄酒不輸世界”的底氣。“葡萄酒是一門藝術,再先進的儀器設備都代替不了釀酒師的作用,張裕擁有世界一流的中外釀酒師團隊,我們的釀酒技術既是代代傳承而來,同時也是中外融合、中西合璧的結果。張裕最早的釀酒師巴保來自奧匈帝國,如今,張裕愛斐堡酒莊的名譽莊主是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名譽總裁羅伯特丁洛特先生。”張裕總工程師李記明對本刊説。在張裕,來自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著名釀酒師紛紛擔綱技術顧問,釀造季節來廠指導之外,還定期來華進行技術講座和交流。張裕,每個釀酒師一年平均品酒次數高達3000次,為了解每一種酒的微妙變化,釀酒師對每一種酒每週至少品嘗1次,如在葡萄酒的桶貯階段,釀酒師要定期品嘗來確定其準確的換桶及出桶時間。

  如果説釀酒師賦予了張裕葡萄酒獨特的個性,那麼業內最先進的釀造工藝則在硬體上保證了每一瓶葡萄酒的品質。對於葡萄原料,張裕實施按葡萄糖度分類加工,採用氣囊方式的柔性壓榨,不破壞果皮、果核、種子,自動控溫系統使發酵溫度能控制在最佳發酵溫區內,使葡萄酒獲得良好的果香和酒香。張裕的中高檔葡萄酒陳釀均採用法國中部産區的細紋理橡木生産的的橡木桶,並嚴格保證酒窖恒定的溫度和濕度。“張裕釀酒師依據多年的釀造經驗及先進的檢測儀器,調配出獨具特色的張裕葡萄酒。調配後的葡萄酒,必須達到國家標準和數十項項張裕獨有的內控標準的方可灌裝入瓶,同時根據該葡萄酒的質量等級,來決定其是否需要瓶貯和具體瓶貯時間。”李記明介紹説。2006年,張裕在中國葡萄酒行業率先提出了與國際接軌的葡萄酒綜合分級標準,通過對葡萄園、葡萄原料、釀造工藝、橡木桶陳釀、調配和瓶貯六個環節為一瓶好酒的誕生設下六道關卡,將葡萄酒分別為大師級、珍藏級、特選級、優選級和佐餐級,為尚處於混沌中的中國葡萄酒市場帶來了清晰的規範。

  全球視野中的中國葡萄酒

  廣泛佈局葡萄基地的同時,張裕在打造高端酒莊上也走在了國內同行的前列。2002年,張裕建成中國第一座專業化酒莊煙臺張裕卡斯特酒莊,開創了中國葡萄酒高端化的歷史。此後,張裕酒莊酒建設的步伐逐步加快,逐漸形成包括北京愛斐堡酒莊、煙臺卡斯特酒莊,以及遼寧的張裕黃金冰谷冰灑酒莊、寧夏羅斯十五世酒莊、新疆張裕巴保男爵酒莊、陜西張裕瑞納城堡酒莊在內的高端葡萄酒體系,全面覆蓋高端市場。2009年張裕又與法國波爾多拉頌酒莊、勃艮第斐拉帝酒莊、新西蘭凱利酒莊、意大利西西裏先鋒酒莊等十大酒莊成立了國際酒莊聯盟,這也是首家由中國葡萄酒企業&&成立的酒莊聯盟,張裕意在將高端葡萄酒引入中國市場,同時擴大中國葡萄酒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葡萄酒不僅僅是一瓶酒,它還可以是一種文化元素,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收藏和財富。在以酒莊傳播葡萄酒文化的同時,張裕還積極通過多種渠道拓展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特別是對中國葡萄酒的認知。2007年,張裕旗下的愛斐堡國際酒莊在中國首次推出了私人酒窖服務,並於2007年,率先將期酒這一國際通行的高端葡萄酒營銷方式引入中國,2010年,愛斐堡酒莊面對中國工商銀行資産過千萬的私人銀行客戶發售了2009年愛斐堡“丁洛特”(注:羅伯特丁洛特為愛斐堡酒莊名譽莊主)級期酒,歐陽中石、沈鵬、張海、潘公凱、劉藝、申萬勝六位書法大師分別為其題寫了“昇”字酒標,限量300桶,每桶定價27萬元,僅十天時間就搶購一空。與國外期酒面向經銷商不同,張裕的期酒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到2011年底張裕愛斐堡酒莊的期酒已升值超過20%,讓中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葡萄酒的價值。2011年,時值辛亥革命百年之際,張裕又聯手中國銀行推出了1912“品重醴泉”(“品重醴泉”為1912年孫中山給張裕公司的題詞)百年酒窖幹紅系列理財産品。作為張裕最高級別的酒,百年酒窖一年最多出6萬瓶,每瓶酒上都有出産年份的編碼,當年葡萄酒到了第二年都會升值10%以上。在消費者心目中,張裕愛斐堡期酒和百年酒窖已經不僅僅是一瓶葡萄酒,同時也是潛力無限的收藏品和投資品。

責編:王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