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張裕葡萄酒:穿越120年的傳奇

 

CCTV.com  2012年07月18日 09:1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進入張裕VIP品牌俱樂部>>> >>>

  張裕創辦人愛國華僑張弼士

  120年前,1892年(清朝光緒十八年)南洋愛國華僑張弼士先生在東方中國一座海濱城市煙臺創辦了張裕葡萄釀酒公司,自此來自歐洲的優質釀酒葡萄及西法釀酒技術在文明古國中國紮根。

  從此,這個與法國波爾多同處北緯37的地方裏開始了中國乃至亞洲工業化生産葡萄酒的歷史。“張裕”也開始它120年的發展傳奇。

  120年滄海桑田,張裕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葡萄酒和白蘭地釀造企業,並躋身全球葡萄酒行業第四名。

  張弼士傳奇

  張弼士先生創辦張裕釀酒公司充滿了神奇色彩。張弼士是中國廣東大埔人,出身貧寒,為生計所迫,十八歲就作了“賣豬崽”去南洋幹苦工。由於他天資聰穎,勤奮過人,三年就小有積蓄,並慢慢發跡。三十年後創辦張裕時,已是富可敵國的南洋首富。1871年,張弼士在雅加達應邀出席法國領事館的一個酒會,一位法國領事講起,早些年曾到過中國的煙臺,發現那裏漫山遍野長著野生葡萄,用隨身攜帶的小型制酒機榨汁、釀製,葡萄酒口味相當不錯。

  説者無意,聽者有心。張弼士多次到煙臺考察,發現其地理緯度和氣候條件,與法國波爾多大致相同,具備種植釀酒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天然條件。1892年,張弼士拿出300萬兩白銀,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葡萄釀酒公司煙臺張裕釀酒公司。

  張弼士在煙臺山下建起了一個葡萄酒廠,開闢1200畝葡萄園(80公頃),引進國外釀酒設備及釀酒葡萄,聘請奧匈帝國出身於葡萄酒世家的男爵巴保(Baron M. VonBabo)為釀酒師,當時年産葡萄酒達到200多噸。

  不僅如此,張裕公司的執照由晚清洋務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李鴻章親手簽批,當時清朝光緒皇帝的老師時任戶部尚書的翁同龢則為張弼士創立的張裕公司提寫廠名“張裕釀酒公司”,取昌裕興隆之意。光緒皇帝破例賞張弼士一品頂戴,足見張弼士這位“紅頂商人”在當時的巨大影響。

  如果説1855年巴黎世博會催生了波爾多列級酒莊、1862年倫敦世博會標誌著波爾多右岸的復興,那麼,1915年舊金山世博會則使中國張裕躋身世界名酒之林!1915年,張弼士攜帶只有20多年曆史年輕的“張裕”葡萄酒登上美國舊金山舉行的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展臺,張裕生産的“可雅白蘭地”、“紅萄萄”、“雷司令”、“瓊瑤漿”一舉獲得4項金獎。中國葡萄酒從此享譽海內外。

  中國葡萄酒第一次走上世界博覽會領獎臺,造就了中國葡萄酒發展史上的一段神奇,以至於當時的 《舊金山報》將張裕獲得金獎評為“最不可思議的事件”。 美國《紐約時報》當時曾刊出《與“中國的摩根”對話》的張弼士專訪, 向世界介紹這位來自中國的金融兼實業傳奇人物。

  亞洲第一大酒窖傳奇

  位於黃海之濱的張裕百年地下大酒窖,窖深7米,距黃海海岸不足百米,低於海平面1米,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海平面下的酒窖。這座始建於1894年的大酒窖,現在已成為中國現代葡萄酒釀造史的一個文化地標。

  張裕地下大酒窖始建於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設過程頗為曲折。起先是由荷蘭人雷德勿設計,張弼士指派侄子張成卿督辦建造,耗時兩年建成,但在1901年由於滲水而坍塌。接著又進行改建,張成卿與來自奧地利的釀酒師巴保男爵決定採用鐵梁拱連、鋼磚砌墻,但這些鐵梁鋼磚卻難以承受潮濕的環境,銹蝕日甚一日,最終毀於1903年5月的一場洪水。

  面對兩次失敗,張成卿集思廣益,決定放棄西法,採用中國傳統建築的石頭髮碹結構,墻壁用大青石砌成,墻體內再以石頭填充,蜿蜒而下的螺旋梯亦用永不銹蝕的石條所造,並在窖內設計了排水系統。結合了中西建築的智慧,張裕地下大酒窖歷時11年經三次改建,終於在1905年大功告成。

  張裕地下大酒窖沉入地下7米,低於海平面1米,北距海邊不到100米,卻能堅如磐石、固若金湯,從1905年至今已歷經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1907年的《商務官報》曾記載:“即此酒窖一項,振勳(張弼士)改圖數次,始乃成功。而將成功時,各國工程師前來觀者俱為詫異,竟謂中國人有此絕大本領焉。”

  張裕百年酒窖總面積1976平方米,窖深7米,有8個縱橫交錯的拱洞,猶如迷宮。四季保持11℃左右的溫度,相對濕度常年保持75%~80%,為貯存葡萄酒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環境。

  據記載,至1908年,張裕地下大酒窖裏已有橡木桶500隻,其中有三隻容量為15000公升的橡木桶,人稱“亞洲桶王”。 這樣一桶酒可分裝20000瓶(750毫升標準瓶)。直到今天,張裕的葡萄酒仍然陳釀在這個酒窖裏,張裕的每一桶酒,也因為蘊藏著如此深厚的歷史積澱而憑添醇厚。

  波爾多過去的傳統,酒莊只管種植和釀酒,裝瓶和銷售則交給酒商(Negociant)。直到1924年,木桐酒莊莊主菲利普男爵首倡“在酒莊內裝瓶”概念,並標注在酒標上。而張裕早在1905年就在酒莊內建成了自己的酒窖,實現“在酒莊內裝瓶”早于波爾多18年!

  釀酒師傳奇

  1896年,奧匈帝國駐芝罘(煙臺舊稱)領事館的副領事巴保男爵毛遂自薦,來到張裕,成為張裕第一代釀酒師。

  這位巴保男爵是奧匈帝國的名門貴族,還出身於釀酒世家。其父是歐洲名噪一時的葡萄酒專家,發明了“克洛斯特新堡糖度表”,今天的奧地利依然採用這個標準來劃分葡萄酒等級。

  巴保男爵跟著父親學釀酒,還持有奧匈帝國頒發的釀酒證書。或許外交官的生活悠遊自在,這位釀酒世家出身的貴族子弟時常有些技癢,張裕公司與他所供職的領事館近在咫尺,剛好為他提供了大顯身手的良機。

  巴保果然出手不凡。進入張裕後,他與張弼士的侄子、張裕總經理張成卿一道,從歐洲引進葡萄苗,督建地下大酒窖。他主持釀造的紅玫瑰、白玫瑰、櫻甜紅、高月白蘭地、夜光杯、佐談經、瓊瑤漿等15個品種的葡萄酒産品工藝各異,個性鮮明,很快風靡一時。巴保乾脆將辦公室設在張裕,一邊釀酒一邊辦外交事務。由於巴保男爵身兼駐芝罘領事,當時的張裕公司門頭還挂有一面奧匈帝國國旗。過往行人一時迷惑不解,這也成了百年張裕留下的眾多傳奇之一。

  巴保在張裕工作了十八年,直到1914年才奉命回國。繼巴保男爵之後,後來又有來自意大利的巴狄士多奇等多位西洋釀酒師效力張裕。1931年,在巴狄士多奇的帶領下,張裕釀出了中國第一款幹紅“解百納”。

  煙臺張裕公司現任的總釀酒師李記明告訴記者,如今張裕擁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中外釀酒師團隊100余人。張裕現在的規模決定它需要在釀酒的每一個環節安排一位釀酒師。張裕是以中方釀酒師為主,因為作為中國本土的釀酒師,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口味。以國外釀酒師為輔,是因為葡萄酒是一種國際通行飲料,它有國際通行的標準。畢竟中國近代葡萄酒釀造的歷史比較短,相關文化的積累也比較少。張裕需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理念,包括對葡萄的理解和認識。作為中國的葡萄酒企業,普遍容易太注重工廠車間裏的問題,對於田間葡萄的種植問題關注得比較少。對葡萄理念的不斷調整,是張裕和國外釀酒師合作過程中收穫最多的部分,再就是對葡萄酒釀造過程中一些細節的把握。

  “蛇龍珠”傳奇

  1895年張裕公司從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引進124釀酒葡萄個品種,25萬株苗木,種植于煙臺葡萄基地。第二年又從奧地利引進大量歐洲優良釀酒品種。在引種過程中,由於奧地利葡萄苗木根部攜帶的根瘤蚜在煙臺葡萄園蔓延,大片的葡萄園被毀。1902年張裕公司再次從美洲購進抗根瘤蚜砧木,到1915年煙臺葡萄園才得到恢復,面積達700畝,栽培葡萄品種97個,其中比較好的品種21個,張裕公司的葡萄釀酒業興旺起來。

  張裕為這些葡萄精心挑選的譯名有很多仍沿用到現在。但極為重要的是,張裕在引進國外釀酒葡萄品種反復試種的過程中培育了一個極富中國特色的釀酒葡萄品種:蛇龍珠(Cabernet Gernischt)。並由此引出了張裕釀酒葡萄品種的一個傳奇。

  業內人士認為,蛇龍珠的“祖籍”至今都是一個謎。有的專家認為它源自法國,在19世紀末席捲歐洲的根瘤蚜病災中,一種名為“Cabernet Gemischt”的葡萄是少數倖存者之一,它實際上是赤霞珠和品麗珠的混合株係,如今的名稱是“混珠”的訛誤,後來它成為當今法國的品麗珠的祖先。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蛇龍珠與智利的佳美娜在生物學特性和釀酒特性上都非常一致。但無論如何有一個事實是確定的: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蛇龍珠的國家,而且絕大部分分佈在中國煙臺。1931年,張裕以蛇龍珠調配赤霞珠、品麗珠等葡萄品種,釀造出一種全新口味的幹紅,後命名為“解百納”。

  目前,張裕在煙臺擁有全球最大的蛇龍珠葡萄種植基地,産量佔煙臺地區總産量的80%,佔中國蛇龍珠總産量的70%。

  2012年4月23日,澳大利亞葡萄酒研究所)主持“FarmReady計劃”(澳大利亞政府項目)的首席葡萄種植專家戴維伯雷布魯克(David Braybrook)走進張裕葡萄園探訪蛇龍珠的奧秘。他在品嘗了不同年份的張裕解百納幹紅之後説:“第一次品嘗蛇龍珠品種釀造的紅酒,對這一品種的風味很欣賞。顏色呈紅寶石般的年輕活力,有濃郁的黑莓和藍莓等黑色漿果的香氣,還可以感覺到類似肉豆蔻的辛香料味道。酒體輕盈,單寧適中,口感柔順,這種風格體現了煙台獨特的風土特性,可以與世界上的任何産區的高檔酒互相競爭。”

  中國酒莊酒傳奇

  陽光(Sun)、沙灘(Sand)、大海(Sea),這已經成為人們對煙臺張裕卡斯特酒莊第一印象。一位日本遊客在遊記中寫道:“站在張裕卡斯特酒莊的莊園頂層,可以望見浩瀚的大海,在蔚藍的海水與阿爾薩斯風情的酒莊之間,是一片翠綠的葡萄園。這不是一座酒莊,而是一個童話……”

  如果説張弼士先生1892年創辦的張裕葡萄釀酒公司開啟了中國葡萄酒的現代化釀造史的傳奇。那麼,張裕公司2002年與法國卡斯特公司(Castel)合力打造的張裕卡斯特酒莊則開創了中國葡萄酒酒莊酒新時代的傳奇。

  張裕卡斯特酒莊的合作方卡斯特是法國最大的葡萄酒生産商之一。2002年9月8日,張裕與卡斯特在煙臺黃金海岸線上建設的張裕卡斯特酒莊正式建成,引進法國波爾多酒莊經營和管理模式的中國第一座高檔葡萄酒專業化酒莊誕生。

  張裕卡斯特酒莊的莊園和酒窖設計師是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之一馬塞爾米拉德,莊園建築及庭院園林面積達105畝,酒窖面積達8100平方米。酒莊主要種植蛇龍珠、霞多麗和雷司令釀酒葡萄,酒莊首席釀酒師、首席種植師均來自法國。張裕卡斯特酒莊的出品的蛇龍珠幹紅和霞多麗幹白也一時成為中國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詞。

  隨後,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遼寧張裕黃金冰谷冰酒酒莊相繼建成。在國外,還有新西蘭張裕凱利酒莊、意大利西西裏張裕先鋒酒莊、法國波爾多拉頌酒莊、法國勃艮第斐拉帝酒莊四家酒莊。

  與此同時,張裕在中國西部葡萄産區建設的寧夏張裕摩賽爾十五世酒莊、新疆張裕巴保男爵酒莊、陜西張裕瑞那城堡酒莊、也即將開業,張裕國內外10大國際酒莊聯盟已經形成。

  張裕公司總經理周洪江先生對記者説,在已有的10家葡萄酒莊的基礎上,未來還將尋求與世界排名前列的葡萄酒企業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全球17大産區最能代表當地特色的高性價比葡萄酒。

  2010年9月22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主席伊夫貝納德考察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時稱:“我們在愛斐堡看到了中國葡萄酒所蘊涵的巨大潛力,令人驚喜和震撼。張裕愛斐堡樹立了國際酒莊的新標桿。”

  德國TXB國際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奧地利勞倫斯五酒莊(Laurenz V。)總經理勞倫斯先生也對記者感嘆,張裕的葡萄酒莊與歐洲酒莊相比,規模很大,很令人震撼。

  國宴用酒傳奇

  上海合作組織北京峰會2012年6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在此次會議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無疑是受媒體關注的。因為這是他自5月重新就任總統以來,首次出訪獨聯體之外的國家。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話題。

  普京于6月5日提前一天抵北京展開國事訪問,在當晚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用於款待他的葡萄酒為張裕愛斐堡酒莊霞多麗幹白和張裕百年酒窖幹紅。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午宴,中國領導人款待各國首腦的葡萄酒也為張裕愛斐堡酒莊赤霞珠幹紅與霞多麗幹白。

  去年10月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理訪華時,中國招待宴會用酒也是選用了張裕愛斐堡酒莊酒。

  據統計,自2009年11月以來,張裕愛斐堡酒莊酒已經29次登上中國國宴餐桌。其實,早在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閉幕晚宴上,張裕葡萄酒酒出現在當時的國宴上。

  2010年4月30日晚,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開幕式歡迎晚宴在這裡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盛情款待前來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會領導人和國際組織代表。宴會上配餐的紅酒和白葡萄酒分別是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的珍藏級赤霞珠幹紅(Cabernet Sauvignon)和霞多麗幹白(Chardonnay)。

  2011年4月14日,第三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在中國海南三亞隆重舉行,當天中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設午宴歡迎巴西總統羅塞夫、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印度總理辛格和南非總統祖馬。宴會用酒也是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赤霞珠幹紅和霞多麗幹白。

  2010年11月9日,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率團抵達北京,首次以首相身份訪問中國。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卡梅倫率領的訪華代表團包括4位內閣大臣和近50位英國工商界領袖。當天晚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歡迎宴會上,所選的國宴用酒為張裕百年酒窖幹紅和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霞多麗幹白。

  在今年2月8日招待加拿大總理哈珀的宴會上,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霞多麗幹白和張裕百年酒窖幹紅又一次上了餐桌。當晚的國宴除了這一白一紅經典組合外,還上了一款張裕黃金冰谷酒莊冰酒。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名譽總裁法國葡萄酒學院名譽院長羅伯特。丁洛特先生表示:“也許用不了多長時間,世界最好的葡萄酒將産自中國。”

  專家分析認為,張裕愛斐堡酒莊是張裕融合中、美、意、葡等多國資本與技術共同打造的國際性酒莊,以其款待來華訪問的各國領導人,很好地詮釋了“中國製造,世界合作”的理念。

  3億瓶解百納傳奇

  今年6月27日,第3億瓶張裕解百納在煙臺國際葡萄酒博覽會期間誕生。為紀念這一里程碑時刻,張裕公司特別製作了一瓶解百納紀念酒,贈給中國酒業協會收藏。

  張裕公司花了整整80年的時間釀製出3億瓶解百納。1931年,張裕第三代釀酒師意大利人巴狄士多奇以蛇龍珠葡萄為原料,釀造出一種全新口味的葡萄酒,命名為“解百納”。 “解百納”是在中國誕生的第一瓶幹紅葡萄酒。1937年6月,經當時的中華民國實業部商標局批准,張裕公司正式註冊了解百納商標。

  在1939年的《釀酒雜誌》中,一篇名為《張裕葡萄酒之分析與各國葡萄酒之比較》的文章公佈了張裕“解百納幹紅”和歐洲國家葡萄酒的分析指標對比:張裕解百納的糖含量為0.03克/100立方公分(即0.3克/升),遠低於現行國家葡萄酒標準中對幹紅葡萄酒低於4克/升的要求,所有指標完全達到了優質幹紅葡萄酒的標準。

  1987年6月15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OIV)組織了13位國際葡萄酒行業專家在中國煙臺舉辦了“國際葡萄酒、白蘭地感官品評會”。時任OIV局長的羅伯特丁洛特先生表示:“張裕解百納以及白蘭地的表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幾個同事都寫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評語。”在2008年法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博覽會(SIAL)上,張裕解百納被評為“全球葡萄酒30個頂級品牌”。2009年煙臺國際葡萄酒節期間,時任OIV主席的貝納德先生在談及張裕解百納為何獲評時表示:“我們知道,張裕解百納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強大實力的品牌。重要的是,並非我一個人,而是所有評委都認為這款酒的質量非常優秀。” 貝納德先生還在3米高的張裕解百納大酒瓶模型上題詞:“One of the top wine brands in the world(世界頂級葡萄酒品牌之一)”。

  2011年金秋時節,記者採訪過德國TXB國際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勞倫斯。馬利亞。摩塞爾先生,他是張裕葡萄酒歐洲總代理商。在他的TXB精品葡萄酒公司的成功努力下,張裕解百納等葡萄酒已銷往歐洲眾多國家。

  記者問他,如果一個歐洲人向您了解中國張裕的葡萄酒怎樣,您會如何介紹?勞倫斯説,“各個國家的葡萄酒應該形成自己的風格。比如説張裕解百納,就具有獨特的中國特色。我會介紹説,這是以中國獨有的、産自煙臺的蛇龍珠為主要原料釀造的一種幹紅葡萄酒,有獨特的古老東方中國風味,香氣和口感都很好,有異國風情。與澳大利亞、納帕谷(美國加州)相比,中國張裕葡萄酒個性鮮明,似乎更性感,在歐洲人眼裏,又多了一種新選擇。”

  據介紹,張裕解百納目前年銷量已超過3000萬瓶,位居世界單品銷量前列,是受消費者廣泛認可的中高檔葡萄酒。張裕解百納現已出口全球28個國家,並進入3000多家歐洲超市。

  從1931年第一瓶張裕解百納的誕生至今,3億瓶這個數字所代表的是80多年的成熟工藝與品質。對消費者而言,則是對張裕解百納3億次的信賴。

  “三大戰略”再續傳奇

  2012年6月26日至29日,張裕公司在120週年慶典期間發佈了未來10年的三大發展戰略:投資60億元人民幣建設國際葡萄酒城;與世界著名的10大葡萄酒巨頭合作,組建張裕先鋒國際酒莊聯盟;3年內在全國開設1000家聯盟專賣連鎖店。

  張裕國際葡萄酒城項目佔地6200畝,計劃總投資60億元人民幣,將於2016年完工。張裕國際葡萄酒城包括葡萄與葡萄酒研究院、葡萄酒生産中心、丁洛特葡萄酒酒莊、可雅白蘭地酒莊、葡萄種植示範園、先鋒國際葡萄酒交易中心、海納葡萄酒小鎮共七大主題功能區。其中,葡萄酒生産中心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將是世界最大的葡萄酒與白蘭地酒類單體生産廠房之一,建成後可年産葡萄酒25萬噸、白蘭地15萬噸。

  在2012年6月27日召開的張裕先鋒國際酒莊聯盟全球招商發佈會上,出現了眾多國際巨頭的身影:全球最大的葡萄酒企業星座集團,全球最大的綜合酒類企業英國帝亞吉歐公司,法國經營規模前四大的葡萄酒企業等。這些企業的經營規模在全球均名列前茅,葡萄酒品牌資源雄厚,旗下品牌眾多,擁有各産區高性價比的葡萄酒産品資源。

  周洪江總經理透露,張裕先鋒國際酒業正面向全球招商,目前已與多家國際葡萄酒巨頭簽約合作或簽訂合作意向。張裕公司最終將選擇與全球十家左右大的葡萄酒企業集團合作,組建張裕先鋒國際酒莊聯盟。張裕將通過獲得合作企業在國內的獨家經銷權的方式,將合作企業旗下的全部或主要品牌獨家引進中國。未來張裕有望成為中國實力最強的進口酒品牌運營商之一。

  從2012年開始,張裕在全國啟動張裕先鋒國際酒莊聯盟專賣店項目,通過專賣店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正品,形成從産地到餐桌的最短供應鏈。周洪江説,2012年張裕計劃在全國拓展300家專賣店,未來3年達到1000家,並用6年時間打造3000家聯盟專賣店。

  據介紹,張裕先鋒國際酒莊聯盟專賣店直接打出“誠信連鎖”牌:每瓶酒均保證原瓶進口,都帶有聯盟LOGO專屬標識,未來每瓶瓶標上設有電子標簽,裏面輸入該瓶酒從生産到倉儲、物流、銷售各環節的信息,可實時動態追蹤。

  “張裕將抓住中國葡萄酒發展的黃金時期,以120年作為張裕發展的新起點,力爭在未來十年內進入世界葡萄酒第一陣營前列,樹立與世界頂級葡萄酒大公司比肩的優勢。” 周洪江稱,張裕正在為未來十至二十年的規模擴張做産能儲備,迎接葡萄酒的“中國時代”,再續張裕傳奇。(中新網生活頻道)

責編:王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